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景植

作品数:20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特色临床医学技术发展研究项目北京市卫生局青年科学研究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动脉
  • 13篇超声
  • 9篇血流
  • 8篇动脉狭窄
  • 6篇血流动力学
  • 6篇置入
  • 6篇椎动脉
  • 6篇颈动脉
  • 6篇超声评估
  • 5篇再狭窄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4篇动脉内
  • 4篇动脉内膜
  • 4篇动脉内膜切除...
  • 4篇血管
  • 4篇支架置入
  • 4篇颅多普勒
  • 4篇膜切除术
  • 4篇内膜

机构

  • 20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李景植
  • 19篇华扬
  • 9篇刘玉梅
  • 9篇贾凌云
  • 9篇刘蓓蓓
  • 9篇周瑛华
  • 8篇杨洁
  • 7篇王力力
  • 5篇焦力群
  • 4篇孟秀峰
  • 3篇段春
  • 3篇刘然
  • 2篇赵新宇
  • 2篇唐旸烁
  • 2篇杜利勇
  • 2篇夏明钰
  • 1篇王默力
  • 1篇李响
  • 1篇齐一侠
  • 1篇张倩

传媒

  • 7篇中国脑血管病...
  • 3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2014`中...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二维超声特征与斑块标本结构一致性的研究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术前二维超声基本形态及内部回声特征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斑块大体标本高倍相机影像结构的一致性,以二维超声方法评估斑块易损性的特征。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因颈动脉狭窄70%~99%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术前颈动脉超声纵、横切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像清晰的患者160例,根据二维超声斑块形态特征分为规则型(32例)与不规则型(128例),其中溃疡型斑块91例,与CEA术后即刻斑块的外观形态结构进行比较;根据二维超声回声特征分为均质等回声斑块组(64例)、低至无回声斑块组(44例)、不均质强回声斑块组(52例),分别与CEA术后即刻斑块的纵断解剖切面高倍相机成像显示内部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将超声回声均质的斑块(108例)按CEA术后斑块内部结构特征进行分类为均质性非粥样物质(64例)、粥样物质(10例)、新鲜出血(10例)及陈旧性出血坏死(5例),测量不同性质斑块在二维超声图像上的平均灰阶中值(GSM)并进行比较。结果 1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超声显示斑块形态与术中标本检查结果:(1)二维超声显示斑块形态与大体标本斑块形态特征的准确率93.1%(149/160),对不规则斑块诊断的敏感度为95.3%,特异度83.9%;对溃疡性斑块诊断的敏感度84.8%,特异度88.5%,两种类型斑块的总准确率86.2%(138/160)。(2)二维超声回声特征为均质等回声斑块64例,标本内解剖结构显示为结构均匀一致非粥样物质者占95.3%(61/64);低至无回声斑块44例,标本内结构显示为粥样物质和斑块内新鲜出血占86.3%(38/44)。术中标本显示为非粥样物质成分的斑块GSM值平均为55±19,显著高于粥样物质斑块39±11(P〈0.001)和新鲜出血性斑块29±10(P〈0.001),而新鲜出血性斑块平均GSM值低于粥
刘蓓蓓华扬刘玉梅李景植孟秀峰周瑛华
关键词:超声检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超声评估椎动脉起始段支架置入后残余狭窄及支架位置对其的影响
本文前瞻性纳入2009年1月—2011年9月因椎动脉起始段粥样硬化性狭窄行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共177例(192枚支架).根据支架的长度(L)、位置(55)及类型分组,采用CDFI检查,比较术前与术后1周内椎动脉起始段的管...
李景植华扬贾凌云刘蓓蓓刘玉梅段春王力力周瑛华
关键词:支架置入术超声评估
文献传递
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基底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参数标准分析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基底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标准及准确性。方法通过TCD检测并经过DSA证实的基底动脉狭窄患者216例,记录TCD检测的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BA)、舒张期末流速(EDV...
杨洁华扬李景植王力力周瑛华
超声引导下定向斑块旋切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浅动脉重度狭窄1例被引量:3
2020年
采用介入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已成为普遍的治疗手段,在一些情况下己成为首选[1-2],但部分动脉硬化合并肾动脉狭窄并致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对比剂进行介入治疗风险较大[3],也有对比剂过敏,无法使用的患者多难以采用介入治疗手段。但随着血管超声技术的进展及超声仪器分辨率的提高,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的条件已渐成熟。
