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希瑗

作品数:152 被引量:405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9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6篇网膜
  • 57篇视网膜
  • 41篇细胞
  • 32篇超声
  • 28篇血管
  • 25篇网膜母细胞瘤
  • 25篇细胞瘤
  • 25篇母细胞
  • 25篇母细胞瘤
  • 24篇微泡
  • 21篇造影
  • 20篇基因
  • 19篇造影剂
  • 19篇病变
  • 18篇黄斑
  • 16篇视网膜母细胞
  • 16篇视网膜母细胞...
  • 16篇脉络膜
  • 12篇视网膜病
  • 12篇视网膜病变

机构

  • 128篇重庆医科大学...
  • 20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市大足区...
  • 1篇教育部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重庆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西安市人民医...

作者

  • 140篇周希瑗
  • 13篇王志刚
  • 12篇刘丹宁
  • 10篇胡晓鹏
  • 10篇乔岗
  • 10篇马华锋
  • 7篇李立
  • 6篇刘苏
  • 6篇许燕
  • 6篇邓鑫
  • 5篇郑敏明
  • 5篇武明星
  • 4篇汤永强
  • 4篇王丽萍
  • 4篇周宇
  • 3篇倪寿翔
  • 3篇廖沁
  • 3篇李琳
  • 3篇邱明忠
  • 3篇杜之渝

传媒

  • 11篇第三军医大学...
  • 9篇重庆医科大学...
  • 8篇国际眼科杂志
  • 8篇国际眼科纵览
  • 7篇中华实验眼科...
  • 6篇眼科新进展
  • 5篇重庆医学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5篇激光杂志
  • 4篇临床超声医学...
  • 4篇中国实用眼科...
  • 3篇中华眼底病杂...
  • 3篇眼科学报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眼科研究
  • 2篇中国眼耳鼻喉...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年份

