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东

作品数:53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4篇动脉
  • 21篇主动脉
  • 15篇夹层
  • 14篇冠状
  • 14篇冠状动脉
  • 12篇移植术
  • 12篇手术
  • 12篇旁路移植
  • 12篇旁路移植术
  • 12篇主动脉夹层
  • 11篇动脉旁路
  • 1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1篇冠状动脉旁路
  • 11篇冠状动脉旁路...
  • 11篇冠状动脉旁路...
  • 9篇心脏
  • 7篇术后
  • 7篇体外循环
  • 7篇外循环

机构

  • 45篇河南省人民医...
  • 9篇郑州大学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新乡医学院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郑州大学第五...
  • 1篇河南省胸科医...

作者

  • 53篇张志东
  • 34篇程兆云
  • 18篇权晓强
  • 17篇赵子牛
  • 13篇翟水亭
  • 12篇王国权
  • 12篇梁凯
  • 11篇史帅涛
  • 10篇赵健
  • 9篇张克伟
  • 8篇符晓阳
  • 8篇李天晓
  • 7篇孟树萍
  • 6篇马会民
  • 6篇顾以茼
  • 6篇谢周良
  • 6篇李坤
  • 6篇李卫校
  • 6篇乔刚
  • 6篇王锋

传媒

  • 5篇医药论坛杂志
  • 4篇中华放射学杂...
  • 4篇中华实用诊断...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河南诊断与治...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中华介入放射...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9篇2008
  • 6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3
  • 1篇2002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升主动脉-腹主动脉旁路术4例应用经验
张志东崔识远孙俊杰胡俊龙赵建王锋程兆云
双侧序贯顺行性脑灌注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采用双侧序贯顺行性脑灌注技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24例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采用右腋动脉插管或同时行右股动脉插管,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时右侧单侧顺行脑灌注,继以双侧脑灌注,硌要时再改为左单侧脑灌注保护,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死亡2例,分别死于顽固性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和迟发性消化道大出血,均非严重中枢神经性并发症致死;存活患者严重脑部并发症。结论结合深低温停循环的双侧序贯顺行性脑灌注技术,可以为主动脉弓置换手术提供良好的中枢神经系统保护。
葛振伟顾以茼谢周良王佳祥杨志远张志东程兆云
关键词:主动脉弓部手术顺行性脑灌注深低温停循环脑保护
复合手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复杂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复合手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复杂的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33例,其中男28例,女5例,平均年龄(50±12)岁。分析围手术期及随访期(≥12个月)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3例手术均顺利,技术成功率为100%,无术中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22d。术后随访3~34个月29例,失访4例,随访率87.9%;21例随访≥12个月。术后造影无I型内漏发生,并发肺部感染1例、脑卒中1例、可逆性肾功能异常6例、逆行性A型夹层1例,无截瘫发生。术后住院期间死亡2例,病死率6.06%。随访期发生移植物感染1例、逆行性A型夹层持续存在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复合手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及随访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但术后部分严重并发症仍不可忽视,远期疗效尚需大样本系统性长期随访观察。
逯党辉翟水亭李天晓王国权张志东朱绍成梁凯张克伟李坤符晓阳李卫校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复合手术并发症
肺动脉肉瘤4例临床分析
2023年
目的 分析4例肺动脉肉瘤(PAS)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诊治的4例PAS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例PAS患者,男2例、女2例,年龄35~67岁,均为慢性起病伴有急性加重;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咳血等。例1和例3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正常(0.30、0.25 mg/L),例2和例4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升高(1.36、0.63 mg/L)。4例双下肢深静脉超声均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提示肺动脉内团块状回声改变伴肺动脉高压,肺动脉CT血管成像均提示主肺动脉及其分支血管腔内充盈缺损。4例患者院外均误诊为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均有抗凝治疗史。例3患者行肺动脉肿物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PAS后放弃治疗,出院后3个月死亡。余3例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例2同期行肺动脉瓣置换术,例4同期行肺动脉瓣置换术及右心室流出道肿瘤切除术,术后组织病理均提示为PAS,均未再行放化疗及免疫治疗。随访至2022年10月,例1患者术后18个月因肿瘤复发致呼吸衰竭死亡,例2和例4患者肿瘤未复发转移。结论 PAS患者较少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和血清D-二聚体水平升高,其他临床特征不易与肺动脉血栓栓塞症鉴别,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可恢复肺动脉功能,延长生存期。
