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炯

作品数:46 被引量:186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6篇血管
  • 11篇手术
  • 8篇动脉
  • 7篇动脉狭窄
  • 7篇颈动脉
  • 7篇出血
  • 6篇缺血
  • 6篇颈动脉狭窄
  • 6篇成形术
  • 5篇血管内支架
  • 5篇术后
  • 4篇动物
  • 4篇动物模型
  • 4篇血管成形
  • 4篇疗效
  • 4篇颅脑
  • 4篇脑缺血
  • 4篇脑室
  • 4篇静脉
  • 3篇动静脉

机构

  • 2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6篇上海第二医科...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漳州市医院
  • 1篇张家港市第一...
  • 1篇藤田保健卫生...

作者

  • 45篇戴炯
  • 29篇李善泉
  • 11篇万杰清
  • 10篇李骁雄
  • 7篇熊文浩
  • 6篇王勇
  • 6篇文立
  • 5篇江基尧
  • 4篇周正文
  • 4篇樊翊凌
  • 4篇罗其中
  • 4篇潘耀华
  • 3篇孙亚蒙
  • 3篇费智敏
  • 3篇邱永明
  • 3篇吴慧
  • 2篇张晓华
  • 2篇万杰青
  • 2篇崔华
  • 2篇智玲梅

传媒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大众医学
  • 1篇国外医学(神...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国外医学(脑...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现代神经疾病...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神经病学与神...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中线部位胶质瘤的手术治疗及分子生物学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脑中线部位胶质瘤切除术的手术策略,并作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分析脑中线部位胶质瘤患者共28例,均行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必要时辅助神经内镜。术后留取肿瘤标本,采用PCR检测异柠檬酸脱氢酶-1/2(IDH1/2),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采用Kaplan-Meier分析对所有患者随访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术后病理检查提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2例(7%),WHOⅡ级11例(39%),WHOⅢ级5例(19%)及WHOⅣ级10例(35%)。Kaplan-Meier分析提示,患者平均总体生存时间为15个月,其中低级别胶质瘤总体生存时间为26个月,而高级别胶质瘤的总体生存时间为9个月,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肿瘤标本应用PCR分析发现,仅有3例(11%)患者发现IDH1/2基因阳性突变,4例患者(14%)MGMT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结论联合多种技术包括神经内镜、术中导航等是改善脑中线部位胶质瘤患者预后的主要方法。
缪亦锋王冉金义超杨绍峰吴慧戴炯李善泉张晓华
关键词:胶质瘤手术预后分子生物学标记物
应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兔模型
2016年
目的·应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兔模型并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方法·共采用59只新西兰兔进行实验,其中假手术组(实施颈内动脉超选择造影但未穿刺)5只,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54只新西兰兔行血管内穿刺建模,30只存活兔随机分为6 h、24 h和72 h组(n=10)进行后续研究。采用颅内压(ICP)监测仪观察模型制作过程中动物的ICP变化情况,SAH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用于评估出血量和神经功能障碍严重程度。术后各时间点行TUNEL和FJB染色观察皮层和海马组织变性坏死和凋亡情况。结果·SAH兔模型制作成功率为55.6%(30/54)。血管内穿刺法可以引发不同程度颅内出血和神经功能障碍(P=0.000),同时可以造成皮层和海马组织变性坏死和凋亡。结论·应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兔模型成功模拟了早期脑损伤的颅内血流动力学和病理生理学改变,对于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吕涛戴炯缪亦锋金义超金珂张晓华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动物模型
经颈动脉途径移植神经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经颈动脉途径移植神经干细胞(NSCs)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效果以及移植NSCs在大鼠脑内的状况。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的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MCAO/R+NSCs移植组、MCAO/R+培养液(DFNG)注射组和正常大鼠+NSCs移植组,MCAO/R+NSCs移植组和MCAO/R+DFNG注射组于建模后24 h经同侧颈内动脉分别注射NSCs和DFNG;对3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整个观察过程中,正常大鼠+NSCs移植组大鼠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MCAO/R+NSCs移植组和MCAO/R +DFNG注射组大鼠手术建模后均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随后神经功能状况逐渐改善,在移植早期两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移植后期(手术建模后10和14 d) MCAO/R+NSCs移植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状况要优于MCAO/R+DFNG注射组(P<0.05,P<0.05);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显示,MCAO/R+NSCs移植组和MCAO/R+DFNG注射组可见在右侧大脑中动脉供应的额顶叶和尾壳核区域缺血性损伤改变,而正常大鼠+NSCs移植组的脑组织结构正常;免疫荧光染色发现,MCAO/R+NSCs移植组可见有移植的NSCs存活、分布于缺血损伤的额顶叶和尾壳核区域,并有部分移植的NSCs开始朝着神经元方向分化,个别移植的NSCs则开始朝着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而正常大鼠+NSCs移植组和MCAO/R+DFNG注射组的大鼠中均未发现有这些现象。结论经颈动脉途径移植NSC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见有移植的NSCs存活、分布于缺血损伤区域,并朝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来进行神经修复,从而改善神经功能障碍。
