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前兴

作品数:23 被引量:141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结石
  • 7篇输尿管
  • 7篇尿管
  • 5篇增生
  • 5篇手术
  • 5篇坦索罗辛
  • 5篇前列腺
  • 5篇前列腺增生
  • 5篇切除
  • 4篇输尿管结石
  • 4篇输尿管镜
  • 4篇尿道
  • 4篇尿道前列腺
  • 4篇切除术
  • 4篇经尿道前列腺
  • 4篇膀胱
  • 3篇电切
  • 3篇诊治
  • 3篇碎石
  • 3篇托特罗定

机构

  • 13篇解放军第11...
  • 7篇解放军第十一...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22篇张前兴
  • 16篇徐遵礼
  • 15篇朱建平
  • 11篇马利英
  • 5篇闫朝松
  • 3篇窦维龙
  • 3篇傅振超
  • 3篇梁东
  • 2篇邓琰
  • 2篇杜马玲
  • 2篇朱建平
  • 2篇马丽英
  • 1篇徐正
  • 1篇邓琰
  • 1篇林海
  • 1篇朱斌
  • 1篇努尔兰
  • 1篇李桂萍
  • 1篇张伟
  • 1篇胡海彦

传媒

  • 3篇临床军医杂志
  • 3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人民军医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腔镜泌尿...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微创泌尿外科...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剜除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疗效比较被引量:31
2014年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剜除术(TUERP)与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S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至2014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141例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其中SP组62例行SP,TUERP组79例行TUERP。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IPSS评分、QOLS评分和PVR等指标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41例手术均成功,无膀胱穿孔、TURS 等严重并发症。 SP 组手术时间为53~86 min,平均(69.6±9.9)min;TUERP 组手术时间为48~120 min,平均(88.9±18.0)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SP 组前列腺切除重量为60~180 g,平均(101.9±22.3)g;TUERP组前列腺切除重量为58~170 g,平均(91.2±19.8)g,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 SP组术后住院10~26 d,平均(13.4±3.2)d;TUERP组为7~12 d,平均(8.6±1.0)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术后IPSS评分、QOLS评分和PVR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剜除术与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均安全、有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剜除术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徐遵礼朱建平张前兴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
盐酸坦索罗辛预防上尿路手术后双J管综合征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盐酸坦索罗辛预防上尿路手术后双J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上尿路手术后留置双J管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术后口服盐酸坦索罗辛,对照组不服用盐酸坦索罗辛。观察比较两组尿频尿急、血尿及肋腹区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尿频尿急、血尿及肋腹区疼痛无、轻度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可有效预防上尿路手术后双J管综合征。
徐遵礼张前兴朱建平闫朝松徐正常宏帆胡海彦马利英
关键词:盐酸坦索罗辛上尿路手术
两种腔镜术式治疗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的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放置双J管及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11医院2009年3月至2014年5月行经尿道手术治疗的59例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患者接受膀胱镜下双J管置入术(组Ⅰ);28例患者行输尿管镜碎石术(组Ⅱ)。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59例患者肾绞痛症状均缓解,均足月顺利分娩,没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组Ⅰ手术成功率96.8%(30/31),组Ⅱ为92.9%(26/2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8)。组Ⅰ手术时间为9~43 min,平均(23±8)min,组Ⅱ手术时间为19~52 min,平均(31±9)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Ⅰ术后住院时间为2~9 d,平均(4±2)d,组Ⅱ为1~5 d,平均(3±1)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结论膀胱镜下放置双J管和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保守疗法无效的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均安全、有效。
徐遵礼石格荣窦维龙马利英张前兴朱建平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妊娠双J管输尿管镜
