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大红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组织化学
  • 5篇胃窦
  • 5篇免疫
  • 5篇免疫组织
  • 5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染色
  • 4篇黏膜
  • 4篇胃窦黏膜
  • 2篇形态学
  • 2篇形态学观察
  • 2篇抑素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染色方法
  • 2篇肿瘤
  • 2篇胃缺血

机构

  • 11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11篇张大红
  • 8篇王琳
  • 4篇韩正祥
  • 4篇李庆明
  • 2篇刘亚萍
  • 2篇张敬川
  • 2篇乔伟丽
  • 2篇王蕾
  • 1篇董富兴
  • 1篇王婷
  • 1篇徐夏红
  • 1篇于红丽

传媒

  • 6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世界肿瘤杂志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胃窦黏膜D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2005年
目的探讨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胃窦黏膜D细胞的形态变化。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单纯缺血组(ISC)、缺血-再灌注1h组(IR1)、6h组(IR2)和24h组(IR3),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胃窦黏膜D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正常组大鼠胃窦黏膜中D细胞主要分布于幽门腺的中、下13处,形态多样;和正常组比较,D细胞的数目在ISC组和IR1组明显减少,细胞多为圆形,很少见有胞质突起;在IR2组和IR3组则可见D细胞的数目明显增多,形态多样,并可见D细胞也分布于幽门腺上13处。结论胃窦黏膜中D细胞的形态数量在大鼠胃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有变化,提示生长抑素参与了胃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王琳张大红李庆明
关键词:D细胞胃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组织化学
两种横纹肌染色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横纹肌包括骨骼肌和心肌,常规的H-E染色方法对正常横纹肌中横纹显示不清楚,所以为了显示与观察横纹,常常需要用到特殊的横纹肌染色方法.传统的横纹肌染色包括Mallory磷钨酸苏木精染色法(PTAH)和Heidenhain氏铁苏木素染色法等.作为医学检验方法,以简单快速为首选,而要制作教学切片,则对染色的效果,切片存放时间等要求高.为了寻求一种稳定的,效果好的,适合制作大量教学切片的染色方法,我们将上述2种横纹肌的染色方法做了比较.
刘亚萍王蕾张大红董富兴
关键词:染色法横纹肌染色方法
三种血涂片染色方法在教学应用中的比较被引量:3
2015年
血涂片标本的观察是组织学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血涂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一张染色优良的血涂片要求血膜肉眼观为粉红色,在显微镜下能显示各种细胞的特有色彩,染色质清楚,学生容易区别辨认。为了提高学生对血涂片的观察效果,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笔者对青年种血涂片染色方法进行了比较,方法如下。
王蕾刘亚萍张大红
关键词:血涂片染色方法血膜整体教学水平瑞氏染色组织学技术
不同固定剂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比较不同固定剂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胃窦组织,分别采用4 %多聚甲醛、10%甲醛和Bouin液固定,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大鼠胃窦黏膜内生长抑素(SS)和胃泌素(Gas)的表达。结果:用Bouin液固定的组织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的阳性细胞数比用其他2种固定剂所显示的阳性细胞数多(P<0 .0 5 ) ,而3种固定剂显示的SS和Gas的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差别无显著性(P>0 .0 5 )。结论:Bouin液比4%多聚甲醛、10 %甲醛能较好保存大鼠胃窦黏膜内SS和Gas的抗原性。
张大红王琳李庆明
关键词:固定剂免疫组织化学胃窦黏膜
不同种属动物胃窦粘膜中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细胞的定量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了解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细胞 (SS -IR细胞 )在不同种属动物胃窦粘膜中的形态分布。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研究家兔、大鼠和小鼠胃窦粘膜中SS -IR细胞的数目和细胞的灰度。结果3种动物胃窦粘膜中SS -IR细胞主要分布于幽门腺的中、下 1/3处 ,在大鼠偶尔可见SS -IR细胞位于粘膜上皮中。SS -IR细胞多散在分布于幽门腺细胞之间 ,偶见几个SS -IR细胞聚在一起。在家兔胃窦粘膜中SS -IR细胞多为圆形 ,较少见到有长的胞质突起。在大鼠、小鼠胃窦粘膜中SS -IR细胞大小不等 ,形态多样。多见细胞发出细长的胞质突起 ,伸向邻近细胞 ;偶见有的细胞顶部可达腺腔。大鼠胃窦粘膜SS -IR细胞的数目比家兔、小鼠胃窦粘膜多 ,细胞平均灰度值小 (P <0 .0 1)。结论 胃窦粘膜中SS
