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浩

作品数:33 被引量:217H指数:9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乳杆菌
  • 7篇老陈醋
  • 7篇陈醋
  • 6篇山西老陈醋
  • 5篇抗氧化
  • 4篇植物乳杆菌
  • 4篇乳酸
  • 4篇乳酸菌
  • 4篇牛乳
  • 4篇奶牛
  • 4篇活性
  • 4篇发酵
  • 3篇栽培
  • 3篇体外
  • 3篇体外抗氧化
  • 3篇稀土
  • 3篇抗氧化活性
  • 3篇骨粉
  • 3篇杆菌
  • 2篇蛋白酶酶解

机构

  • 33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农业职业...
  • 1篇天津农学院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作者

  • 33篇张浩
  • 16篇许女
  • 12篇王如福
  • 7篇霍乃蕊
  • 5篇杜立红
  • 5篇史改玲
  • 5篇李雅茹
  • 4篇王俊东
  • 4篇韩克光
  • 3篇崔德芳
  • 3篇侯红萍
  • 3篇常明昌
  • 2篇冯翠萍
  • 2篇张金桐
  • 2篇陈旭峰
  • 2篇张天震
  • 1篇杨凤仙
  • 1篇常泓
  • 1篇程宏乾
  • 1篇曹靖

传媒

  • 13篇中国食品学报
  • 6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食用菌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肉类工业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食品科学...

