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培江

作品数:82 被引量:684H指数:14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领域

  • 7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5篇杂交
  • 34篇粳稻
  • 31篇水稻
  • 22篇杂交粳稻
  • 21篇栽培
  • 17篇选育
  • 16篇育种
  • 16篇栽培技术
  • 16篇高产
  • 13篇中粳
  • 12篇杂交中粳
  • 12篇杂种
  • 12篇杂种优势
  • 9篇80优121
  • 7篇亲本
  • 7篇高产栽培
  • 6篇杂交稻
  • 5篇稻米
  • 5篇稻米品质
  • 5篇性状

机构

  • 67篇安徽省农业科...
  • 15篇中国农业大学
  • 1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0篇安徽省农业科...
  • 6篇云南省农业科...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合肥丰乐种业...
  • 2篇安徽省大圹圩...
  • 2篇安徽禾泉种业...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凤台县农业技...
  • 1篇安徽省农业委...
  • 1篇安徽省农业技...
  • 1篇安徽省桐城市...
  • 1篇安徽省凤台县...
  • 1篇安徽省天长市...

作者

  • 82篇张培江
  • 36篇占新春
  • 24篇白一松
  • 22篇杨联松
  • 22篇许传万
  • 15篇郑乐娅
  • 12篇孙传清
  • 11篇吴爽
  • 10篇孙明
  • 10篇王象坤
  • 9篇孙明
  • 7篇才宏伟
  • 6篇吴文革
  • 6篇袁平荣
  • 6篇陈周前
  • 4篇付永彩
  • 4篇董召荣
  • 4篇李成荃
  • 4篇王守海
  • 4篇付强

