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树伟 作品数:12 被引量:41 H指数:4 供职机构: 新乡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乳管镜在105例伴乳头溢液性疾病中的治疗价值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价值。方法乳头溢液患者105例,自溢液管插入纤维乳管镜观察溢液乳管及其分支的结构及内容物状况,发现并确定病灶位置。结果乳管镜插入成功率100%,镜下发现乳管内肿物68例(64.76%);诊断为乳头状瘤53例,乳头状瘤病5例,乳腺导管癌7例(其中似原位导管癌3例),乳管扩张、炎症27例。手术92例,经病理证实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87.5%(7/8),特异度98.82%(84/85)。结论乳管镜检查为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对导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有重要价值。 周树伟 苏蓓蓓关键词:乳头溢液 纤维乳管镜 两种方法治疗未育Ⅲ型乳头内陷患者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介绍两种矫正Ⅲ型乳头内陷的方法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优劣。方法:回顾分析25例(46侧)Ⅲ型(重度)未育女性患者,分别应用两种手术方法,统计并发症的种类及发生率。结果:方法一感觉异常发生率为3.18%,(7/22侧)、哺乳功能障碍发生率为81.82%(18/22侧),方法二的复发率为8.33%(2/24侧)。结论:两种术式矫正乳头内陷后外形均较好,但对哺乳功能的保留方法二更有优势。 周树伟 陈旻静 苏蓓蓓 周勇关键词:乳头内陷 皮瓣 并发症 基于TCGA、THPA、GEO数据库挖掘PTTG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人类蛋白组图谱(The Human Protein Atlas,THPA)和人类肿瘤相关的基因表达汇编(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的数据挖掘,探索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ituitary tumor-transforming gene 1,PTTG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从TCGA、THPA和GEO数据库提取PTTG1在乳腺癌及正常组织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GEO在线预后分析数据库Kaplan-Meier Plotter(http://kmplot.com)检索PTTG1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数据库中,PTTG1 mRNA和蛋白水平在乳腺癌队列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1);PTTG1 mRNA在不同的分子亚型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PTTG1 mRNA在ER和PR阳性乳腺癌患者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ER和PR阴性乳腺癌患者(P<0.05);PTTG1 mRNA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早期乳腺癌患者(P<0.05);PTTG1 mRNA随着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程度升高而降低(P<0.05)。PTTG1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显著好于其高表达患者(P<0.001);PTTG1高表达的ER和P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均显著差于其低表达者(P<0.05)。PTTG1高表达乳腺癌样本富集到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周期、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细胞毒性、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和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相关基因集。结论:PTTG1 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PTTG1 mRNA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相关且在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中具有不同的预后监测意义,可以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的标志物。 周树伟 苏蓓蓓 冯跃庆 杜学铅 赵辉关键词:乳腺癌 通用转录因子Ⅱi假基因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通用转录因子Ⅱi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通用转录因子Ⅱi假基因23(GTF2IP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其真基因通用转录因子Ⅱi(GTF2I)表达和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012年4月至10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4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对应的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细胞中GTF2IP23和GTF2I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GTF2IP23在正常乳腺细胞和乳腺癌细胞中对GTF2I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以及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作用。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GTF2IP23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9.446±0.54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6.413±0.488,P<0.001);乳腺癌组织中GTF2I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11.417±0.873,明显低于癌旁组织(13.659±0.517,P=0.007)。GTF2IP23 mRNA在乳腺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GTF2I mRNA;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TF2IP23与GTF2I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335,P=0.025)。GTF2IP23 mRNA在7株人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人乳腺细胞MCF10A(P<0.01);而GTF2I mRNA在7株人乳腺癌细胞系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人乳腺细胞MCF10A(P<0.01)。