同期腔镜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效果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同期腔镜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49例浅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病人的临床资料,以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27例病人为A组,仅行TURBT的22例病人为B组。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最大尿流率(Qmax)、术后肿瘤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49例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出血、膀胱穿孔、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A组手术时间为(45.6±8.6)min,B组为(26.4±10.5)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42,P<0.01)。A组病人术后IPSS和Qmax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47、9.418,P<0.01)。A组术后肿瘤复发率为37.0%,B组为36.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膀胱颈及前列腺窝种植转移者。结论同期腔镜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和前列腺增生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改善病人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且不增加术后肿瘤复发及膀胱颈和前列腺窝种植转移。
徐遵礼石格荣张前兴朱建平马利英
关键词:膀胱肿瘤前列腺增生膀胱镜检查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Caroli病误诊肝包虫病1例被引量:2
2010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4岁,锡伯族,牧区生活史。间歇性腹胀、腹痛6年,渐进性腹部肿块、腹痛、黄疸加重1月。随来院就诊。查体,右上腹膨隆,触压疼痛加剧,全身皮肤、粘膜、巩膜重度黄染。
李长喜张强张前兴
关键词:肝包虫病
宫内节育器异位至膀胱四例被引量:2
2015年
放置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是我国女性常用的避孕措施,使用非常广泛。IUD异位是其并发症之一,正确处理可以避免给患者带来进一步的伤害。解放军第十一医院自2007年1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4例IUD异位至膀胱患者,均行手术取出膀胱内IUD和附连结石,现报道如下。
徐遵礼张前兴朱建平常宏帆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膀胱结石
输尿管末端结石的诊治(附486例报告)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和提高输尿管末端结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4年7月收治的486例输尿管末端结石患者临床资料。282例患者首先行药物排石治疗,204例患者首先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或联合经尿道输尿管口切开术治疗,对62例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也行手术治疗。记录患者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行药物排石的282例患者中,220例(78.9%)结石成功排出,平均排石时间为(9.6±3.8)d。其中,结石直径≤8mm的患者,结石排出率88.0%(139/158);结石直径>8mm的患者结石排出率为65.3%(81/1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66例手术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13~78min,平均(39.2±13.4)min。术后住院天数为1~8d,平均(4.1±1.7)d。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5/266例)。患者随访1~83个月,没有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狭窄等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直径≤8mm的输尿管末端结石,可先行药物排石治疗。对于直径>8mm的输尿管末端结石,输尿管镜碎石术安全、有效。经尿道输尿管口切开术是治疗进镜困难的输尿管末端结石患者的较理想的术式。
徐遵礼张前兴朱建平马利英曾昊
关键词:输尿管末端结石输尿管镜碎石术
肾结核155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155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肾结核高发年龄段是40~60岁(47.1%)。将患者分为2组,具有3种或以上临床常见症状者为典型肾结核组(典型组),有患者94例;其余为不典型肾结核组(不典型组),有患者61例。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依次为尿急(62.6%)、尿频(60.0%)、腰痛(54.3%)、尿痛(51.6%)和血尿(44.5%),腰痛是不典型肾结核组最常见的症状(49.2%)。132例患者行尿沉渣找抗酸杆菌检查,阳性率为31.8%。超声检查结果异常率为84.5%,诊断符合率为38.1%。CT检查结果异常率为95.1%,诊断符合率为79.9%。123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余32例患者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结论肾结核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CT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肾结核早期诊断困难且需要综合分析判断。手术是中晚期肾结核的重要治疗手段。
徐遵礼徐立伟张前兴朱建平马利英
关键词:结核治疗学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黄疸4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黄疸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1月~2009年7月8260例LC中46例术后出现黄疸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LC术后1~3 d发生黄疸,经保守治疗治愈。15例术后4~9 d发生黄疸,经内镜治疗治愈。12例术后7~12 d发生黄疸,经1~2次开腹手术治愈。2例急诊开腹手术,分别于二次手术后24、49 h多脏器衰竭死亡。治愈44例随访1~17年,7年,恢复良好。治愈率95.8%(44/46),病死率4.2%(2/46)。结论 LC术后黄疸是胆管损伤的主要症状,但不一定都是胆管损伤。详细掌握病情,严格LC适应证,把握手术时机,规范手术操作与围手术期处理是防治LC术后黄疸的有效措施。
傅振超梁东窦维龙张前兴邓琰林海杜马玲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黄疸
腹腔镜胃大部切除27例被引量:1
2012年
胃癌根治性手术是唯一可以治愈胃癌的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广泛的应用和发展,2008年开始我院开展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手术,获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邓琰付振超闫朝松张前兴朱建平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胃大部切除根治性手术切除手术近期疗效胃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