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靖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流产
  • 2篇人工流产
  • 1篇电疗
  • 1篇电疗法
  • 1篇异位妊娠
  • 1篇孕酮
  • 1篇早孕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技术
  • 1篇正常早孕
  • 1篇治疗产后
  • 1篇人流术
  • 1篇妊娠
  • 1篇绒毛
  • 1篇绒毛膜
  • 1篇绒毛膜促性腺...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方式
  • 1篇人工流产不全
  • 1篇人工流产术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江门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崔靖
  • 4篇沈利萍
  • 3篇梁洁
  • 3篇刘立群
  • 2篇李婕
  • 2篇毛燕
  • 1篇侯健军
  • 1篇杨琛
  • 1篇熊小琴
  • 1篇陶倩
  • 1篇慈桂英
  • 1篇徐国荣
  • 1篇游泽山
  • 1篇王宁宁

传媒

  • 1篇新医学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改良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近期临床疗效观察——附90例报道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改良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0例具明确子宫切除手术指征的子宫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腹式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术后日常生活的恢复时间、残端息肉形成及患者对术后性生活的满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肠功能恢复早(P<0.05或0.0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更快恢复日常生活,术后对性生活满意者更多,残端息肉形成率更低(P<0.01)。结论:改良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短期内手术效果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熊小琴王宁宁徐国荣陶倩沈利萍崔靖
关键词:手术方式临床疗效
人工流产不全23例临床分析
2007年
梁洁杨琛李婕刘立群崔靖
关键词:人工流产人工流产不全
阿希米联合物理电疗法治疗产后宫颈糜烂的临床应用
2005年
崔靖毛燕沈利萍刘立群梁洁慈桂英
关键词:宫颈糜烂产后电疗法阿希米
异位妊娠、正常早孕与自然流产的β-HCG、P水平比较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比较异位妊娠、正常早孕与自然流产组血清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水平差异,探讨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89例异位妊娠与同期先兆流产入院安胎143例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β-HCG、P并分析比较三组的差异。结果异位妊娠的β-HCG明显低于自然流产组(P<0.005)、正常早孕组(P<0.001);异位妊娠的P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P<0.001),但与自然流产组比较差别不显著(p>0.05)。结论β-HCG、P在维持正常妊娠有重要的作用。而血孕酮值在孕早期相对稳定,可比性强,此点特性使其在诊断异位妊娠及自然流产中更有重要意义。
沈利萍游泽山侯健军梁洁崔靖
关键词:异位妊娠正常早孕自然流产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
镇痛技术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2006年
目的探讨镇痛技术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的临床实验方法,对我院目前常用的人工流产手术镇痛技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等级化比较: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口服米索前列醇组,并设立开放组为单纯口服米索前列醇组。结果静脉麻醉组镇痛优良率100%;吸入麻醉+口服米索前列醇组镇痛优良率87%;开放组镇痛优良率75%。结论静脉麻醉的镇痛效果极佳,社会效益好,但成本较高;吸入麻醉的镇痛效果良好,社会效益适中,成本低,可在基层普及推广。
崔靖李婕毛燕沈利萍刘立群
关键词:镇痛技术人流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