年份

  • 4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5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5
  • 1篇199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乳杆菌KF1对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制被引量:16
2016年
从开菲尔奶中筛选出一株具有强抑菌活性的乳酸菌KF1,经16S rDNA测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的干扰试验,通过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水解试验,证明该菌株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具有蛋白质性质,是一种细菌素。该细菌素在pH值2~4范围内抑菌效果稳定,当pH值达到8时,抑菌活性完全丧失;在121℃处理60 min后,仍保留约68%的活性,稳定性较好。抑菌谱试验表明,KF1细菌素对13株奶牛乳房炎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无乳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直径大于18 mm,抑制效果优于G―菌。通过研究KF1细菌素对菌体细胞壁、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揭示其抑菌机制为膜孔道渗漏机制。另外,本文还发现KF1细菌素对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主要的毒力因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示其在奶牛乳房炎预防、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
许女史改玲张浩杜立红王俊东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
牛源乳酸菌的粘附特性及对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的粘附抑制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本文主要研究4株乳酸菌的粘附特性及对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的粘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分离自健康牛乳管中的乳酸乳球菌CM2和来源于奶牛肠道中的干酪乳杆菌CI2两株菌对Caco-2细胞及大鼠小肠黏液的粘附特性最强;在粘附与菌体表面性质的相关性试验中,测试菌株的粘附能力和疏水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即疏水作用参与了菌株与Caco-2细胞的粘附。糖类抑制试验和酵母凝集试验表明CM2菌体表面分布着甘露糖特异性凝集素;通过各种化学和酶的处理及细胞壁表面成分的提取试验,揭示了CM2和CI2菌株粘附素的本质为蛋白质;另外,本文还研究了这两株乳酸菌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大肠杆菌E1和E2的粘附抑制作用以及对Caco-2细胞的活性、分泌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显示了其具有安全、天然、治疗奶牛乳腺炎的微生物制剂的开发潜力。
许女史改玲程宏乾张浩杜立红王俊东
关键词:乳酸菌粘附奶牛乳房炎
一种新型腰椎按摩牵引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腰椎按摩牵引椅,包括椅身、振动按摩贴片、导轨连接件、脚靠架、椅子把手、电缸A、导轨滑动台、气缸、防滑导轨套以及电缸连接杆,所述椅身底部设有导轨连接件,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使...
张浩谭龙王海春
文献传递
五株食源性致病菌特异性卵黄抗体的研制
2005年
目的:确定制备用作食品添加剂的引起食品中毒常见的5种致病菌的高免卵黄抗体的技术参数。方法:以食品中常见的由该实验室分离和鉴定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五株地方性致病菌株的等量混合茵液用油佐剂乳化后免疫新开产的蛋鸡,收集高免蛋.利用水稀释法制备多克隆卵黄抗体,并用超滤法对其进行浓缩。结果:免疫后高免蛋收集的最佳时间为三免后第2-8周,水稀释法最佳稀释比例为1:6,pH值为5.2,通过超滤IgY浓度提高了6.48倍,IgY的纯度由原来的24.6%提高到42.3%。结论:通过上述工艺参数可以大量制备针对5株病原菌特异性的高滴度卵黄抗体,最终浓度为1426μg/ml。
霍乃蕊张浩韩克光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卵黄抗体超滤
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的抗生素耐药性评估及耐药基因分析被引量:24
2020年
对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的97株乳酸菌的抗生素耐药性进行评估及耐药基因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性较强,耐药率达50%以上;对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甲氧苄啶、头孢呋肟较敏感,耐药率为10%左右。携带最多的耐药基因是tetM(91.75%)和ermB(86.60%)基因,其次为aac(6,)-aph(2’’)(53.61%),lnuA(45.36%),tetK(39.18%),ermC(36.08%),strA(34.02%)和blaZ(32.99%)基因,携带率相对较低的基因为strA(27.84%),msrA/B(22.22%)和aph(3’)-III(7.22%)基因。另外,所有乳酸菌中均未检测出氯霉素(cat)和万古霉素(vanX)耐药基因。多重耐药菌株在发酵乳制品中的分离率最高,且多出现在植物乳杆菌(45.83%)、凝结芽孢杆菌(20.83%)和耐久肠球菌(12.28%)中。MTP试验结果显示70%的菌株都具有产生物被膜的能力,其多重耐药性显著高于不产生物被膜的菌株。综上所述,乳酸菌的耐药性可能成为重要的食品安全隐患,急需出台一系列用药规定,减少抗生素的选择压力,加强食用菌株的安全性检测。
许女李雅茹王超宇张浩王如福
关键词:乳酸菌耐药
树脂—海藻酸钠混合凝胶共固定化糖化酶和酵母菌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D113离子交换树脂—海藻酸钠混合凝胶为载体,2%CaCl2溶液为固化液,采用包埋法共固定化糖化酶和酵母菌,并用于生料液态法白酒生产中。通过研究影响共固定化颗粒糖化发酵性能的因素,确定了共固定化的最佳条件:载体总量40mL,树脂浓度1.0%、海藻酸钠浓度3.5%、二氧化硅添加量为0.8%,糖化酶包埋量150mg,酵母菌包埋量60mg。将共固定化颗粒接入25%高粱粉发酵培养基中,30℃糖化发酵7d,酒度为15.0%。共固定化颗粒重复使用10次后,活力保存率为66.7%。
张浩杜立红侯红萍
关键词:树脂海藻酸钠共固定化糖化酶酵母菌
山西老陈醋源凝结芽孢杆菌VP4细菌素在冷鲜羊肉保藏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1年
从山西老陈醋醋醅中筛选出一株具有强抑菌活性的凝结芽孢杆菌VP4,通过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的干扰试验以及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水解试验,证明该菌株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具有蛋白质性质,是一种细菌素。该细菌素在pH 2~10范围内抑菌效果稳定;在121℃处理60 min后,仍保留约70%的活性,稳定性较好。将VP4细菌素应用在冷鲜羊肉的保藏中(4℃,15 d),考察其对微生物、理化性质(pH值、电导率、挥发性盐基总氮、硫代巴比妥酸、色差值)及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显示VP4细菌素抑菌效果明显,延长了羊肉的保质期,表明其作为生物保鲜剂在冷鲜肉保藏中具有较大应用前景。
许女杨光王璐张浩王如福
关键词:凝结芽孢杆菌细菌素保藏
山西老陈醋酿造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动态变化被引量:28
2018年
采用GC-MS法研究山西老陈醋发酵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酒精发酵阶段,醇类和酯类物质相对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分别由发酵起始阶段(0 d)的23.21%和37.18%上升至末期(14 d)的33.55%和56.53%;酸类含量低且无明显变化。进入醋酸发酵阶段,酯类物质含量继续上升,最终达到60.41%;醇类物质因发生酯化反应而呈下降趋势,最终降至8.29%;醋酸菌、乳酸菌等产酸菌代谢活跃,使挥发性酸类物质含量大大提高,从醋酸发酵第0天的1.21%上升至第11天的16.66%。熏醅阶段的挥发作用使得酸类、醇类和酯类化合物的含量逐渐下降,醛类和酚类物质的含量显著提高;另外,两种杂环类化合物——糠醛和四甲基吡嗪的含量上升较快,分别从熏醅第1天的0%和1.04%上升至第5天的20.72%和10.83%。从新淋醋中共检测出18种酯类、5种醇类和3种挥发性酸,相对含量分别为20.08%,7.53%和28.00%,其中对醋风味有重要贡献的为苯乙醇、2,3-丁二醇、乙酸、乙酸乙酯、乙酸苯乙酯和糠醛。
许女张天震樊玮鑫史改玲张浩王如福
关键词:山西老陈醋酿造过程香气成分
一种体育教学用踢足球脚力锻炼装置
一种体育教学用踢足球脚力锻炼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座、第一连接块、第一弹力带、脚部固定套、第二连接块、第二弹力带、腰部固定套、固定架、第二弹簧、足球、反弹板、收纳盒,底座上与支撑座通过滑槽与滑块配合实现活动连接,滑槽设置在...
张浩
文献传递
乳酸菌抑制病原菌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粘附和侵入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考察了分离自健康牛乳管中的乳酸乳球菌CM2和来源于奶牛肠道中的干酪乳杆菌CI2,对奶牛乳腺炎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MS81和大肠杆菌SME177的粘附侵入乳腺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了菌体细胞侵入乳腺上皮细胞后相关抗菌肽表达的情况。结果表明:两株乳酸菌CM2和CI2具有显著抑制病原菌粘附和侵入b MEC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加热灭活处理的乳酸菌仍然具有抑制病原菌粘附b MEC的能力,但抑制侵入的能力严格依赖于菌体细胞的活性;乳酸菌细胞培养上清液还可以降低病原菌对b MEC细胞的粘附能力,这可能与乳酸菌产生细菌素有关。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M2菌株显著提高了金黄色葡萄球菌SMS81和大肠杆菌SME177侵入b MEC后抗菌肽TAP和BNBD10基因的表达水平,推测可能与乳酸菌抑制病原菌侵入内化牛乳腺上皮细胞有关。本研究成果为奶牛乳腺炎天然、安全、无污染的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的开发前景。
许女史改玲张浩杜立红王俊东
关键词:乳酸菌乳腺上皮细胞粘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