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爱民

作品数:13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香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肥胖
  • 3篇蛋白
  • 3篇蛋白酶3
  • 3篇脂肪
  • 3篇生物标志
  • 3篇生物标志物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中性粒细胞
  • 3篇自身免疫
  • 3篇自身免疫糖尿...
  • 3篇粒细胞
  • 3篇标志物
  • 2篇弹性蛋白
  • 2篇弹性蛋白酶
  • 2篇蛋白酶
  • 2篇低碳饮食
  • 2篇饮食
  • 2篇脂联素
  • 2篇生态制剂

机构

  • 12篇香港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广...
  • 1篇解放军第45...
  • 1篇香港大学深圳...

作者

  • 12篇徐爱民
  • 3篇林小玲
  • 1篇陈昌友
  • 1篇刘劲松
  • 1篇忻振凯
  • 1篇梁宁
  • 1篇张帆
  • 1篇涂怡婷
  • 1篇王东业
  • 1篇肖扬
  • 1篇肖潇雨
  • 1篇魏国威
  • 1篇吴东海
  • 1篇石珠亮
  • 1篇周智广
  • 1篇孔祥平
  • 1篇张超凡
  • 1篇李学臣
  • 1篇刘玲娇
  • 1篇汪玉

传媒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合肠道微生态制剂联合改良低碳饮食对超重或单纯性肥胖儿童食欲与体脂代谢和胃肠道反应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0
2020年
背景儿童肥胖症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难题,临床治疗以饮食、运动干预为主,不建议药物或手术治疗,但是严重饥饿感等导致患儿对单纯饮食和运动干预依从性很差。肠道微生态失调被认为是导致儿童单纯性肥胖及代谢失调的关键因素。目的探讨复合肠道微生态制剂联合改良低碳饮食对超重或单纯性肥胖儿童食欲及体脂代谢和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2017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74例超重或单纯性肥胖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表分为干预组(n=36)和对照组(n=38)。两组均给予行为方式干预,干预组给予复合肠道微生态制剂联合改良低碳饮食,在此基础上增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碳酸钙+多维元素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限能量均衡饮食,均干预6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瘦素(LP)、脂联素(ADPN)、体质指数(BMI)、体脂量、肌肉量、饥饿感程度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TC、HDL、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TG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LP、BMI、体脂量低于对照组,ADPN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肌肉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LP、BMI、体脂量低于干预前,ADPN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期间两组饥饿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干预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间两组腹泻、腹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干预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复合肠道微生态制剂联合改良低碳饮食可通过调控LP和ADPN促进患儿的体脂代谢、降低便秘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还能通过阻断肠-脑轴-食欲肽增加患儿的饱腹感,减低饥饿感,对其作用机制�
刘建国林秀萍张苑刘燕张圳甜杨木秀刘亚静张雷钧肖烈辉徐爱民朱翠凤
关键词:超重食欲
使用嗜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和蛋白酶3作为诊断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和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评估哺乳动物受试者中自身免疫糖尿病的风险和进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量受试者中嗜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和蛋白酶3的酶活性和/或蛋白浓度,和将这些蛋白酶的测量水平与各自的参考水平比较。
徐爱民汪玉东钟铃林小玲
文献传递
使用嗜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和蛋白酶3作为诊断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和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评估哺乳动物受试者中自身免疫糖尿病的风险和进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量受试者中嗜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和蛋白酶3的酶活性和/或蛋白浓度,和将这些蛋白酶的测量水平与各自的参考水平比较。
徐爱民汪玉东钟玲林小玲
文献传递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被引量:3
2021年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是一种主要由肝细胞产生的分泌因子,在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平衡、调节胰岛素敏感性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研究显示,血液FGF21在肥胖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明显升高,是预测NAFLD发生发展的可靠生物标志物。在动物模型及NAFLD患者中,注射外源性FGF21可明显缓解该病病理进程。从FGF21的生物学特性出发,阐述其调控肝代谢及减轻肝损伤的分子作用机制,并着重讨论FGF21类似物及其受体激动剂在临床试验治疗NAFLD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最新进展,以及遇到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并展望其诊治NAFLD的应用前景。
金雷钢耿磊落徐爱民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谢综合征X
