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东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病毒感染致病与自由基的损伤被引量:1
- 1998年
- 以流感病毒A/FM1/1/47(H1N1)鼠适应株,鼻腔内接种感染小鼠为模型,探讨了病毒感染过程中,自由基的产生以及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感染病毒的小鼠肺组织中氧自由基水平和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并与肺组织损伤和死亡率之间呈正相关.提示,氧自由基参与了病毒感染小鼠的致病过程,是造成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
- 韩娜张卫东徐贝力王美岭李晓冰刘斌
- 关键词:流感病毒氧自由基
- 高脂饮食和病毒感染损伤血管内膜组织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为了比较病毒感染与高脂饮食造成家兔的血管组织病理变化。将 6 0只家兔分为对照组 (正常对照组 )、灭活病毒组、高脂饮食组、病毒感染组四组 ,随后给予相应处理。 6 0d后取动物血管组织 ,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内病毒抗原作为病毒感染的证据 ,分析高脂饮食与病毒感染损伤血管内膜的光镜和电镜病理学特点。结果发现 ,对照组动物血管组织无论光镜或电镜均未见明显异常。高脂组动物光镜下在血管查到脂质沉积 ,红细胞粘附 ;扫描电镜可见内皮细胞破损 ,有红细胞和白细胞粘附于内皮细胞表面 ;透射电镜可见动物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内有脂滴。在病毒组动物 ,光镜检查发现血管组织损伤主要为内皮细胞的变性、坏死和脱落 ,部分血管腔内有密度较高的呈丝状、颗粒状似“血栓样堆积物” ;扫描电镜发现内皮细胞表面有丝状物粘附 ;透射电镜检查发现血管基底膜增宽 ,厚度不均 ,内皮细胞微突增多 ,核呈分叶状 ,异染色质积聚 ,靠核膜处电子密度增高 ,核膜呈皱折状。在一份血管标本的平滑肌细胞浆内查到可疑病毒颗粒 ;免疫组织化学法在多组织细胞、尤其是血管内皮细胞查到人巨细胞病毒抗原。实验结果提示 ,病毒感染与高脂饮食造成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病理改变不同。
- 孟红王健刘菊华孙广莲李焱张家驹张卫东
- 关键词:高脂饮食巨细胞病毒家兔内皮血管
- SOD与别嘌呤醇对流感病毒感染致小鼠病损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1997年
-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呤醇在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致病中的保护作用。方法:流感病毒A/FM1/1/47(H1N1)鼠适应株,鼻腔内接种感染小鼠,分别于病毒感染后的不同时间对各用药组小鼠取肺进行检测。结果:SOD和别嘌呤醇可显著降低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氧自由基水平和肺组织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明显减轻小鼠肺组织损伤,从而使小鼠的生存率提高。SOD与抗病毒药物三氮唑核苷联合应用,其保护作用优于单一用药。结论:SOD、别嘌呤醇对小鼠的保护作用是通过对氧自由基的清除和产生的阻断,减轻了其组织损伤来实现的。
- 韩娜韩娜徐贝力张卫东李晓冰徐贝力
-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别嘌呤醇流感病毒
- 酸甘焦苦合化法防治病毒性肝炎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观察用酸甘焦苦性味之中药组方来预防和治疗肝炎效果。方法:对实验性动物肝损伤进行保肝降酶和免疫功能研究。结果:山楂、枸杞、炒栀子、大枣、公英等药对Ccl4诱导的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明显降低ALT的释放,可明显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清除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结论:酸甘焦苦合化法防治病毒性肝炎效果显著。
- 吴翠珍张卫东陶汉华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动物实验免疫功能
- 胰腺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 1998年
- 本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胰腺癌和15例胰腺癌转移灶石蜡标本中bcl-2、p53、c-myc的表达。结果显示:bcl-2蛋白在胰腺癌组明显高于胰癌转移灶组;无转移的、高分化的胰腺癌明显高于有转移的和低分化胰腺癌。p53蛋白在胰腺癌组明显高于胰腺良性病变组,胰腺高分化癌明显低于胰腺低分化癌。bcl-2和p53蛋白在胰腺癌组中呈负相关。
- 李胜滕玉萍衣龙海石学涛石学涛仲伟霞
- 关键词:胰腺癌BCL-2P53C-MYC凋亡相关基因
- 花刺参粘多糖提取及复方花刺参制剂抗高脂血症
- 蔡生业姚成芳王丽胡燕燕刘自元张卫东高雪芹孙怀玉等
- 该成果根据中医理论组成降血脂处方,处方由中药及花刺参提取物组成。在工艺研究中进行了实验室及中试放大试验,并按照三类中药新药要求进行了质量标准、稳定性试验,药效学、毒理学研究,并观察了105例临床高脂血症病人。药效学试验结...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脂血症药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