戴炯李善泉文立马政文富赛里智玲梅
关键词:卒中神经干细胞
脑室出血中血块与脑室体积变化及病理改变被引量:20
2001年
目的 研究和探讨脑室内出血脑室与血块体积变化及病理改变。方法 通过建立狗的脑室内出血模型,对其进行神经功能状态评估、系列头颅CT和病理检查,并根据CT影像计算脑室体积和脑室内血凝块体积。结果 正常成年狗的脑室呈裂隙样,注血后脑室被血凝块明显扩张,在最初1周内脑室体积对血凝块体积呈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此后随血凝块进一步缩小,脑室体积反而进行性增大,血凝块均于3-4周内完全溶解消失。脑室扩张程度对最初的脑室内血凝块体积亦呈良好的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病理检查发现脑室系统室管膜的完整性被破坏,室管膜下胶质增生,室管膜下组织中神经元有嗜酸性坏死。结论 出血性脑室扩张是脑室内出血的显著特点和导致不良预后的主要表现,脑室周围重要结构中神经元的缺血性改变,可能是脑室内出血病人预后不良的最直接原因,它可能是由于出血性脑室扩张压迫脑室周围血管结构、颅内压增高和脑血管痉挛等综合因素所致。
李善泉戴炯徐斌斌熊文浩王勇张晓华沈加林
关键词:脑室内出血病理生理机制
血管内支架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疗效评估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评估血管内支架(CAS)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行CAS治疗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5例颈动脉狭窄均成功进行了CAS,颈动脉支架植入成功率为100%,其中100例(80%)采用脑保护装置;多发性狭窄40例(32%),伴发颅内动脉瘤3例(2.4%);术后30天内死亡2例(1.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小中风6例(4.8%);100例随访6~52个月(平均22个月),无TIA及中风发生;DSA发现3例(3.0%)再狭窄。结论颈内动脉狭窄的CAS治疗是安全的,操作规范能减少并发症,中远期随访效果较为满意。
万杰清潘耀华孙亚蒙戴炯樊翊凌周正文王勇江基尧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疗效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随访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8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121为典型性三叉神经痛,60例为非典型性三叉神经痛;160例存在血管神经压迫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21例无明显血管压迫者采用三叉神经部分感觉根切断术(PSR)治疗;术后随访1~6年(平均42个月)。结果随访期末,行MVD者15例(9.4%)三叉神经痛复发,行PSR者6例(28.6%)复发;两者复发率相差显著(P<0.05)。典型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预后明显好于非典型性患者(P<0.05);老年组(>60岁)和年轻组(<60岁)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病程、临床症状、神经血管压迫与术后三叉神经痛复发呈正相关(P<0.05)。结论对于有明显血管压迫的三叉神经痛患者MVD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于没有血管压迫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策略仍需进一步的研究。病程、临床症状、神经血管压迫可能在三叉神经痛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严烁费智敏戴炯王勇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三叉神经痛随访研究
Lipo PGE1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障碍的改善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微循环障碍的改善。方法自发性SAH患者93例,随机分为Lipo PGE治疗组(n=65)和对照组(n=28)。Lipo PGE1治疗组静脉滴注Lipo PGE1,同时行其他传统治疗方法;对照组不使用Lipo PGE1,其余治疗措施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影像学、血浆和脑脊液生化指标的改变及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情况。结果Lipo PGE1治疗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较低,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第3、7天,Lipo PGE1治疗组vWF和GMP-14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再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ipo PGE1能降低SAH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改善脑微循环障碍。
文立李善泉戴炯
关键词:前列腺素E1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经颅低强度钬激光手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被引量:1
1998年
为研究经颅低强度钬激光切除大型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18例大型垂体腺瘤经颅用低强度钬激光切除,其中2例在显微镜下全切除。结果,本法切除大型垂体腺瘤,尤其配备显微镜,使病变与周围组织显示清晰,能在很小的术野下,随意操纵光纤切割、汽化病变组织。结果表明,钬激光用于颅内肿瘤切除,特别是在显微镜下更为安全有效。
熊文浩罗其中李善泉李善泉戴炯李骁雄张美珏
关键词:垂体腺瘤激光疗法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病理生理机制的实验研究
该课题通过狗的侧脑室自体动脉血凝块灌注的方法建立IVH动物模型,对其进行神经功能状态评估、系列头颅CT扫描和病理检查,并根据CT影像计算脑室体积和脑室内血凝块体积,加以统计分析,以期提示和阐明IVH的病理生理机制.
戴炯
关键词:脑室内出血病理机制生理机制脑室扩张
文献传递
ONYX液体胶栓塞治疗外伤性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附2例报告)
<正>ONYX液体胶是近来应用于血管内治疗的新的栓塞材料,已有的资料表明其具有无毒、聚合好不粘管等优点,已应用于脑AVM的栓塞治疗,但应用于外伤性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报道不多。近期我院采用ONYX液体胶成功栓塞治疗两...
万杰清戴炯潘耀华王荆夫江基尧
关键词:硬脑膜动静脉瘘栓塞治疗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