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浩

作品数:43 被引量:14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水稻
  • 5篇氮素
  • 5篇人工湿地
  • 4篇图像
  • 4篇土壤
  • 4篇农业
  • 3篇断陷
  • 3篇断陷盆地
  • 3篇养殖
  • 3篇叶片
  • 3篇育苗
  • 3篇生态系统
  • 3篇水稻氮素
  • 3篇水稻穗颈瘟
  • 3篇穗颈
  • 3篇穗颈瘟
  • 3篇盆地
  • 3篇专家系统
  • 3篇污染
  • 3篇灌溉

机构

  • 25篇中国科学院亚...
  • 18篇浙江省农业科...
  • 11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水稻生物学国...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43篇张浩
  • 23篇曾馥平
  • 18篇曾昭霞
  • 17篇郑可锋
  • 13篇姚旭国
  • 11篇张浩
  • 10篇祝利莉
  • 10篇张小斌
  • 9篇叶少挺
  • 9篇胡为群
  • 7篇杜虎
  • 6篇宋同清
  • 6篇彭晚霞
  • 6篇邹志刚
  • 2篇包松莲
  • 2篇宋敏
  • 2篇毛雪琴
  • 2篇王克林
  • 2篇张建云
  • 2篇张震

传媒

  • 6篇农业网络信息
  • 4篇农村经济与科...
  • 3篇核农学报
  • 2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广西植物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现代农村科技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异质性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广西10类主要森林类型不同土层(0~10、10~20、20~30、30~50、50~10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广西森林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变化为8.01~29.78 g·kg-1,变异系数在50.27%~74.89%之间;1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的半变异函数符合球状模型,其余土层符合指数模型,且拟合效果均较好;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半变异函数的块金效应为16.75%~49.33%,表现为强烈或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Kriging插值结果显示,不同森林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具有一定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表现为北高南低,最高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东北和东南;广西不同森林类型不同土壤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变异系数不同,0~100 cm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的大小顺序为硬阔>杉木>石山林>软阔>竹林>八角>桉树>油茶>栎类>松树,总体上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变异系数则相反。广西森林土壤的空间异质性受结构性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制约,其中结构性因素起主导作用。因此,加强自然林封育和人工林保育、优化调控桉树林和经济林种植规模是提高广西森林固碳潜力的重要措施。
宋敏彭晚霞徐庆国曾馥平杜虎张浩张浩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KRIGING
科技引领“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中国科学院广西环江县定点科技扶贫的实践与探讨被引量:4
2018年
精准扶贫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文章梳理了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20多年来在广西环江县扶贫工作过程中历经的3个阶段,总结了环江县不同阶段"精准扶贫"模式的主要成效及社会影响,分析了新形势下该模式面临的挑战,探讨了科技助力环江县"精准脱贫"的新思路。
曾馥平曾昭霞张浩张浩
关键词:科技扶贫生态产业
数字图像分析的椪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检测
2012年
为了探索建立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柑桔果实品质非损伤探测技术,采用多光谱照相机MS3100获取不同成熟度椪柑果实样品的数码图像R,G,B通道颜色信息,结合实验室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Solublesolids content)化学分析值,进行了椪柑果实SSC与颜色信息相关性分析和检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椪柑果实图像的5个颜色参数R,G-R,B-R,G/R和(G-R)/(G+R)与果实SSC值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校正模型相关系数均在0.83以上;模型验证结果表明,B-R值与果实SSC值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效果最佳,决定系数为R2=0.651,是椪柑果实SSC检测的最佳图像颜色参数,一元二次方程SSC=-0.0001(B-R)2-0.0219(B-R)+9.601为其最优检测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容纳更多的相关波段参与柑桔SSC含量的估算,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高于其他模型,而均方根误差(RMSE,Root mean square error)低于其他模型,表明利用计算机图像技术进行柑桔果实SSC的检测是可行的。
易时来邓烈何绍兰张浩郑永强
关键词:数字图像椪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云南断陷盆地典型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2021年
近年来随着云南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断陷盆地喀斯特地区出现了万寿菊、柑橘、桃、梨、苹果、石榴等大规模种植园,为探明其生态适应性及经济实用性,在蒙自市、泸西县及建水县设置研究样地,分析比较各模式的养分特征及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玉米种植模式,其他模式的土壤养分含量更高,但也需要进行适当的养分调整,例如各模式均受到较明显的N限制(N:P>>14),柑橘和苹果模式土壤速效钾含量偏低。同时,虽然仅石榴和万寿菊模式对光、热、水的利用效率优于玉米模式,但各模式的土地生产率相对于传统玉米模式均有17%以上的提升。可见,石榴、苹果等模式适宜在云南断陷盆地地区发展,可通过优化肥力投入结构、添加林下作物等进一步提升各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