传媒

  • 29篇安徽农业科学
  • 14篇杂交水稻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中国稻米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Journa...
  • 2篇中国农学会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江苏农学院学...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北方水稻
  • 1篇2007年中...
  • 1篇中国农学会水...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4篇2001
  • 5篇2000
  • 4篇1999
  • 6篇1998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省粳稻生产与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被引量:9
2019年
通过分析安徽省近10年粳稻生产情况以及审定推广的粳稻品种在区试中的产量、米质和抗性表现,指出安徽粳稻在生产推广和育种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应重点加强选育适合安徽肥力水平的高产、优质、抗病的粳稻新品种,同时要加大对粳稻发展资金投入力度、完善配套栽培技术、合理布局粳稻生产功能区、树立安徽粳米品牌,以提升安徽粳稻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邹禹占新春程从新钱宝云郑乐娅张培江
关键词:粳稻育种
BT型粳稻不育系T4012A的选育及应用
2014年
T4012A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80-4A为母本,以优质粳稻品系T4012(镇稻88/武育粳3号)为父本,经测交和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BT型优质粳稻不育系,于201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配制的杂交晚粳组合T12优66(T4012A/R7066)于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占新春付强郑乐娅张培权邹禹张培江
关键词: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选育
水稻穗颈维管束及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被引量:13
2004年
采用 2个偏粳品种“光三”/C4 18的重组自交系群体 ,构建SSR标记的连锁图谱 ,并以此对水稻穗颈维管束数和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QTL(QuantitativeTraitLoci)分析。在第 1,5 ,8和 11染色体上检测到 4个控制穗颈大维管束数的QTL ,在第 5 ,9和 10染色体上检测到 3个控制穗颈小维管束数的QTL ;共检测到产量及 8个与产量相关性状的 30个QTL。通过分析穗颈维管束数与穗一、二次枝梗数 ,穗一、二次枝梗粒数 ,穗粒数 ,结实率 ,单株产量QTL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及连锁关系 ,表明穗颈维管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解剖结构 ;通过增加穗颈大、小维管束数可望增加水稻“库”的容量 ,保证“流”的畅通。
荆彦辉付永彩孙传清张培江徐正进陈温福王象坤
关键词:水稻穗颈维管束SSR标记
RFLP标记水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被引量:36
2001年
用 12个水稻亲本按NCⅡ设计配组 32个F1杂种 ,以汕优 6 3为对照 ,研究播始历期、株高、穗长及产量因素等 8个性状的杂种优势 ;并以 12个亲本为DNA样品来源 ,通过RFLP分析基因组DNA的多态性 ,由RFLP数据计算的Nei’s遗传距离创建聚类树状图 ,探索利用RFLP标记水稻亲本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籼稻和粳稻容易被分开 ,普通粳稻又容易与光壳稻、爪哇稻分开。F1杂种 8个性状的杂种优势显示 ,每穗总粒数的优势最强 ,中亲优势平均为 33.46 % ,竞争优势平均为 2 3.10 %。播始历期、株高、穗长、有效穗等 4个性状的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均表现为粳×粳 <粳×偏粳 <粳×籼。每穗总粒数的中亲优势也表现上述趋势 ,而竞争优势则是粳×粳 <粳×籼 <粳×偏粳。播始历期、株高、穗长的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均达极显著相关。有效穗和每穗总粒数的中亲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达极显著相关 ,而竞争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的相关系数也较大 ,分别达到 0 .33和 0 .2 3。根据聚类图发现普通粳稻亚群内杂种优势较弱 ,亚群间即生态群间的杂种优势较强 ,可以利用光壳稻、爪哇稻选育不同生态群方向的恢复系和不育系 。
张培江才宏伟袁平荣占新春阮新民孙传清何立斌孙明
关键词:RFLP标记水稻杂种优势
优质、超高产、多抗杂交中粳80优121(皖稻34)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孙明汪新国张培江许传万白一松朱国邦张传路李怀安杨联松庆瑢赵和平吴全玉刘春盛蒋之埚龚武
杂交中粳80优121,1996年通过安徽省审定,1997年被列为“九五”国家攻关“后补助”品种和农业部扩繁品种。该组合具有:1.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多年多点试验,产量达到并超过了汕优63,一般亩产650kg。2.米质优...
关键词:
关键词:杂交粳稻选育
安徽省水稻新组合(品种)米质评价被引量:3
2004年
按照国家优质稻谷标准GB/T17891-1999,对安徽省 10 1个中籼、中粳和晚粳新组合 (品种 )进行主成分分析 ,对累计贡献率达 89.114 %的 6个主成分因子 ,即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胶稠度、糙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等 6项指标进行达标分析。结果表明 :糙米率全部达二级标准以上 ,胶稠度达标率为 89.1% ,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达标率分别为 64 .4%和 71.3 % ,垩白米率和垩白度达标率仅为 3 2 .7%和 3 3 .7%。而且粳稻达标率高于籼稻 ,常规稻达标率高于杂交稻。提出今后杂交稻优质育种的主攻方向是降低垩白米率和垩白度 ,重视整精米率的改良。
杨联松白一松王守海陈周前张培江卢燕
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穗颈维管束和穗部性状的QTL分析被引量:20
2005年
以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为供体亲本 ,籼稻品种特青为轮回亲本构建高代回交群体 ,用SSR标记构建连锁图谱 ,在第 1、2、3、4、7和 1 0染色体上定位到 7个控制穗颈大维管束数的QTL ,在第 1、2、3、4和 8染色体上定位到5个控制穗颈小维管束数的QTL ,在第 1 1和 1 2以外的 1 0条染色体上 ,共定位到 1 5个控制穗一、二次枝梗数和穗颖花数QTL。来自野生稻的等位基因大多表现负效 ,能显著减少群体的穗颈维管束数、枝梗数和颖花数 ,说明从野生稻演化成栽培稻的过程中 ,可能淘汰了一些对产量不利的QTL ,保留了有利的QTL。相当一部分控制穗颈维管束数、枝梗数及颖花数的QTL在染色体上成簇分布或紧密连锁 ,且加性效应的方向一致 ,从理论上解释了这些性状表型显著相关的遗传基础 ,同时也说明在人工选择或自然选择下 。
荆彦辉孙传清谭禄宾付永彩张培江徐正进陈温福王象坤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维管束颖花数
安徽省水稻品种种植风险评估的技术措施被引量:2
2019年
安徽水稻生产常遇高温、干旱、连阴雨、风灾以及低温冷害等气象灾害影响,通过生产调查、品种展示试验、病原菌的人工接种和非生物逆境鉴定等技术措施,分析水稻品种种植的耐热性、抗倒伏性、耐旱性、抗稻瘟病、抗稻曲病等,综合评估水稻种植的风险,能够有效规避或降低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危害。
邹禹钱宝云占新春郑乐娅张培江
关键词:水稻风险评估
安徽省发展粳稻生产优势及建议被引量:14
2012年
当前安徽扩大粳稻生产面临难得机遇,从安徽粳稻生产情况和育种状况,分析安徽粳稻生产存在的问题。根据安徽省粳稻发展规划,建议建立稳定的粳稻育种队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粳稻新品种选育和主导品种筛选及应用;强化优质高效技术集成创新,推进技术成果应用;合理规划,推进产销区对接,实施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理念,树立品牌效应,促进安徽粳稻快速发展。
张培江赵磊付强占新春郑乐娅吴爽杜士云盛明传
关键词:粳稻
一种偏籼型水稻恢复系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籼型水稻恢复系的选育方法,应用于水稻选育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S1:以普通粳稻为母本、以偏粳型恢复系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1种子;S2:种植F1植株,并与籼稻复交,获得F1种子;S3:终止步骤S2所获...
邹禹钱宝云张培江占新春郑乐娅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