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聚友

作品数:29 被引量:92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哲学宗教
  • 4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儒家
  • 9篇文化
  • 6篇道德
  • 4篇中华文化
  • 3篇社会保障
  • 3篇社会管理
  • 3篇社会管理思想
  • 2篇道德精神
  • 2篇养民
  • 2篇人类命运
  • 2篇人学
  • 2篇人学思想
  • 2篇儒家社会
  • 2篇儒家思想
  • 2篇社会
  • 2篇社会保障思想
  • 2篇生存权
  • 2篇生存权利
  • 2篇人格
  • 2篇荀子

机构

  • 27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山东省社会科...

作者

  • 28篇孙聚友
  • 1篇王戎
  • 1篇李峻岭

传媒

  • 6篇东岳论丛
  • 3篇管子学刊
  • 2篇孔子研究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2篇中共济南市委...
  • 1篇邯郸学院学报
  • 1篇人文天下
  • 1篇2015第七...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8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发展中的作用
孙聚友
儒家社会保障思想的现代价值
儒家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这主要有:实行养民富民的爱民仁政,保护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利,倡导扶危济困的道德风尚,实现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它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孙聚友
关键词:儒家思想社会保障生存权利道德风尚
儒家的养民富国思想探析
儒家思想是以内圣外王为其价值追求的,它主张通过修己而达致安人.修己是实现自身道德的完善,获得经世致用的学识才能,安人则是实现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就安人而言,儒家认为,安人具体是由养民富民和富国安邦构成的,二者的关系是相互统...
孙聚友
关键词:社会和谐儒家文化
文献传递
论儒家的管理哲学被引量:12
2003年
儒家的管理哲学是儒家文化的主体内容 ,它构筑了儒家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作用。本文对于儒家的管理哲学的探讨 ,一是指出了儒家管理哲学是建立在仁者人也的人性可塑论上 ,二是指出了儒家管理哲学是以修己安人为其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 ,仁、礼、中庸 ,构筑了儒家管理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三是指出了儒家管理哲学的方法论 ,是以中庸之道的原则、变易思想的理论、礼法并用的策略所构成的经权方法为其显著特点。儒家管理哲学所蕴涵的丰富精华 ,经过损益更新 ,依然具有着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生命力。
孙聚友
关键词:儒家哲学
论春秋时期的道德精神被引量:1
1997年
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内在特征出现新的变化的转型时期。在这一转型时期,由西周礼乐文化所开启的道德精神,不仅没有被时代危机所湮没,而且更加稳固了其在中国文化特征中的核心地位。本文通过论析《左传》一书所载之史事人物,认为春秋时期的道德精神主要体现为:道德存在的本体意义和价值的发现,提升了人的存在的主体地位,确立了人的存在的本质特征,规范了人的存在的行为准则,彰显了人的存在的价值取向。这一道德精神,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它深深积淀于中华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之中,并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地进步发展。
孙聚友
关键词:道德精神
论传统尊老敬老思想的内容及其现代意义被引量:6
1999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老敬老思想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儒家的倡导推行,尊老敬老观念逐步成为中国人精神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形成的社会风尚,对社会管理和生活生产经验的历史性传承曾起过重大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前,应继承发扬传统尊老敬老思想的优秀精华,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孙聚友
关键词:尊老敬老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的人学思想探析被引量:3
1995年
儒家的人学思想探析孙聚友一、儒家人学思想的产生发展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及其理论学说,之所以能够在其两千多年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于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广泛的影响作用,是因为它蕴涵着丰富深刻的契合人类自身生存完善的思想精华。而儒家的人学思想,则是集中...
孙聚友
关键词:道德属性人学思想先秦儒家宇宙本体
论周公的德治思想及其文化价值被引量:3
1997年
论周公的德治思想及其文化价值孙聚友殷周王朝新旧政权的交替变革,开启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思想的崭新发展历程。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初年的统治者,在创建巩固新兴政权的社会活动中,基于对历史与现实、政治与文化的理性反思,创立了宗法制度的社会结构体制,确立了礼乐...
孙聚友
关键词:德治思想人格特征周公宗法制度伦理道德规范统治者
儒家的养民富国思想探析
儒家思想是以内圣外王为其价值追求的,它主张通过修己而达致安人。修己是实现自身道德的完善,获得经世致用的学识才能;安人则是实现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就安人而言,儒家认为,安人具体是由养民富民和富国安邦构成的,二者的关系是相互统...
孙聚友
文献传递
儒家人的存在完善思想论析被引量:1
2015年
人的存在完善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主体内容,也是儒家思想的价值追求。儒家思想对人的存在完善的认识,是以追求和谐的社会秩序、和谐的经济关系和和谐的身心修养为其基本内容的。和谐的社会秩序是人的存在完善的前提,和谐的经济关系是人的存在完善的基础,和谐的身心修养是人的存在完善的保证。实现人的存在完善的方法,应当持守"和而不同"的基本精神、"利用厚生"的基本措施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原则,这是和谐社会秩序建构、和谐经济关系确立、和谐身心关系实现的重要指导原则和实践方法。儒家关于人的存在完善的思想,对于解决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其现实的理论意义和社会作用。
孙聚友
关键词:儒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