吴中俭高明杰谷涌泉华扬崔世军齐一侠李景植
关键词:超声引导斑块切除术
经颅多普勒超声经眼窗监测脑血流动力学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颞窗穿透不良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患者经眼窗监测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探讨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方法经眼窗监测CEA手术患者8例。采用TCD评价术前侧支循环的开放情况,并经DSA证实。于术中进行脑血流监测,记录麻醉后、颈动脉夹闭前后、转流管放置及颈动脉开放前后,不同时间点患侧眼动脉(OA)和(或)颈内动脉虹吸部(CS)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MV)、血管搏动指数(PI)等参数。结果①手术监测成功7例。8例患者中有4例因交通动脉代偿不良,使用转流管。术中采用双深度监测OA及CS者3例,单独监测CS者2例(1例未成功),单独监测OA者3例。②夹闭颈动脉后与夹闭前比较,OA的PSV、MV、EDV及PI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血流开放后,OA的PI明显升高(P<0.05);夹闭颈动脉后较夹闭前CS的PSV显著下降(P<0.05),但开放后血流与夹闭前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8例患者中,有1例术后1周发生脑梗死,7例预后良好。结论经眼窗监测CEA术中脑血流改变,可有效解决颞窗穿透不良的难题。采用双深度间断监测患侧OA和CS血流参数是较理想的方式。对前交通动脉和(或)后交通动脉代偿不完全患者,建议使用转流管,可预防术中脑缺血,降低术后卒中的发生。
刘玉梅华扬刘蓓蓓孟秀峰杨洁贾凌云唐旸烁李景植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二维超声特征与斑块标本结构一致性的研究
刘蓓蓓华扬刘玉梅李景植孟秀峰周瑛华
血管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前风险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血管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前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CEA的重度(70%~99%)颈动脉狭窄患者562例。所有患者术前于血管超声诊断科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和(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术侧血管结构及颅内-外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估。分析CEA术后30 d内发生过度灌注综合征、新发脑梗死及脑出血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562例患者中,CEA术后30 d内共60例(10.7%)出现终点事件,其中过度灌注综合征42例,新发脑梗死23例,脑出血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后交通动脉均未开放(OR=7.02,95%CI:1.97~24.94,P=0.003)、前交通动脉未开放(OR=4.23,95%CI:1.14~15.74,P=0.032)、术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60 cm/s(OR=5.49,95%CI:2.99~10.10,P〈0.0001)、年龄≥60岁(OR=5.29,95%CI:2.14~13.05,P〈0.0001)、颈总动脉分叉位置高于C2水平(OR=3.29,95%CI:1.01~10.97,P=0.049)、合并对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OR=2.03,95% CI:1.01~4.17,P=0.049)是CEA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EA术前联合应用颈动脉CDFI、TCCS和(或)TCD综合评估术侧血管病变局部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有助于选择适宜手术的患者,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贾凌云华扬刘玉梅刘蓓蓓焦力群马妍王亚冰李景植周瑛华雷娜李娜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颈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
超声检测椎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残余狭窄、支架类型、降脂类药物等因素对椎动脉起始段支架置入术(VAOS)后再狭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09年1月—2011年9月,因椎动脉起始段粥样硬化性狭窄行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共177例(192枚支架),15例为双侧椎动脉起始段置入支架。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支架置入术前、术后1年患侧椎动脉的管径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判断1年的再狭窄发生率。分析椎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发生率的相关因素。结果①术后1周残余狭窄的检出率为22.4%(43/192)。术后1年的再狭窄发生率为42.7%(82/192)。②术后残余狭窄者再狭窄发生率为76.7%(33/43),明显高于无残余狭窄患者的32.9%(49/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裸支架(30.3%比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③服用降脂类药物者再狭窄发生率低于未服用者(46.7%比65.2%,P=0.047),其中高脂血症患者术后服用他汀类降脂药者VAOS的再狭窄发生率低于未服用者(41.7%比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VAOS后1年的再狭窄率较高,术后残余狭窄是再狭窄的危险因素,药物涂层支架及术后规律性降脂类药物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华扬李景植贾凌云刘蓓蓓段春王力力