  • 7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1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4篇2009
  • 10篇2008
  • 8篇2007
  • 11篇2006
  • 9篇2005
  • 4篇2004
1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微泡介导野生型p53基因转染Y79细胞的实验研究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儿童眼内恶性肿瘤.目前的治疗方式有直接摘除眼球及剜出眼眶内容物、化学减容法、激光光凝、温热疗法、冷冻疗法、外照放疗等.基因治疗尚处于研究阶段.微泡造影剂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因转移载体,在声像图的监控下...
罗霁菡周希瑗
关键词:超声微泡造影剂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治疗
过氧化氢处理体外培养小鼠晶状体上清液的蛋白组学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过氧化氢处理体外培养小鼠晶状体蛋白渗漏情况,并对其所渗漏的蛋白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分析。方法分离42只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双眼完整晶状体,任意合并28个晶状体作为一个样本,共3个样本。体外培养小鼠晶状体,以含2 mmol/L过氧化氢培养液进行培养,构建体外白内障模型。以空白培养液作为对照组。收集培养24 h上清液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采用液相质谱联用对上清液蛋白质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无标记定量质谱法定量分析高丰度蛋白。采用METASCAPE数据库对鉴定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分析。采用多重微珠免疫分析系统测定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过氧化氢处理24 h,所有晶状体均混浊且囊膜完整。上清液中总蛋白质量浓度为(3.73±0.59)μg/μl。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显示,蛋白条带主要位于相对分子质量35000以下。质谱分析共鉴定出675种蛋白,其中包括16种晶状体蛋白,占总蛋白丰度的(86.1±0.8)%;蛋白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细胞-细胞黏附、细胞转化、氧化还原、抑制细胞凋亡和蛋白质转运;涉及的分子功能主要包括水解酶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催化活性、翻译起始因子活性和GTPase活性;亚细胞定位主要为细胞质、外泌体、细胞核、质膜和胞外间隙。基于抗体的多重微珠免疫分析结果显示,体外培养上清液中可定量检测到9种细胞因子,包括在眼内液高表达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转化生长因子-β2。结论过氧化氢处理体外培养的晶状体存在蛋白质渗漏,这些渗漏蛋白可能对眼内其他组织的代谢、功能产生影响。
李果陈颖严宏周希瑗
关键词:白内障晶状体上清液蛋白组学
腺病毒介导slit2基因转染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对RF/6A细胞迁移及管腔形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共培养模型下,腺病毒介导的slit2基因转染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对猴脉络膜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迁移及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用腺病毒介导的slit2基因(Ad-slit2)转染RPE细胞,同时设空载体腺病毒转染组(Ad-null)及空白对照组。转染24 h及48 h后,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RPE细胞中slit2、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RPE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VEGF的分泌水平;建立RPE&RF/6A共培养模型,采用Transwell小室法及Matrigel胶体外三维成型法分别检测过表达slit2基因的RPE细胞对RF/6A细胞迁移能力及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并计算迁移数目及管腔形成长度、管腔数。结果 Ad-slit2转染24、48 h后,RPE细胞在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slit2、VEGF均有明显增高;ELISA结果显示过表达slit2基因的RPE细胞其培养基上清液中分泌型VEGF水平增高;在RPE&RF/6A共培养下,空白对照组、Ad-null转染24 h组、Ad-slit2转染24 h组、Ad-null转染48 h组、Ad-slit2转染48 h组中,RF/6A细胞迁移数目分别是(40.6±4.5)、(36.7±3.5)、(67.7±4.2)、(36.0±3.6)、(79.7±3.5);管腔形成长度分别是(3.95±0.31)、(4.53±0.26)、(6.04±0.34)、(4.09±0.18)、(7.27±0.45)mm,管腔数分别是(8.7±3.2)、(8.9±3.6)、(15.9±4.2)、(8.3±2.4)、(23.3±4.5)。Ad-slit2转染24 h及48 h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学意义(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的slit2基因转染RPE细胞可促进RF/6A细胞的迁移及管腔形成。RPE细胞中的slit2可能参与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
张明慧周希瑗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管腔形成
