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关节
  • 2篇强直
  • 2篇强直性
  • 2篇强直性脊柱炎
  • 2篇曲安奈德
  • 2篇脊柱
  • 2篇脊柱炎
  • 2篇甲氨喋呤
  • 2篇氨喋呤
  • 1篇多软骨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炎
  • 1篇血浆
  • 1篇诊治
  • 1篇诊治体会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炎
  • 1篇沙利度胺
  • 1篇沙利度胺治疗
  • 1篇体征

机构

  • 5篇宜昌市第一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三峡大学人民...
  • 1篇宜昌市第一人...

作者

  • 6篇苏敏
  • 6篇宋书林
  • 6篇张慧芳
  • 3篇郭晓峰
  • 3篇邓彩英
  • 1篇赵东宝

传媒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系统性血管炎患者血浆可溶性CD14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观察系统性血管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可溶性CD146(sCD14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系统性血管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60例系统性血管炎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浆中sCD146、TNF-α水平,并分析其与系统性血管炎患者的病程、年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补体(CH50)、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指数(BVAS)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浆sCD14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好转期)血浆sCD146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活动期)(P<0.01).观察组治疗前sCD146与年龄、sCr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sCD146可作为系统性血管炎临床诊断的标志物之一,其产生并非主要由TNF-α调节.
宋书林张慧芳苏敏郭晓峰
关键词:系统性血管炎肿瘤坏死因子-Α
复发性多软骨炎6例诊治体会被引量:3
2012年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是一种广泛累及软骨和结缔组织的炎性破坏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耳鼻喉及气管支气管的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可出现眼、内耳等特殊器官病变。本病临床罕见,诊治困难。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RP患者6例,现将其临床表现。
宋书林邓彩英苏敏张慧芳赵东宝
曲安奈德联合甲氨蝶呤关节腔注射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症状并降低关节滑液中MMP-3、TNF-α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甲氨蝶呤关节腔注射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临床症状及关节滑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及对RA患者骨质破坏修复和病情改善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RA 222例,膝关节穿刺后行滑液MMP-3及TNF-α检测,再分别予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10 mg和甲氨蝶呤5 mg,每周1次,共3次。分别于用药后第1、2周末及第2、6个月末观察注射关节的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关节晨僵时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个观察期内患者关节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关节晨僵时间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滑液内MMP-3及TNF-α含量明显降低,2周后继续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曲安奈德联合甲氨蝶呤关节腔注射有助于控制RA临床症状,并可显著降低滑液内MMP-3、TNF-α水平,抑制RA引起的骨质破坏。
宋书林苏敏邓彩英张慧芳郭晓峰
关键词:曲安奈德甲氨蝶呤关节内基质溶解素1
骶髂关节结核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一例被引量:3
2010年
宋书林邓彩英苏敏张慧芳
关键词:骶髂关节结核误诊
柳氮磺吡啶联合甲氨喋呤与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1年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及外周关节,是青少年风湿病中的常见病。我国AS的患病率为0.26%,男女之比约为5∶1,发病年龄通常在13~40岁,若不及时正确治疗则致残率高。
宋书林苏敏张慧芳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柳氮磺吡啶甲氨喋呤沙利度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前后滑膜超声表现的变化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超声检测曲安奈德联合甲氨喋呤关节腔注射前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的变化,并进一步明确滑膜超声影像学变化对于RA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以膝关节炎症状入院的RA患者222例,超声检测患者膝关节滑膜厚度及关节积液量,然后以曲安奈德(1ml:10mg)及甲氨喋呤(1ml:10mg)分别注入关节腔内,同时原口服药物方案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及缓解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治疗,分别于注射后第7天和第14天再次行上述治疗,同时行膝关节滑膜超声检查,观察注射关节的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和晨僵时间。此后第2个月和6个月末再次行膝关节滑膜超声检查,并记录上述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7天、第14天及第2和第6个月末,患者膝关节滑膜厚度及关节积液量均明显下降,关节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关节晨僵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或P〈0.05),滑膜厚度及关节积液与关节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均分别呈正相关(P〈0.05)。结论滑膜超声改变可作为评估RA患者曲安奈德联合甲氨喋呤关节腔注射治疗疗效观察指标之一。
苏敏宋书林张慧芳郭晓峰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甲氨喋呤曲安奈德关节腔内注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