关键词:椎动脉狭窄支架内再狭窄
超声评估椎动脉起始段支架置入后残余狭窄及支架位置对其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评估椎动脉起始段置入支架的位置、类型、长度与残余狭窄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09年1月—2011年9月因椎动脉起始段粥样硬化性狭窄行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共177例(192枚支架)。根据支架的长度(L)、位置(SS)及类型分组,采用CDFI检查,比较术前与术后1周内椎动脉起始段的管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的变化,评价术后残余狭窄的发生率。分析不同分组内残余狭窄发生率的差异性。以术后即刻DSA影像及1周内CDFI复诊结果进行评估,支架内残余狭窄率≥20%定义为残余狭窄。结果①根据DSA结果,置入支架的长度L1型(15 mm)84枚、L2型(>15 mm)51枚、L3型(<15 mm)57枚;支架位置SS1型(支架全部位于椎动脉管腔内)45枚、SS2型(支架的1/3延伸至椎动脉起始部近心端)113枚、SS3型(支架的1/2延伸至椎动脉起始部近心端)34枚;药物涂层支架66枚及金属裸支架126枚。②支架置入术后1周内,椎动脉起始段的管径较术前明显增大[(2.7±0.6)mm对(1.1±0.3)mm],PSV和EDV较术前明显改善,分别由(317±109)cm/s降至(123±49)cm/s及由(102±54)cm/s降至(33±15)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术后残余狭窄的检出率为22.4%(43/192)。药物涂层(18.2%)与金属裸支架(24.6%)、支架不同长度组间残余狭窄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位置为SS2型残余狭窄的发生率(15.9%)明显低于SS1型(31.1%)和SS3型(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置入术可改善血管狭窄的管腔及血流动力学,置入支架的位置不当是造成术后残余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景植华扬贾凌云刘蓓蓓刘玉梅段春王力力周瑛华
关键词:椎动脉狭窄超声检查多普勒
双侧椎动脉起始段狭窄一侧支架置入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与再狭窄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双侧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患者未置入支架侧椎动脉起始段病变程度对支架置入则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纳入155例经DSA证实的一侧椎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70%~99%)并行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根据末置入支架侧椎动脉起始段情况,将患者分为正常组(71例)、重度狭窄组(29例)和闭塞组(55例)。在支架置入术前、术后1周内及1年时,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记录椎动脉起始段(OS)、椎间隙段(iv)及颅内段(IC)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末期流速(EDV)。结果①术后1周内,与正常组比较,重度狭窄组支架侧椎动脉起始段的PSVos、EDVos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闭塞组的PSVos、EDVos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和闭塞组支架侧椎间隙段、颅内段的PSV、EDV均较正常组升高(P<0.05)。闭塞组支架侧的上述参数均较重度狭窄组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术后1年,79例获得超声随访,正常组35例,重度狭窄组15例,闭塞组29例。将重度狭窄组和闭塞组合并分析(狭窄或闭塞组)。狭窄或闭塞组支架侧的PSVos和EDVos均高于正常组;正常组支架侧的再狭窄率为34.3%(12/35),狭窄或闭塞组为56.8%(25/44),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侧椎动脉存在重度狭窄或闭塞是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3.261,95%CI:1.174~9.058)。结论当存在双侧椎动脉起始段严重病变时,术后支架置入侧椎动脉可立刻对未置入侧的血流发挥代偿作用。但这种代偿作用同时也是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之一。
贾凌云华扬李景植杨洁唐旸烁
关键词:椎动脉狭窄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再狭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