包裹吲哚菁绿的靶向相变型阳离子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显像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制备一种包裹吲哚菁绿(ICG)的靶向相变型阳离子脂质纳米粒(INP),连接CD105抗体,检测其光热效应、体外相变、光声及超声显像规律。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制备包裹ICG及液态氟碳的INP;链霉亲和素法连接CD105抗体,流式细胞仪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INP与抗体结合情况;脉冲激光激发观察其光热效应及相变情况;体外低强度聚焦超声辐照,记录各时间点超声显影效果;光声成像仪检测其光声显像能力。结果制备的INP平均粒径(354.20±93.85)nm,平均电位(25.20±3.29)m V,测得ICG包封率为(89.56±0.79)%;与CD105抗体结合率为99.89%。纳米粒具有良好光热效应,其中在浓度5 mg/ml、功率2 W/cm2激光辐照180 s时其温度可升至63℃;可发生液气相变。体外低强度聚焦超声于3 W功率作用0.5、2.5、5.0、7.5 min,B-mode模式及Contrast模式均显示5 min时回声强度升至最高。光声信号随纳米粒浓度升高而增强,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成功制备了包裹ICG的靶向相变型阳离子INP,其与CD105抗体结合率高,且光热效应好,光声及超声显影效果均佳。
邹宏密黎梦周希瑗王志刚简嘉
关键词:阳离子脂质纳米粒吲哚菁绿相变靶向
超声造影剂微循环显影对家兔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剂在家兔眼部睫状循环的显影并研究颈动脉狭窄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的关系。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家兔随机分为手术组(20只40眼)、假手术组(8只16眼)、空白对照组(8只16眼)。手术组采取家兔颈动脉部分缝合术建立颈动脉狭窄的动物模型,假手术组行颈动脉临时夹闭,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3、7、14、21 d和35 d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造影剂睫状微循环显影与视神经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手术组家兔造模成功,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3、7、14、21 d和35 d颈动脉内径值分别为(0.74±0.15)、(0.74±0.15)、(0.81±0.20)、(0.88±0.20)mm和(1.05±0.29)mm,较假手术组与空白对照组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剂在睫状动脉显影良好,手术组单个超声微泡移动速度在各时间点分别为(7.10±2.12)、(8.20±2.39)、(8.11±2.24)、(7.46±2.19)mm/s和(10.11±3.14)mm/s,较假手术组及空白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手术组视神经纤维排列紊乱,轴突肿胀呈空泡状,细胞质着色浅,炎性细胞浸润。结论:通过超声造影剂微循环显影可观察到颈动脉狭窄的家兔睫状动脉血流速率下降,并出现视神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提示颈动脉狭窄可以引起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陶金豆周希瑗郑元义
关键词: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超声造影剂颈动脉狭窄
载吲哚菁绿与阿霉素靶向纳米粒用于视网膜母细胞瘤体外成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制备一种靶向叶酸受体的载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及阿霉素(adriamycin,ADM)的相变型多功能脂质纳米粒(ICG/FA/Pct-PFPNP:ADM)并研究其基本性质,检测其靶向能力、光热效应、超声及光声双模态显像能力,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提供新策略。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制备ICG/FA/Pct-PFPNP:ADM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马尔文粒径分析仪检测粒径及电位,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流式细胞术量化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纳米粒表面叶酸表达情况和体外寻靶能力;CCK-8法检测ICG/FA/Pct-PFPNP纳米粒的生物安全性;近红外激光(808 nm)激发ICG/FA/PctPFPNP:ADM纳米粒,检测其超声/光声双模态显像能力。结果:成功制备了ICG/FA/Pct-PFPNP:ADM纳米粒,其外观呈球形,平均粒径为(374.40±23.48)nm,平均电位(-28.0±4.5)mV。测得ICG包封率为(91.85±2.98)%,载药量为(9.19±0.29)%;ADM包封率为(62.04±5.10)%,载药量为(6.20±0.51)%。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均显示纳米粒表面叶酸表达情况良好,靶向组与Y79细胞连接率为(96.57±3.17)%,与非靶向组、抗体封闭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37.6,P<0.05)。CCK-8结果显示ICG/FA/Pct-PFPNP纳米粒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ICG/FA/Pct-PFPNP:ADM纳米粒经激光辐照后能发生液气相变,增强超声显影并能使局部温度上升至60.8℃。光声信号随纳米粒浓度升高而增强,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成功制备了载吲哚菁绿与阿霉素的靶向相变型纳米粒,其靶向能力好,光热效应佳,增强超声及光声显像效果好,可以用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
黎梦周宇邹宏密王志刚周希瑗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吲哚菁绿脂质纳米粒液气相变超声分子成像
PRK术后合理使用激素的探讨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索PRK术后使用非甾体激素类药物代替部分激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条件相同的PRK手术眼 80例 ,术后 5天开始点用眼药 ,40例单用艾佛龙 (A组 ) ,40例用艾佛龙 +安贺拉 (B组 ) ,激素用药逐日减少 ,以次 /日·月计数 ,其中A1(<-6 0 0D .S)为 4,3 ,2 ,1;A2 (>6 0 0D .S)为 4,3 ,3 ,2 ,2 ,1;B1(<6 0 0D .S)为 3 ,2 ,1;B2 (>6 0 0D .S)为 4,3 ,2 ,1。安贺拉均为 3次 /日。术后 1,3 ,6个月随访视力、屈光度、Haze及眼压变化。结果 :A组与B组相比 ,眼压升高有显著差异 ,其余视力、屈光度、Haze均无显著差异 ,说明由于B组用激素次数少、时间短 ,发生激素性高眼压的可能性要小。结论 :PRK术后早期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减少激素用量 ,减少激素性高眼压的发生 ,而对PRK术后控制屈光回退、Haxe的发生是行之有效的。
