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华兰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内皮
  • 3篇血栓
  • 3篇血栓前状态
  • 3篇栓前状态
  • 3篇内皮
  • 2篇心病
  • 2篇血小板
  • 2篇纤溶
  • 2篇纤溶系统
  • 2篇冠心病
  • 1篇心绞痛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血管活性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压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髓质

机构

  • 3篇泸州医学院附...
  • 3篇淮安市第二人...
  • 1篇泸州医学院

作者

  • 4篇周华兰
  • 4篇魏宗德
  • 1篇赵华
  • 1篇周述芝
  • 1篇江凤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2篇2005
  • 2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冠心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 - 1(PAI- 1)、血栓素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α(6 -K -PGF1α)等反映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含量变化 ,并探讨它们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符合 1979年WHO诊断标准或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 6 0例为冠心病组 ,其中 ,稳定型心绞痛 (SAP) 17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31例 ,急性心肌梗死 (AMI) 12例。同时 ,选择年龄、性别、等配对的正常志愿者 2 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用酶联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PAI - 1和ET、TXB2 、6 -K -PGF1α含量。结果 :①冠心病患者血浆PAI- 1、ET、TXB2 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6 -K -PGF1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②SAP、UAP、AMI三组患者血浆中PAI- 1、ET含量依次升高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TXB2 、6 -K -PGF1α含量在AMI、SAP、UAP三组之间比较 ,TXB2 在AMI组升高更显著 (P <0 .0 1) ,6 -K -PGF1α在AMI组下降更显著 (P <0 .0 1) ,而在SAP、UAP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 ,表现为纤溶功能障碍、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血小板激活等。
周华兰江凤魏宗德
关键词:冠心病纤溶系统血管内皮血小板
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栓前状态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血栓素B2 (TXB2 )、6-酮 -前列环素F1α(6-Keto -PGF1α)含量变化及通心络胶囊对其影响。方法 将 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基础治疗 )和治疗组 (基础治疗加通心络胶囊治疗 )。分别用酶联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浆PAI -1、TXB2 、6-Keto -PGF1α含量 ,并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来评价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 4周后 ,两组病人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得到改善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 .0 0 %、86.67% ,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浆PAI -1、TXB2 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1) ,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 <0 .0 5 )。结论 通心络胶囊能有效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栓前状态 ,提高其临床疗效。
周华兰魏宗德赵华周述芝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栓前状态
肾上腺髓质素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2005年
肾上腺髓质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的血管活性多肽 ,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有 :维持体液的平衡 ,参与血管内皮NO系统的调节以及抑制氧化应力等。
周华兰魏宗德
关键词:高血压肾上腺髓质素血管内皮血管活性体液多肽
血栓前状态与冠心病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周华兰魏宗德
关键词:纤溶系统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冠心病血栓形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