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晓珍

作品数:43 被引量:408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5篇老年
  • 9篇抑郁
  • 6篇老年人
  • 4篇社区老年
  • 4篇结核
  • 4篇老年人群
  • 4篇阿尔茨海默病
  • 4篇META分析
  • 3篇血压
  • 3篇抑郁症
  • 3篇住院
  • 3篇抗结核
  • 3篇抗结核药
  • 3篇高血压
  • 3篇痴呆
  • 2篇大样本
  • 2篇队列人群
  • 2篇多态
  • 2篇信效度
  • 2篇学习算法

机构

  • 32篇北京大学第六...
  • 20篇北京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卫生部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国家食品药品...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剑桥大学

作者

  • 43篇吕晓珍
  • 21篇王华丽
  • 17篇于欣
  • 13篇詹思延
  • 4篇夏愔愔
  • 3篇武珊珊
  • 3篇孙凤
  • 3篇周舒艾君
  • 3篇杨祖耀
  • 3篇舒正
  • 3篇赵玫
  • 3篇李涛
  • 2篇唐少文
  • 2篇刘继同
  • 2篇张海峰
  • 2篇江滨
  • 2篇邱琼
  • 2篇刘佳
  • 2篇尚鹏辉
  • 2篇张耀文

传媒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中国心理卫生...
  • 3篇中华精神科杂...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2014中华...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中老年人精神健康水平与功能水平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索中国中老年人群精神健康水平与功能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预调查样本,样本为浙江和甘肃两省45岁及以上的人,共有来自...
胡丽丽王华丽吕晓珍周舒艾君于欣
抗结核治疗队列人群药物性肝损害的易感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 探索药物代谢、转运和免疫反应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关联。方法 利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抗结核病药品不良反应研究”的人群资料和样本,构建1:4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与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相关的三相代谢基因以及相关免疫基因,采用TaqMan分型技术检测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结合Lasso回归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易感基因。结果 共检测33个基因的75个SNP位点,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的合并分析显示,SLCO1B1 rs4149014、HSPA1L rs2227956、STAT3 rs1053023和IL-6 rs2066992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CO1B1、HSPA1L、STAT3和IL-6 基因可能是抗结核治疗人群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易感基因。
陈茹王晶唐少文吕晓珍张渊武珊珊夏愔愔詹思延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药物性肝损害易感基因
社区老年精神卫生服务理念浅析被引量:3
2016年
老年精神健康问题已经成为老龄化社会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领域的重要课题。我国老年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相当低,医疗资源和专业人员十分短缺。在当前国家加强基层卫生服务建设的背景下,值得尝试将老年精神卫生服务与基层医疗卫生加以整合。
郭振军赵玫吕晓珍赵谦毕亮于欣王华丽
关键词: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老年人保健服务
MMSE和MoCA识别北京农村地区老年人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效能比较
目的评价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北京地区农村老年人遗...
周舒艾君朱建中王百灵李涛张娜吕晓珍于欣王华丽
老年期抑郁症核心症状群的特尔菲法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在我国文化背景下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核心症状群,在此基础上制定症状清单。方法:采用文献法初步筛选出老年期抑郁症核心症状,并对各症状给予描述性定义。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咨询法(Delphi法),按专家纳入标准严格选择咨询专家,最终选择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地区30名老年精神科临床专家与老年心理学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筛选出专家认可的老年期抑郁症核心症状群及其描述性定义。结果:筛选了12个有关老年期抑郁症核心症状条目,按症状重要程度的算数均数大小排列依次为(数值越大,表示专家认为该症状条目越重要)郁闷(9.57)、兴趣减退(9.43)、轻生观念或行为(9.36)、自责(9.00)、缺乏愉快体验(8.79)、无助绝望(8.57)、焦虑不安(8.29)、睡眠紊乱(8.21)、疲乏感(8.21)、躯体不适(8.07)、食欲或体重改变(8.00)、懒散迟缓(7.86)。结论:专家咨询法筛选出郁闷、兴趣减退、轻生观念或行为等12个条目为老年期抑郁症临床核心症状群,并确定各症状条目的描述性定义。
谢稚鹃林凯吕晓珍王华丽于欣
关键词:核心症状专家咨询法DELPHI法
社区医生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识别技能强化培训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识别技能强化培训对社区医生的培训效果。方法于2013年6月—2014年4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和朝阳区自愿参加本研究的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社区医生63名。根据培训方法不同,将63名社区医生分为常规培训组(n=31)和强化培训组(n=32)。两组均接受集中授课,内容为AD筛查和诊疗技能,授课时长均为1 h。授课结束后,强化培训组进行每月1次的定期督导。比较两组培训前(t0)、培训后即刻(t1)及培训后3个月(t2)的知识得分、态度得分、病例分析正确率及AD筛查率。结果 (1)培训前,两组间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即刻、培训后3个月,两组间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即刻,两组知识得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3个月,强化培训组知识得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培训组知识得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培训前、培训后即刻、培训后3个月,两组间态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3个月,强化培训组态度得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轻、中、重度病例分析正确率,培训后即刻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3个月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即刻,两组间轻度病例分析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3个月,两组间重度病例分析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AD筛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4)。结论 AD早期识别技能培训可以提高社区医生的AD知识水平,强化培训优于常规培训;强化培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社区医生对AD患者的态度,提高AD筛查率,但对医生病例分析能力的提高不明显。
