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元会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叶绿
  • 2篇叶绿素
  • 2篇幼树
  • 2篇土壤
  • 2篇细根
  • 2篇迹地
  • 2篇功能性状
  • 2篇风灾迹地
  • 2篇比叶面积
  • 2篇
  • 1篇亚热带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群落
  • 1篇生物量
  • 1篇碳储量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性
  • 1篇土壤理化性质
  • 1篇土壤碳
  • 1篇土壤碳储量

机构

  • 6篇西南大学
  • 1篇四川水利职业...
  • 1篇四川省林业调...

作者

  • 6篇唐元会
  • 4篇齐代华
  • 2篇贺丽
  • 2篇闵鹏
  • 1篇黄林
  • 1篇周立江
  • 1篇黄茹
  • 1篇周旭
  • 1篇王峰
  • 1篇田锋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四川山矾幼树叶功能性状在毛竹干扰下的响应被引量:2
2013年
设置纯竹林、竹阔林、纯阔林3种毛竹干扰程度的样地,对其内四川山矾幼树叶功能性状的响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毛竹干扰程度的增加,四川山矾幼树比叶面积(SLA)减小,且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从叶片氮(LNC)、磷(LPC)含量来看,随着干扰程度的增加LNC增加,LPC与LNC:LPC总体无显著差异。对叶绿素a(Chla)和叶绿素b(Chlb)的研究表明:随着干扰程度的增加Chla与Chlb减小,Chla/Chlb比值却增加。表明四川山矾幼树叶片功能性状对于毛竹干扰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从各功能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来看,毛竹不同干扰程度的样地内Chla与Chlb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Chl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与Chla/Chlb比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LNC与SLA,LPC,LNC:LPC呈显著正相关,LPC与LNC:LPC则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说明磷元素在毛竹不同干扰程度的样地中仍是限制元素。试验中叶片氮磷含量与叶绿素含量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闵鹏齐代华贺丽唐元会周旭
关键词:毛竹叶绿素比叶面积
两种不同恢复模式下细根垂直分布特征比较——以缙云山常绿阔叶林风灾迹地为例
风灾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发生不仅使植被遭到破坏,如土壤等环境特征也会发生改变,因而灾害后的植被恢复十分重要。1989年6月14日深夜,缙云山遭受的史无前例的飓风,风灾后,地表植被保存极少。在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
唐元会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风灾迹地土壤理化性质垂直分布特征
文献传递
四川山矾幼树叶功能性状在楠竹干扰下的响应
闵鹏齐代华贺丽唐元会
关键词:楠竹叶绿素比叶面积
缙云山银木荷(Schima argentea Pritz.ex Diels)林物种组成与多样性变化被引量:2
2010年
定位研究了25a来缙云山银木荷林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在自然演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银木荷林维管植物物种由57种(隶属于24科,46属)减少到38种(隶属于19科,26属)。林下草本和层间植物逐渐消失,胸径大于7.5cm的乔木层树总胸断面积有所减少。尽管群落物种组成以及多样性发生改变,但是银木荷依然是优势树种,处于林冠层,而林冠亚层的白毛新木姜子、四川山矾、长蕊杜鹃逐渐增多,短刺米槠逐渐减少。群落乔木层4个α多样性指数都呈下降趋势,丰富度指数由2.98下降为1.99,Shannon-Wiener指数25a间减小了0.34,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变化都很小;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银木荷群落的物种差异很大。研究表明,25a间群落物种差异显著。揭示缙云山银木荷林自然演替过程中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规律,可为缙云山保护区及长江流域中上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银木荷群落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元会齐代华邓先宝
关键词:物种组成
两种不同恢复模式下细根垂直分布特征比较
风灾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发生不仅使植被遭到破坏,如土壤等环境特征也会发生改变,因而灾害后的植被恢复十分重要。1989年6月14日深夜,缙云山遭受的史无前例的飓风,风灾后,地表植被保存极少。在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
唐元会
关键词:风灾迹地亚热带细根
文献传递
红壤丘陵区典型植被群落根系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被引量:24
2009年
采用标准地法和"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平面扫描,研究了红壤丘陵区六种典型植被群落的根系特征、生物量、固碳量及土壤碳储量。结果表明:(1)根系特征值随土壤深度增加呈递减趋势,马尾松、杉木混交林和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土壤表层根系分布密集,特征值较大,马尾松低效林根系分布稀疏,特征值最小;(2)不同植被群落,0-40cm土层的根系生物量所占比例在58.89%~84.88%,0-20cm土层的土壤碳储量所占比例在35.89%~48.67%;(3)该区乔木混交林的根系生物量大于纯林和火烧迹地,植被群落的灌草覆盖度是影响根系生物量的主要因素,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根系净生产力最大,为6.74t/(hm2.a),马尾松低效林最小,为1.28t/(hm2.a);(4)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的根系固碳量和土壤碳储量最大,分别为60.66t/hm2和9086.32t/hm2,马尾松低效林最小,分别为15.97t/hm2和1683.75t/hm2,根系固碳量只占土壤碳储量的极少部分,但根系通过改良土壤结构,对增强碳源汇集和贮存、积累碳素具有重要的影响。
黄林周立江王峰黄茹田锋齐代华唐元会
关键词:植被群落根系生物量土壤碳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