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昱霖

作品数:6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用药
  • 3篇精神病
  • 3篇抗精神病
  • 3篇抗精神病药
  • 2篇药物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住院
  • 2篇住院患者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分裂症
  • 1篇学成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血药浓度监测
  • 1篇药浓度
  • 1篇药品
  • 1篇抑郁
  • 1篇用药安全
  • 1篇用药情况
  • 1篇治疗精神分裂...

机构

  • 6篇西安市精神卫...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北政法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成昱霖
  • 5篇张晓红
  • 4篇贾晓妮
  • 3篇支媗
  • 3篇陈建波
  • 2篇白延
  • 2篇田玉梅
  • 1篇闫得胜
  • 1篇蔺华利
  • 1篇王军宪
  • 1篇王茂义
  • 1篇张燕
  • 1篇闫德胜
  • 1篇张志建

传媒

  • 2篇安徽医药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药材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分散片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分散片后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制订利培酮分散片的血药浓度参考值范围,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2017年1-12月服用利培酮分散片系统治疗并且进行血药浓度(以利培酮与9-羟基利培酮血药谷浓度之和计)监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4例,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日剂量、联合用药),统计不同血药浓度范围内患者第4周精神分裂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49%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区间比例。结果:204例患者服用利培酮分散片后的血药浓度中位数为50.55 ng/m L(34.83~73.50ng/m L);患者性别、联用或单用药物对血药浓度无明显影响(P>0.05);患者年龄对血药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利培酮分散片日剂量与血药浓度呈线性关系(P<0.05);血药浓度<20、20~<30、30~<45、45~<60、60~<90、90~<120、≥120 ng/m L的患者第4周PANSS减分率>49%的区间比例分别为13.33%、34.78%、53.33%、47.83%、38.10%、38.89%、20.00%,发生不良反应的区间比例分别为0、0、2.22%、2.17%、11.90%、16.67%、46.67%。结论:利培酮分散片血药浓度受患者年龄、日剂量等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较大,推荐患者在血药浓度20~60 ng/m L范围内进行治疗。
贾晓妮张燕张晓红陈建波成昱霖支媗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血药浓度监测影响因素
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21年
目的统计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对奥氮平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使用奥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病例230例,对其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治疗方案)、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6周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治疗6周后的副作用量表(TES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持续治疗的6周后,痊愈病人29例(12.61%)、显著进步69例(30.00%)、好转87例(37.83%),总有效率达80.43%。治疗前、治疗后1、2、3、4、6周的PAN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疗效比较,不同性别病人的用药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病人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例病人出现不良反应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起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联合用药不会提高奥氮平的治疗效果,反而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临床上应遵循精神科“单一用药原则”,个体化给药,已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贾晓妮高艺陈建波田玉梅蔺华利成昱霖支媗张晓红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奥氮平临床疗效影响因素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某医院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在西安市某医院的实施效果以及对该院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医院信息系统(HIS)中带量采购执行前(2018年3月25日至2019年3月24日)、带量采购执行后(2019年3月25日至2020年3月24日、2020年3月25日至2021年3月24日)销量排名前十的抗精神病药物的用量及销售金额,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提供的药物限定日剂量(DDD)值,分别计算各药品在上述3个时间段内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从而分析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对该院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结果该院的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有18个品种、39个品规,该研究收集销量排名前十的品种,包含25个品规。其中奥氮平片(欧兰宁)及利培酮(索乐)降价幅度、DDDs变化均较大,降价幅度分别为58.22%、29.41%;对于DDDs,奥氮平(欧兰宁)降低了44.35%,利培酮片(索乐)降低9.74%;对于DDC,入围带量采购品规的DDC逐渐降低,其中奥氮平片(欧兰宁)和利培酮片(索乐)变化最为明显,奥氮平片(欧兰宁)在带量采购实施前及带量采购后1年、2年的DDC分别为15.05元、9.63元、6.23元,利培酮片(索乐)在带量采购后1年、2年分别为0.84元、0.53元。结论药品的DDDs与DDC的变化幅度逐步向量价挂钩方向发展,但尚有部分药品未体现出线性关系,药品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多数病人的药品费用逐渐降低,但其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继续完善。
贾晓妮叶根洋陈建波李欢支丽娟田玉梅成昱霖张晓红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用药情况
366例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抽查2006年2月24日全部住院患者处方,统计所有抗精神病药的用量及用药频率。分病种按限定日剂量(DDD)进行分析,病种以临床...
闫得胜白延张晓红成昱霖
关键词: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用药安全
文献传递
366例住院患者精神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精神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抽查1日住院患者处方,统计所有精神药物的用量及用药频率。分病种按限定日剂量(DDD)进行分析,病种以临床诊断为依据。结果住院患者精神分裂症占70%,情感障碍占18%,器质性精神障碍占5%,其它占7%。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使用占69%,传统抗精神病药使用占31%。新型抗抑郁药占94%,传统抗抑郁药占6%。结论传统抗精神病药用量大,副作用多,使用逐渐减少。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疗效肯定,副作用轻,患者依从性强,在使用中逐步占主导地位。新型抗抑郁药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有显著优势。精神药物药物利用指数(DUI)均未大于1,使用合理。
张晓红闫德胜白延成昱霖张志建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合理用药
化香树果序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研究化香树果序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化香树果序的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二烷(1)、熊果酸(2)、二十六烯(3)、β-谷甾醇(4)、胡萝卜苷(5)、2,5,8-三羟基-3-甲氧基-1,4-萘醌(6)、3,3'-二甲氧基鞣花酸(7)、鞣花酸(8)、4'-羟基异黄酮-7-O-β-D-半乳糖苷(9)、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10)、没食子酸(11)。结论:其中,化合物1、3~6、9、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贾晓妮王军宪成昱霖支媗王茂义
关键词:化香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