血清蛋白酶3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血清蛋白酶3(PR3)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2型糖尿病(T2DM)、肥胖不合并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中的变化,并探讨血清PR3在鉴别LADA与T2DM中的价值。方法纳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40例LADA患者,选择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湖南人群中年龄匹配的29例T2DM患者,26例肥胖不合并糖尿病患者(肥胖组)及76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PR3,比较四组间血清PR3的差别,分析其与其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及在鉴别LADA与T2DM中的价值。结果LADA、T2DM、肥胖组、健康对照组四组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13)岁、(49±6)岁、(49±6)岁比(47±7)岁,P=0.254],组间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8,P<0.001)。LADA、T2DM、肥胖组、健康对照组组间血清PR3比较结果显示,LADA患者血清PR3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195.4(127.6,288.1)μg/L比43.4(30.9,53.7)μg/L、36.0(29.2,46.4)μg/L、41.2(30.2,52.8)μg/L,均P<0.01],其他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之后,LADA患者血清PR3仍高于其他三组(均P<0.01)。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PR3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呈正相关(r=0.346、0.357,均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PR3诊断界值为71.7μg/L,区分LADA及T2DM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5%和89.7%,ROC曲线下面积为0.955(95%CI:0.894~1.000,与0.5相比,P<0.01)。结论血清PR3在LADA患者中明显升高,可能成为鉴别LADA和T2DM的血清生物标志物。
俞瑶刘黎黎肖潇雨汪玉东徐爱民涂怡婷刘玲娇肖扬周智广
关键词: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中性粒细胞蛋白酶3生物标志物
Neutrophils as a novel player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
徐爱民
脂联素糖肽和组合物以及其使用方法
已经开发了一种改进的用于糖基化肽的化学合成的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所述方法使用立体选择性聚糖合成和化学肽连接来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产率产生糖肽。具体地,公开了一种用于适于固相肽合成(SPPS)的羟基化氨基酸构建块和...
汪玉李学臣徐爱民吴鸿翔张熠玮李袁鑫
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纤维化生物标志物
公开了用于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受试者的肝纤维化的准确非侵入性诊断或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和方法。生物标志物包括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的循环水平,并且可以在疾病进程期间的任何时间进行测量。该方法包括对单独的T...
李智豪林小玲徐爱民
人类APPL2蛋白PTB结构域的表达纯化及其功能的研究
2009年
APPL蛋白,包括APPL1和APPL2,是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重要的信息传递者,同时也为细胞增殖所必需。在大肠杆菌表达体系中,表达并纯化了人类APPL2蛋白PTB结构域,然后以此为靶标,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相互作用肽段。经过3轮筛选,随机挑取48个噬菌体单克隆,进行ELISA分析。7肽序列ERLPFFY和YLTSPKH被证明能与PTB结构域特异地结合。对P3-GST的野生型和将每个氨基酸突变为丙氨酸的突变型的ELISA检测,显示每个氨基酸均是结合所必需的。这些对有关APPL2的PTB结构域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有参考意义。
梁宁石珠亮王东业魏国威孔祥平陈昌友刘劲松徐爱民吴东海
关键词:PTB纯化噬菌体展示
肠道微生态制剂联合改良低碳饮食靶向调控肥胖症患者体脂代谢及肠屏障功能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背景:研究表明改善肠道菌群微生态或进食低碳饮食能够缓解肥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单独给予菌群治疗肥胖效果并不显著,而单纯低碳饮食安全性也颇有争议。因此,寻求更安全有效的减肥方法成为临床营养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目的:探讨肠道微生态制剂联合改良低碳饮食靶向调控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体脂代谢及肠屏障功能的效果。方法:试验纳入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营养科、健康管理中心门诊就诊的75例成人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接受肠道微生态制剂+改良低碳饮食减肥法干预组,接受单纯改良低碳饮食减肥法干预组及均衡饮食对照组,每组25例,同时与25例均衡饮食正常体质量人群进行对照比较。观察各组患者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体脂量、血浆血脂指标、脂肪肝发病率及其严重程度变化,同时监测各组营养干预前后D-乳酸、细菌脂多糖、二胺氧化酶等肠屏障功能指标的变化并比较其差异性。结果与结论:给予不同营养方式干预3个月后,①肠道微生态制剂联合改良低碳饮食的肥胖患者的体质量指数、体脂量、血脂指标、脂肪肝分级和肠屏障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更明显(P<0.05或P<0.01),比单纯低碳饮食的临床效果好;②联合肠道微生态制剂的低碳饮食能更显著地降低肥胖症患者血清肠道损伤指标D-乳酸、细菌脂多糖和二胺氧化酶水平(P<0.05或P<0.01);③上述数据证实,肠道微生态制剂联合强化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的改良低碳饮食减肥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肠屏障损伤指标水平,而且相比于单独低碳饮食治疗,这种新的饮食治疗方案可更显著降低此类患者的体脂和血脂水平,减轻脂肪肝的严重程度,改善肠屏障功能。
刘建国潘勇李翰宇刘燕张圳甜林秀萍张苑刘亚静张帆张雷钧肖烈辉徐爱民朱翠凤
关键词:肥胖症肠道微生态低碳饮食肠屏障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