与转染空载体对照的ZR-75-30细胞相比,转染GTF2IP23基因的ZR-75-30细胞中GTF2I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与ZR-75-30/pcDNA3.1组比较,ZR-75-30/pcDNA3.1-GTF2IP23组细胞24 h后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ZR-75-30/pcDNA3.1组细胞的迁移数目为(103.47±21.52)个/视野,与ZR-75-30/pcDNA3.1-GTF2IP23组[(257.23±32.39)个/视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中特异性高表达的假基因GTF2IP23对其真基因GTF2I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周树伟 苏蓓蓓 冯跃庆 杜学铅 赵辉关键词:乳腺肿瘤 增殖 迁移 FAS-AS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宿主基因sFa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反义长链非编码RNA(1ncRNA)-antisensetranscriptofFas(FAS-AS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其宿主基因Fas表达和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了40例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对应的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细胞中FAS.AS1和Fas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FAS.AS1在乳腺癌细胞中对Fas基因表达和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乳腺癌组织中FAS-AS1表达(0.413±0.314)显著低于癌旁组织(1.101±0.599)(P=0.000),而sFas相对表达量(3.039±1.70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1004-1.077)(P=0.001),乳腺癌细胞中FAS-AS1表达显著低于正常乳腺细胞(P〈0.01),sFas则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细胞(P〈0.01),且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0.751,P=0.020)。FAS—AS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r。=0.351,P=0.025)和淋巴结转移(r2=0.265,P=0.043)显著相关。在MCF-7细胞中转染pcDNA3.1.FAS.AS1质粒后,sFas表达显著降低(1.000±0.265与0.292±0.052)(P〈0.05),且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结论乳腺癌中特异性低表达的反义IncRNAFAS-AS1对其宿主基因Fas的表达及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有一定影响作用。 周树伟 苏蓓蓓 周勇关键词:反义 PUMA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2015年 目的:探讨PUMA(p53 up-regulated modulator of apoptosis,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36例皮肤鳞癌组织和25例正常皮肤组织石蜡标本中PUM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组织中PUMA蛋白阳性表达率(25.18%)明显低于正常皮肤组织(78.00%)(P<0.05);SCC中低分化组的PUM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于高分化组(P<0.05)。结论:PUMA蛋白表达下调可能使细胞恶性转化和增殖。 周树伟 苏蓓蓓 周勇关键词:PUMA 免疫组化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miR-27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miR-27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6月1日—2019年10月1日于本院就诊的95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35例乳腺良性增生患者(乳腺良性增生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于清晨空腹抽取3组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5 ml,采用RT-PCR法检测并比较血清中miR-27a表达水平的差异,同时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中miR-27a表达水平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和影响因素。利用ROC曲线分析血清中miR-27a表达水平在鉴别乳腺癌与乳腺良性增生及健康对照中的临床效能。结果乳腺癌组、乳腺良性增生组和对照组血清中miR-27a表达水平分别为0.61、0.48和0.18,与乳腺良性增生组和对照组相比,乳腺癌组血清中miR-27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26.55,U=63.24,P<0.05);与对照组相比,乳腺良性增生组血清中miR-27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2 cm、存在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和TNM分期为Ⅲ/Ⅳ期的乳腺癌患者血清中miR-27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肿瘤直径<2 cm、未发生淋巴结转移、高分化程度和TNM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均是乳腺癌患者血清中miR-27a表达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中miR-27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诊断乳腺癌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周树伟 苏蓓蓓 冯跃庆 姜东宝 肖雪珍关键词:乳腺癌 ROC曲线 标志物 可调控带挂环负压引流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可调控带挂环负压引流器;包括负压引流器,引液管和针头;负压引流器包括外管,外管的一端设有积液进出口管,外管的另一端内表面上设有两个凸块,外管的内部套装有一端带活塞的长方体活塞杆,长方体活塞杆的两侧相对应... 周树伟 苏蓓蓓 周勇文献传递 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TEN和Ki-67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2011年 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是一种常见于头面部的恶性肿瘤,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其已成为整形外科及头颈肿瘤外科的一种常见病。PTEN是继p53基因之后发现的一种肿瘤抑制基因,近年研究[1-2]发现, 周树伟 苏蓓蓓 陈旻静关键词:皮肤肿瘤 鳞状细胞癌 PTEN KI-67 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在乳腺癌早期治疗前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例受试者,其中乳腺癌患者114例,乳腺良性病变者86例,采用TAM试剂盒测定血清TAM含量,分析检测血清TAM对乳腺癌的诊治价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乳腺癌患者血清TAM测定值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与患者进行相应的手术、化疗等治疗后,自手术日算起6个月随访,TAM测定值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各期乳腺癌的TAM含量及阳性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TAM含量与乳腺癌的分期有关,Ⅲ期最高,原位癌最低。结论测定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有助于早期诊断乳腺癌及判断分期,但对乳腺癌的早期随访无明显意义。 周树伟 苏蓓蓓 周勇 冯跃庆 齐攀 徐升 王云翔 郭予关键词:血清肿瘤相关物质 乳腺癌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