韩正祥王琳张大红
关键词:胃窦粘膜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细胞图像分析技术肿瘤组织
电镜半薄切片制备方法的改进被引量:5
2004年
于红丽张大红徐夏红王婷
关键词:电镜半薄切片
PowerVision法与SABC法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的比较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常用的PowerVision二步法与SABC三步法各自的适用性。方法 取大鼠的胃体组织 ,分别应用PowerVision二步法与SABC三步法进行 12种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PowerVision二步法对其中 6种抗体的显示优于SABC法 ,对 3种抗体的显示不及SABC法 ;而 2种方法对其中 3种抗体的显示无差别。结论  2种方法对不同抗体的显示有差别。
张大红王琳乔伟丽
关键词:S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
2003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检测32例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中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32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率为68.8%(22/32)。VEGF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大小、TNM分期、病理学类型以及激素受体状况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状况密切相关(P<0.05)。结论:VEGF高表达于乳腺癌组织中,与乳腺癌组织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韩正祥张敬川王琳张大红
关键词: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乳腺癌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胃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胃窦黏膜D细胞内生长抑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胃缺血-再灌注损伤(gastr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GI-RI)对大鼠胃窦黏膜D细胞内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大鼠分为单纯缺血组(ISO)、GI-R1 h、6 h、24 h和72 h组(I/R1-4),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图像分析法对SS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正常大鼠胃窦黏膜中D细胞主要分布于幽门腺的中、下1/3处,形态多样;而ISC组和I/R1组D细胞多为圆形,很少见有长的胞质突起;在I/R2-4组,则可见D细胞形态多样,并可见分布于幽门腺上1/3处。ISC组和I/R1组D细胞的数目显著少于对照组,细胞平均灰度值极显著大于对照组;而I/R2-4组D细胞的数目均显著多于对照组,仅I/R2组细胞平均灰度值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胃窦黏膜中D细胞的形态数量及细胞内SS的含量在大鼠GI-RI过程中有变化,提示SS参与了GI-RI过程。
王琳乔伟丽张大红李庆明
关键词:D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胃黏膜
豚鼠、大鼠和小鼠胃窦黏膜中胃泌素免疫反应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2004年
目的 了解胃泌素免疫反应细胞 (Gas -IR细胞 )在豚鼠、大鼠和小鼠胃窦黏膜中的形态和分布。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研究豚鼠、大鼠和小鼠胃窦黏膜中Gas-IR细胞的数目和细胞的灰度。结果  3种动物胃窦黏膜中Gas -IR细胞主要分布于腺上皮细胞间 ,在黏膜上皮中均未见到Gas -IR细胞。豚鼠胃窦黏膜Gas-IR细胞主要散布于管状腺细胞和基部粘液性腺泡交界处 ,偶见于基部粘液性腺泡中 ;细胞较大 ,多为圆形、卵圆形或梨形。在大鼠胃窦黏膜中 ,Gas-IR细胞主要分布于幽门腺的中、下 1/3处 ,细胞大小不等 ,形态多样 ,可见细胞发出细长的胞质突起 ,伸向邻近细胞或腺腔。而小鼠胃窦黏膜中Gas -IR细胞主要集中分布于幽门腺的基部 ,细胞较小 ,也可看到胞质突起。Gas-IR细胞的数目及细胞平均灰度值在豚鼠胃窦黏膜比大鼠、小鼠胃窦黏膜少 (P <0 .0 1)。结论 胃窦黏膜中Gas -IR细胞的形态分布及数量在豚鼠、大鼠和小鼠之间存在差异。
张大红王琳韩正祥
关键词:小鼠胃窦黏膜形态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