周希瑗陈曜陈辉杜之渝
关键词:PRK非甾体类药物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合理用药
实验性兔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氩激光创建有色家兔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 ,CNV)模型的可行性,初步探讨CNV的有关发生机制,为其进一步防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健康有色家免2 0只( 4 0只限) ,每只兔一眼为实验眼,另眼为对照眼。以波长5 14 .5nm的氩绿激光(光斑直径5 0um ,功率0 .7W ,时间0 .1s) ,在距视盘2~3个视盘直径的颢侧髓线上下视网膜处密集照射2 0个点。分别于光凝后3,7,14 ,2 1,30天进行眼底荧光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 ,FFA)及脉络膜造影(in 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 ,ICGA)。检查后处死动物( 4只/次) ,摘除眼球取眼后段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常规HE染色及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视网膜的表达。结果:光凝后7天出现CNV ,兔CNV发生率尚( 6 3.8% ) ,眼底造影和光镜下均有相应改变,FFA表现为视网膜血管无关的荧光素渗漏,ICGA见CNV充盈;光镜下可见到CNV结构;光凝后2周开始VEGF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以及内核层有表达。结论:氩激光诱导有色家免CNV模型成模时间短,成模率较高;
乔岗周希瑗张孝明胡晓鹏邓鑫李琳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激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玻璃体切割术后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背景 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的发生率增加,而玻璃体切割术后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难度更大,且手术并发症更多.对玻璃体切割术后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有助于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目的 分析和比较玻璃体切割术后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纳入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收治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者193例200眼,依据白内障术前是否行玻璃体切割术分为玻璃体切割组及非玻璃体切割组,前者依据患眼是否有硅油亚分为硅油眼组和无硅油眼组.对各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眼的术中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玻璃体切割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后囊膜破裂、悬韧带松弛、瞳孔不易扩大及虹膜弹性差的发生率分别为7.84%、3.92%、1.96%和1.96%,非玻璃体切割组分别为5.37%、0.67%、7.38%和1.34%,2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06、0.160、0.303、1.000);硅油眼组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0.00%、3.57%、3.57%和3.57%,无硅油眼组分别为17.39%、4.35%、0.00%和0.00%,硅油眼组后囊膜破裂的发生率高于无硅油眼组,2个组间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2).非玻璃体切割组、硅油眼组和无硅油眼组术中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分别为14.77%、10.71%和21.74%,硅油眼组和无硅油眼组与非玻璃体切割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70、0.392).各组均未见虹膜损伤及脉络膜出血.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眼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与非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眼相比无明显增加,但与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眼比较,术中无硅油眼的后囊膜更容易破裂,术中应仔细操作.
谭娅周希瑗徐智勇王秀青
关键词:晶状体后囊膜破裂
瞳孔直径与角膜塑形镜近视控制效果的关系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观察不同环境下瞳孔直径与角膜塑形镜近视控制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8~13岁低中度近视患者70例70眼,分别进行验光、瞳孔直径和眼轴长度测量等检查,并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在不同光线环境下,以平均瞳孔直径作为分界进行分组。测量戴镜前、戴镜6、12、24mo的眼轴长度,并分析不同环境下初始瞳孔直径与眼轴增长量的相关性。结果:暗室环境和自然光线下,瞳孔直径小于平均值组的患者眼轴增长量均比瞳孔直径大于平均值组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初始瞳孔直径与角膜塑形镜配戴24mo时眼轴增长量均呈显著负相关(r=-0.4267,P<0.05;r=-0.4925,P<0.01)。结论:不同环境下瞳孔直径越大,角膜塑形镜近视控制效果越好,其原因可能是较大的瞳孔使角膜塑形镜对视网膜周边近视性离焦的干预作用更强。
简嘉邹宏密胡蓉周希瑗
关键词:瞳孔直径角膜塑形近视眼轴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