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营
- 作品数:60 被引量:234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引量:1
- 2008年
- 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可以从三重维度来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发展状态,表现为社会各领域的协调发展、物质财富的殷实富足以及人的身心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科学的社会发展理念,包括系统和谐理念、渐进和谐理念以及科学的和谐动力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实的社会发展运动,是一个具体的实践探索过程。
- 孙文营
- 关键词:和谐社会
- 和谐社会建构中民族精神动力功能的层次性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任务,需要有强大的民族精神支撑。从社会个体层面来说,中华民族精神促进和谐社会建构主体自身的身心和谐;从社会关系层面来说,中华民族精神促进和谐社会建构主体间的社会关系和谐;从民族整体层面来说,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和谐社会建设所必须的民族凝聚力;从民族关系层面来说,中华民族精神维护和谐社会建设所必须的民族文化主体性。
- 孙文营
-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动力
- 《“知识经济”批判》评介
- 2008年
- 孙文营
- 关键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
- 对循环经济研究的几点思考被引量:5
- 2005年
- 当前,国内循环经济研究已经逐渐走出过去单纯宣传介绍西方国家循环经济实践经验的局限,开始进行比较全面和适应中国国情的独立化研究,并对与循环经济相关或由循环经济的发展所可能带来的影响给予初步的探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引起学界的改进.
- 孙文营
-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
- “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2
- 2007年
- 赵存生孙文营
- 关键词:民族精神邓小平理论
-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的机遇、挑战与对策被引量:3
- 2009年
- 全球化既对作为民族文化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发展带来机遇,也对民族精神的发展造成挑战。全球化对民族精神带来的机遇表现为:全球化为民族精神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展提供了动力;为民族精神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提供了舞台;为民族精神之中普世价值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全球化对民族精神发展造成的挑战表现为:全球性的价值认同消解民族精神的民族性;对民族精神优秀价值观的冲击弱化民族精神固有的积极功能;导致非健康的民族精神自觉,影响民族精神健康发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一是要努力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将中华民族精神融入全球化进程;二是要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强化中华民族精神的民族主体意识;三是要立足于本民族与世界的发展大势,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的自主创新。
- 孙文营
-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
- 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引量:9
- 2013年
- 在"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关键地位,对于促进其他四方面的建设发挥基础性作用: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两难困境,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新动力,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内含新的文化价值理念,推动树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有助于推进社会整合及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 孙文营
- 关键词:生态文明
- 循环经济的唯物史观基础
- 2007年
- 循环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模式的新选择,它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科技进步和生产工具革新为基础,以唯物史观来评价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标志着人类正在迈向新的生产时代。社会生产时代与社会经济形态是紧密联系的,生产时代的深化必然推动新经济形态的产生。以唯物史观来预测循环经济发展未来,其前景必将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 孙文营
-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形态唯物史观
- 中外和谐思想探微及其价值启示被引量:1
- 2006年
- 古今中外思想家有很多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可以成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借鉴。中国先人的和谐社会理想启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实现社会稳定为首要目标追求;重视社会个体的人格完善和身心和谐。西方思想家的和谐社会理想启示我们:要将和谐社会的实现视为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历史过程,确立科学合理的和谐社会目标追求;要充分发挥社会个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 林娅孙文营
- 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体系划分的新视角被引量:9
- 2004年
- 本文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体系划分为:起因范畴;主体范畴;客体范畴;过程范畴;终点范畴。以新的视角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孙文营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环境受教育者教育目标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