陈小三张志东乔刚贾方园
关键词:肺动脉肉瘤肺血栓栓塞症肺动脉内膜剥脱术肺叶切除术
桡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2003年
目的 总结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应用桡动脉作旁路材料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探讨移植物桡动脉的制备、手术方法、术后管理等问题。方法 应用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19例,以改良Allen试验和/或超声多谱勒检查评判桡、尺动脉通畅性。肘窝以远3cm至腕关节线内2cm弧线形皮肤切口,将桡动脉连同伴行静脉、脂肪组织一并游离。避免夹镊桡动脉本身并少用电灼器。其制取桡动脉19根,移植血管20支。远端多吻合至后降支及钝缘支,近端均吻合至主动脉。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无筋膜室综合征或手部功能障碍发生,无围术期心肌梗死。结论 桡动脉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便、安全。“免触”制备技术和钙通道阻滞剂的应用是保证其良好功能的关键。
程兆云高传玉张志东孟萍王峰高恩民李俊秀
关键词:桡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桡动脉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合并主动脉夹层1例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 女,45岁。突发胸骨后剧痛7天。1年前因四肢关节肌肉酸痛、
赵健程兆云权晓强张志东马会民
关键词: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主动脉夹层肌肉酸痛四肢关节胸骨后
腔内介入治疗成人型主动脉缩窄的临床经验及中期随访结果被引量:1
2013年
成人型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疾病,首选根治性手术治疗。近10年来,CoA的治疗方式逐渐由传统外科手术向腔内介入治疗转变,其中支架置入治疗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其疗效尚需进一步评估。2010年至2012年间我院共收治11例CoA患者,其中6例采用腔内介入方法成功治愈,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张克伟翟水亭史帅涛王国权李坤符晓阳张志东梁凯
关键词:腔内介入治疗主动脉缩窄中期随访结果根治性手术治疗传统外科手术支架置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术中不同旁路材料的应用体会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目前几种常用旁路材料的临床应用。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3月连续 5 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旁路材料包括左乳内动脉 (5 6根 )、游离右乳内动脉 (2 1根 )、桡动脉 (3 2根 )和大隐静脉(4 3根 )。回顾分析不同旁路材料的手术结果。结果 :桡动脉移植后旁路血管“线样征”1例 ;无胸骨、前臂并发症 ;下肢切口感染 2例 ,均为糖尿病、大体重患者 ,治疗后痊愈 ;死亡 3例 ,与旁路材料无关 (非体外循环手术因循环状态不稳死亡 1例 ,鱼精蛋白过敏 1例 ,顽固性心律失常 1例 )。结论 :注意旁路材料的取制技巧 ,针对不同病变冠脉血管选取应用不同旁路血管 。
程兆云张志东高传玉高恩民李俊秀孟凡民张立黄建民陈莎莉宋芳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运用辅助装置进行多支血管不停跳冠脉搭桥术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辅助装置进行多支血管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效果。方法:2003年6月-2006年11月本院多支血管病变冠心病患者35例,利用心尖吸引器辅助吸引上提心尖或左室侧壁,应用心脏吸引装置辅助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术中患者侧壁及下壁靶血管显露良好,术野改善,血压平稳,无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结论:对于多支血管病变(尤其是心脏较大)的冠心病患者,运用心脏吸引辅助装置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可显著改善侧壁和下壁冠状动脉的显露,保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脏跳动下靶血管的准确切开和良好吻合。
程兆云张国报赵子牛张志东权哓强王锋张立郑向明高传玉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血流动力学
内皮素-1和von Willebrand因子在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患儿肺血管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室间隔缺损(VSD)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内皮素-1(ET-1)与von Willebrand因子(vWF)在肺血管内膜表达的差异,探讨两者在PH发生发展及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方法VSD无PH患儿10例为对照组;VSD并PH患儿20例为PH组(PH组),根据肺动脉平均压分为中度PH组(Ⅰ组)和重度PH组(Ⅱ组)。取右肺中叶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光密度值。结果肺小动脉vWF、ET-1表达在对照组与PH组、对照组与Ⅰ组、对照组与Ⅱ组、Ⅰ组与Ⅱ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而肺小静脉vWF、ET-1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组别肺小动脉与肺小静脉vWF、ET-1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ET-1、vWF、肺动脉平均压、VSD直径与主动脉直径之比四者间相互呈正相关(P<0.01,0.05)。结论ET-1及vWF与PH的发生发展、肺血管重建有关。肺组织中ET-1的主要来源可能是肺小动脉。
张志东李兆志耿希刚程兆云
关键词:内皮素-1WILLEBRAND因子肺动脉高压室间隔缺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