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卫东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乳头
  • 3篇乳头状
  • 3篇病理
  • 2篇乳头状癌
  • 2篇手术
  • 2篇细胞
  • 2篇镜检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乳头状...
  • 1篇蛋白
  • 1篇性病
  • 1篇移行细胞
  • 1篇移行细胞癌
  • 1篇增生
  • 1篇增生性病变
  • 1篇手术切除
  • 1篇手术治疗
  • 1篇切除
  • 1篇肿瘤
  • 1篇肿瘤侵袭

机构

  • 8篇吉林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张卫东
  • 3篇韩影
  • 2篇陈萍
  • 2篇李弘
  • 1篇刘宪军
  • 1篇江虹
  • 1篇谢江
  • 1篇韩颖
  • 1篇李红
  • 1篇巩雷
  • 1篇李传甲
  • 1篇周艳萍
  • 1篇刁文卓

传媒

  • 3篇当代医学
  • 2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2000全国...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1
  • 1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35例肺癌免疫组化观察
应用免疫组化 SP 法对35例肺癌组织中 nm、P、PCNA 进行检测,并探讨它们的表达与肿瘤转移分期的关系。结果显示肺癌 nm、P、PCNA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51.4%、91.4%。nm低表达及 P过表达在...
张少华林卫国陈萍韩颖张卫东
关键词:肺癌NM23P53PCNA免疫组化
文献传递
D2-40,CK19,galectin-3,VEGF和EG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D2-40,CK19,galectin-3,VEGF和EGF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12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组织中D2-40,CK1 9,galectin-3,VEGF和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 D2-4 0,CK1 9,galectin-3,VEGF和EG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组织(P<0.05);D2-40,VEGF,EG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K19,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2-40,CK19,galectin-3,VEGF及EGFR的检测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D2-40,VEGF和EGFR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对预测淋巴结的转移与否可能有帮助。
巩雷陈萍刘宪军韩影周艳萍张卫东李红李传甲谢江
关键词:D2-40CK19GALECTIN-3VEGFEGFR
结肠癌伴小肠多发性憩室1例
2001年
1一般资料 患者,男,73岁,腹胀腹痛半年,间断脓血便4个月,近日腹痛加重来院就诊.查体:体温:37.0℃,脉膊:76 min-1,呼吸:21 min-1,血压:20/11 kPa.神志清,慢性消耗病容,皮肤干燥,全身浅表淋巴结正常,心肺正常,腹略膨隆.纤维结肠镜检于乙状结肠内见一直径3.5 cm的溃疡,周边黏膜隆起,基底污秽覆白苔,取病理:中分化腺癌.
张卫东韩影李弘
关键词:结肠癌病理诊断手术治疗癌组织黏膜
TBX2和PAX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TBX2和PAX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取得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BX2和PAX9的蛋白表达情况,用RT-PCR法检测TBX2 mRNA和PAX9 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和RT-PCR结果均显示TBX2和PAX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BX2和PAX9的表达与分化程度、病理分期(pTMN)及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并且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TBX2蛋白与PAX9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71,P<0.01)。结论 TBX2和PAX9参与了人类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表达水平随着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可作为衡量食管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的肿瘤分子标志物。
张卫东李弘江虹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TBX2
IgH基因重排联合Bcl-2、Ki-67鉴别B细胞淋巴瘤和增生性病变的应用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IgH基因序列重组联合Bcl-2、Ki-67作为新型生物诊断标记物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确诊的54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标本、54例增生性病变患者的组织标本及54例健康对照组,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三组的IgH基因重排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Ki-67的表达情况,并与非恶性淋巴瘤病变进行鉴别。结果 IgH基因重排阳性率为83.33%,Bcl-2、Ki-67蛋白阳性率为62.96%、70.37%。与淋巴组织增生性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24.07%和38.89%、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gH基因重排联合Bcl-2、Ki-67对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优质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有利的依据。
张卫东
关键词:B细胞淋巴瘤淋巴组织增生BCL-2KI-67
胃溃疡患者的胃镜检查及病理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通过对比胃镜检查和病理特征来探讨下胃镜应用于胃溃疡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就诊的18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比胃镜检查结果和病理特征。结果对于良性溃疡来说,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有着相对较高的符合率,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于恶性溃疡来说,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的符合率相对较低,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检查应用于胃溃疡患者检查中,操作方便,但为了进一步提高检出效果,应该和病理检查结果配合使用。
张卫东
关键词:胃镜检查病理特征
膀胱移行细胞癌伴良性间叶瘤1例被引量:1
2001年
1一般资料 患者,女,41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半年伴下腹痛及肉眼血尿1周,在门诊行纤维膀胱镜检查,经诊断为膀胱肿瘤后,于1999年6月3日入院.入院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尿红色混浊,白细胞(+++)/HPF,红细胞(+++)/HPF,潜血试验强阳性.B超显示:膀胱充盈,于底见两个直径分别为6 cm及4 cm强回声团,形态不规则,回声不均.膀胱镜检查:膀胱显影良好,在膀胱底部可见2个直径分别为6 cm及4 cm的肿物,基底较宽,与周围膀胱壁结合紧密,表面光滑,较小的肿物呈菜花状,灰白色.
张卫东韩影刁文卓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良性间叶瘤纤维膀胱镜检查手术切除病理检查
Snail及E-cadheri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Snail蛋白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20例甲状腺瘤组织中Snail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Snail蛋白的阳性率(71.9%)显著高于甲状腺瘤组织(25.0%)(P<0.01),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的阳性率(17.2%)显著低于甲状腺瘤组织(85.0%)(P<0.01);Snail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Snail蛋白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71,P<0.05);Snail蛋白阳性表达者术后1、3、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P均<0.05),E-cadherin蛋白阴性表达者术后1、3、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阳性性表达者(P均<0.05)。结论 Snail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相关,Snail蛋白表达增强和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预后较差。
张卫东毛锐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SNAIL肿瘤侵袭肿瘤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