胡丽丽王华丽吕晓珍马万欣李文秀于欣
关键词:社区卫生工作者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筛查
中国老年认知损害预测模型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国老年认知损害预测模型,其基于大样本社区老年人群数据库,通过利用基层医疗机构易获取的信息,最大程度地筛选潜在的预测变量,运用机器筛选和专家经验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变量,利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并采用新的线性模型...
吕晓珍王华丽于欣纪俊于滨于淏岿
我国药品安全定义和范畴的系统综述和定性访谈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深入探讨药品安全的定义和范畴,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政策性建议。方法: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近10年来相关中、英文数据库及网站中提及药品安全概念、范畴,或对保障药品安全策略和措施的文章分析、整理和综合,总结出药品安全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利用定性访谈了解药品监管人员、医务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对于药品安全概念和范畴的认识,以及当前影响药品安全的重要问题。结果:系统综述纳入290篇文献,其中6篇给出了药品安全的定义,纳入文献对于药品安全的定义侧重于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避免用药错误、风险管理以及可及性方面。药品安全的范畴主要包括药品监管、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药品保障、药品研发、药品生产、药品流通、药品使用和药品信息获取;定性访谈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药品安全涵盖所有与药物相关的工作,现阶段质量问题和不合理用药是受访者集中反映的药品安全的主要问题。结论:通过综合分析,我们将药品安全定义为通过对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全环节进行监管所表现出来的消除或控制了外在威胁和内在隐患的综合状态,以及为达到这种状态所必要的供应保障和信息反馈。其范畴可以界定为质量符合标准、不良反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临床无用药差错和可及性四个部分。
尚鹏辉刘佳夏愔愔杨祖耀吕晓珍张耀文舒正黎学海刘继同江滨杨莉邱琼詹思延
关键词:药品安全定性访谈
共病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抑郁症患者潜在风险因素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调查抑郁症共病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 anxiety disorder,GAD)的流行情况并探索潜在的发病风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共纳入国内9家中心的1086例抑郁症患者。采用MINI诊断抑郁症和GAD,使用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s Scale,LES)和儿童期虐待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分别评估生活应激水平和童年期虐待。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17 item,HAMD17)、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e Scale,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short scale for China,EPQ-RSC)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人格特点。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单因素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临床特征、生活应激和社会心理因素与抑郁症共病GAD的关系。结果1086例抑郁症患者中,276例(25.4%)共病GAD(共病GAD组),810例(74.6%)不共病GAD(不共病GAD组)。共病GAD组的患者存在成年期应激的比例高于不共病GAD组[60.2%(165/276)与39.9%(321/810),χ^2=33.993,P<0.01],2组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共病GAD组患者的神经质水平更高、外向性水平更低。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后显示,成年期应激(OR=1.720,95%CI 1.262~2.343,P<0.01)和高神经质水平(OR=1.211,95%CI 1.141~1.286,P<0.01)与抑郁症共病GAD有关。结论成年期应激和神经质水平高可能是抑郁症共病GAD的潜在风险因素,这为抑郁症患者亚群进行更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提供了线索。
林靖宇苏允爱吕晓珍刘琦王刚魏镜朱刚陈巧灵田红军张克让王学义张楠王瑛于欣司天梅
关键词:抑郁症焦虑神经质
不同肥胖指标对中国台湾35~74岁人群高血压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评价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及腰围身高比(WHtR)对中国台湾35~74岁人群高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摘选台湾某健康体检中心2006年35~74岁人群48753人的健检资料,作各肥胖指标及各肥胖指标不同组合对高血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通过比较各个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肥胖指标对高血压的预测价值。结果不论男女,各肥胖指标及其不同组合对高血压的AUC均大于0.5。与BMI、WC及WHR相比,WHtR对高血压的AUC最大(男性0.686,95%CI:0.679~0.694;女性0.759,95%CI:0.751~0.76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男女相比时,女性WHtR对高血压的AUC大于男性。不同肥胖指标相互组合时,BMI、WC、WHR与WHtR组合对高血压的AUC最大(男性0.693,95%CI:0.686~0.701;女性0.770,95%CI:0.762~0.778)。结论 WHtR能较好反映肥胖对中国台湾35~74岁人群尤其是女性人群高血压的影响,可能是预测高血压的理想肥胖指标。
吕晓珍詹思延
关键词:高血压肥胖ROC曲线腰围身高比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