邹志刚邹志刚张浩张浩曾昭霞张建云赵杰军包松莲
关键词:石榴万寿菊断陷盆地
灌溉水净化耦合稻田土壤阻控措施对稻米Cd的累积减低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减低农田重金属输入是保障农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基于广西大环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来源及灌溉水超标现状调研,选定典型Cd超标的大环江流域环江段,构建沉砂池+3级人工湿地系统对灌溉水进行净化,同时设置稻田土壤添加熟石灰、生物炭等阻控措施处理,旨在探明灌溉水净化耦合土壤阻控措施对典型污染区水稻Cd积累的联合减低效果。结果表明:研究区灌溉水中Cd浓度波动较大,监测期间(2020年4—11月)湿地系统入水总Cd最高浓度为8.38μg·L^(-1),最低为2.15μg·L^(-1),经系统净化后,总Cd浓度由入口的5.88±3.27μg·L^(-1)下降至0.69±0.35μg·L^(-1),其中沉砂池降Cd效果不明显,第一级人工湿地降Cd效率最高,系统对Cd的总去除率达88.3%,出水符合农业灌溉用水标准;稻米Cd含量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单一灌溉水净化对照灌区,添加熟石灰、生物炭以及熟石灰+生物炭3种钝化处理分别可降稻米Cd含量9.2%、1.5%和20.0%,单一石灰处理优于生物炭处理;灌溉水净化耦合钝化材料处理与当地常规水稻生产相比,稻米Cd的降低率最高达45.8%。可见,污染区灌溉水经人工湿地系统净化后,结合土壤Cd钝化阻控措施,减少了稻田土壤系统Cd输入量,有效降低了稻米中Cd的累积,提升了典型污染区稻米生产安全系数。研究结果可为南方Cd污染稻田的安全生产提供数据支撑与实践参考。
曾昭霞刘孝利曾馥平张浩张浩
关键词:灌溉水人工湿地生物炭
水稻穗颈瘟严重度的高光谱反演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人工诱发不同等级水稻穗颈瘟,测定染病稻穗光谱及其病情指数(DI)。分析了病穗反射光谱和一阶微分在绿光区、黄光区和近红外区反射特征差异,将病情指数及光谱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建立水稻穗颈瘟严重度的估测模型并进行可靠性检验。结果表明:750-850nm反射光谱及720-760nm一阶微分为水稻穗颈瘟的敏感波段;在400-700nm光谱范围内病情指数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对于微分光谱,在520-540nm和710-760nm光谱范围内病情指数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负相关,在570-610nm光谱范围内病情指数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稻穗颈瘟病情指数的高光谱反演模型,该研究为今后通过航空、航天遥感大面积监测水稻穗颈瘟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浩毛雪琴张震郑可锋杜新法孙国昌
关键词:水稻穗颈瘟病情指数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水稻穗颈瘟染病程度分级方法研究被引量:22
2009年
采用Vis-NIR技术对水稻穗颈瘟染病程度分级方法进行了研究。分别基于原始光谱,变量标准化(SNV)预处理后和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后的光谱,应用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结合连续投影算法(SPA)对Vis-NIR光谱区进行有效波长的选择。选择后的波长作为输入变量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结果表明SNV-UVE-SPA建立的LS-SVM模型预测效果最好。通过SNV-UVE-SPA从全波段600个波长中选择了6个最能够反应光谱信息的波长(459,546,569,590,775和981nm)。SNV-UVE-SPA-LS-SVM组合模型对预测集样本预测得到的确定系数(Rp2),预测集的预测标准差(RMSEP)和剩余预测偏差(RPD)分别达到了0.979,0.507和6.580。结果表明,采用Vis-NIR光谱技术对水稻穗颈瘟染病程度进行分级是可行的。通过UVE-SPA得到的有效波长能够很好地代替全波长。
吴迪曹芳张浩孙光明冯雷何勇
关键词:水稻穗颈瘟连续投影算法
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高光谱估测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探索不同高光谱模型估测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精度,对于快速、无损、准确地监测水稻籽粒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浙江省海宁市晚稻收获期同步采集了水稻籽粒光谱反射率与蛋白质含量数据,并分别对获取的数据进行了单波段相关分析、植被指数回归分析、神经网络模拟。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水稻籽粒光谱反射率、微分光谱与对应的蛋白质含量密切相关。其中,在蓝光、红光和近红外处光谱反射率与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系数和确定性系数稳定且较高,而微分光谱与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和确定性系数变化较大,在500-750 nm间则相对稳定;(2)5种植被指数和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均密切相关。线性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4-0.55之间,均方根差在0.46-0.79之间;(3)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容纳更多的相关波段参与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的估算,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高于其他模型,而均方根差低于其他模型,可以用于快速无损检测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
张浩姚旭国张小斌金千瑜郑可锋
关键词:水稻籽粒遥感统计模型神经网络植被指数
基于专家系统的农业远程诊断软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6
2008年
在对基于网络专家系统的农业远程诊断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整套实现方案,为通用农业诊断平台的设计与架构,实用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郑可锋姚旭国祝利莉胡为群叶少挺张浩张小斌
关键词:专家系统软件平台
诊断型农业专家系统推理机制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在分析农业生产技术问题诊断、农业专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农业生产者对专家系统应用要求的基础上,设计了三种适用于农业领域问题的推理机制,并成功地在诊断型农业专家系统推理机开发集成中应用。
姚旭国郑可锋祝利莉胡为群叶少挺张浩张小斌
关键词:农业专家系统软件设计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