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小红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2篇新诗
  • 2篇新诗史
  • 2篇中国新诗
  • 2篇中国新诗史
  • 2篇生命意志
  • 2篇诗史
  • 2篇十四行集
  • 2篇命意
  • 2篇冯至
  • 2篇冯至《十四行...
  • 2篇《十四行集》
  • 2篇悲剧
  • 2篇悲剧精神
  • 1篇艺术
  • 1篇忧虑
  • 1篇诗歌
  • 1篇诗歌艺术

机构

  • 3篇西南大学

作者

  • 3篇曾小红
  • 1篇郑君山

传媒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新诗史上的转折
在《十四行集》中,冯至探讨了关于生命的一些重大命题如生与死,蜕变与新生等,在对这些命题思考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诗人的理性精神,即为坚韧的生命意志和直面生命有限性的生存态度,这在诗中就表现为执著而近于盲目的生长精神,同时,诗...
曾小红
关键词:生命意志悲剧精神
文献传递
中国新诗史上的转折——论冯至《十四行集》
在《十四行集》中,冯至探讨了关于生命的一些重大命题如生与死,蜕变与新生等,在对这些命题思考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诗人的理性精神,即为坚韧的生命意志和直面生命有限性的生存态度,这在诗中就表现为执著而近于盲目的生长精神,同时,诗...
曾小红
关键词:生命意志悲剧精神十四行集诗歌艺术
文献传递
论冯至《十四行集》中的时间意识被引量:1
2006年
冯至在《十四行集》中,拉长了现实体悟时间,以涵盖更深广的历史时间,时间与空间都用交互震荡中的生命形式连接起来,以生命瞬间的完成获得面对时间的坦然,生的时间意义体现在死的蜕变中。以空间凝定时间,把对时间的忧虑转化为对空间的承担。然而,无边的空间又象征了时间或者转化为时间,在《十四行集》中我们发现,诗人在对空间的依赖感与亲切感中,又隐现着他对自己建构的超越时间的方式的质疑。
曾小红郑君山
关键词:忧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