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颀

作品数:92 被引量:296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5篇腹腔
  • 35篇腹腔镜
  • 24篇手术
  • 23篇先天
  • 23篇先天性
  • 21篇小儿
  • 18篇外科
  • 16篇结肠
  • 16篇巨结肠
  • 15篇儿童
  • 14篇囊肿
  • 12篇先天性巨结肠
  • 11篇综合征
  • 9篇切除
  • 8篇胆总管
  • 8篇胆总管囊肿
  • 8篇治疗小儿
  • 8篇切口
  • 7篇直肠
  • 7篇肛门

机构

  • 63篇首都儿科研究...
  • 41篇首都儿科研究...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和睦家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大学首都...

作者

  • 92篇李颀
  • 83篇李龙
  • 31篇张金山
  • 29篇刘树立
  • 29篇刁美
  • 26篇李旭
  • 24篇张军
  • 20篇董宁
  • 19篇姜茜
  • 17篇张震
  • 16篇孔赤寰
  • 15篇管考平
  • 13篇侯文英
  • 13篇叶茂
  • 10篇肖萍
  • 9篇魏延栋
  • 9篇张震
  • 9篇明安晓
  • 7篇吴涛
  • 6篇冯翠竹

传媒

  • 34篇中华小儿外科...
  • 9篇中国微创外科...
  • 9篇临床小儿外科...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11篇2016
  • 12篇2015
  • 10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9篇2010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下治疗先天性幽门前瓣膜三例被引量:2
2016年
先天性幽门前瓣膜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上消化道不完全梗阻性的儿童疾病,发病初期保守治疗可以缓解,但最终需要手术解决。以往都需要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进行胃壁切开和瓣膜切除。近来我院在内镜下对3例先天性幽门前瓣膜患儿成功实施了幽门前瓣膜切除和扩张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孔赤寰李龙李颀董宁管考平
关键词:内镜下治疗先天性腹腔镜手术儿童疾病上消化道保守治疗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中位直肠舟状窝瘘
2022年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laparoscopic-assisted anorectoplasty,LAARP)治疗中位直肠舟状窝瘘(intermediate type rectovestibular fistula,IRVF)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8月,应用LAARP手术治疗IRVF患儿18例,平均手术年龄4.1个月(2.9~6.6个月)。经腹腔游离直肠系膜,经腹会阴联合直视下建立括约肌复合体中心隧道,行瘘管内黏膜切除,将直肠从括约肌复合体中心拖出,同时保持后联合和会阴体完整。分析所有患儿围手术期相关资料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患儿肛门功能进行问卷调查评估。结果18例患儿均顺利完成LAARP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1例患儿出现直肠黏膜脱垂。对随访期内年龄超过2.5岁的15例患儿进行排便功能评估,14例患儿可自主控制排便;12例患儿无污便或1级污便,2级污便2例,3级污便1例;9例患儿无便秘或1级便秘,4例为2级便秘,2例为3级便秘。家长对患儿肛门外观满意。结论LAARP手术可清晰显示括约肌复合体,完整保护后联合和会阴体,并降低伤口感染的风险,是治疗IRVF的新途径。
周燕任相海明安晓徐航刘雪来李颀刁美谢向辉李龙
关键词:直肠前庭瘘腹腔镜
小儿腹腔镜下腹膜后肿物切除术14例报告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下腹膜后肿物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9年8月~2016年5月对14例小儿腹膜后肿物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其中右上腹膜后肿物采用悬吊肝右叶暴露肿瘤的方法,用Hem-o-lok夹闭肿瘤动脉和静脉分支,断离血管后将肿物完整切除;左上腹膜后肿物,将结肠韧带游离,脾脏和胰腺掀起,暴露肿瘤,用Hem-o-lok夹闭肿瘤动脉和静脉分支后切除肿瘤。1例右侧髂血管表面肿瘤,将肿物与髂静脉分离后完整切除。1例左侧结肠旁沟内囊性肿物,沿边界将肿物完整切除。结果 12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腹膜后肿物切除术,2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60~230 min,平均126 min;术中出血量10~100 ml,平均41 ml,无输血者。术后住院时间1~7 d,平均4 d。术后病理: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5例,成熟性畸胎瘤3例,肾上腺囊肿2例,囊性淋巴管瘤1例,囊性肉芽肿1例,消化道畸形1例,节细胞胶质瘤1例。14例随访1~82个月(中位数32.5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腹膜后肿物切除术是治疗腹膜后肿瘤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张金山李龙李颀刁美李旭管考平陈震
关键词: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小儿神经母细胞瘤
经肛门治疗Currarino综合征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Currarino综合征(Currarino syndrome, CS)的诊断和经肛门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共收治11例CS患儿,男2例,女9例,平均年龄11个月。其中7例肛门位置正常,但肛门直肠严重狭窄;1例患儿反复出现肛周感染及肛瘘;3例患儿可见肛门直肠畸形。其中5例患儿术前已行结肠或回肠造瘘术。术前全部患儿行肛门指诊、骶尾部正侧位片、下消化道造影及骶部核磁共振检查。术中患儿经过肛门或瘘口游离直肠,肠管拖出后,向上牵开肠管。将切口后方向左右牵开,可暴露并切除骶前肿物。术后全部患儿给予抗感染治疗,术前已有造瘘患儿术后第1天恢复饮食,无造瘘患儿术后2 d恢复饮水,术后4 d恢复低渣进食,无并发症患儿术后7 d出院,14 d扩肛。术后每3个月复查。已有造瘘患儿术后3个月行造瘘还纳术。结果肛门位置正常患儿全部有直肠肛门严重狭窄,小指不能进入。全部患儿影像学检查可见骶骨畸形和骶前肿物。11例患儿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术后8例恢复良好,1例患儿出现骶前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高位肛瘘,1例出现术后骶前出血。全部患儿目前恢复良好。结论对于年龄小于3岁,肿物最大径小于5 cm的CS患儿,经肛门一次完成肛门成型和骶前肿物切除是可行的。
李颀董宁李龙姜茜张震
关键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肛门骶骨
小儿消化道畸形的外科治疗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
李龙刁美李索林张金哲张金山陈震李颀刘雪来姜茜乔国梁
WHO报告出生缺陷率高达5.6%,而我国是高发国家之一,消化道畸形占出生结构缺陷的首位,死亡率几乎是100%,治疗一直是小儿外科领域创伤大、风险高、难度大的手术,并发症高达10-25%,影响儿童健康。项目组30年来在国家...
关键词:
关键词:外科治疗微创治疗
长段型巨结肠内镜下放置减压管后腹腔镜辅助一期巨结肠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对策
2021年
探讨12例经电子内镜下放置减压管(EDTP)后腹腔镜辅助一期巨结肠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要点。 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1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经电子内镜下放置减压管后,患儿的腹胀和小肠结肠炎得到缓解,体重增加至4.5公斤,置减压管满三个月后再次入院接受腹腔镜辅助一期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从术前准备、术中医护配合、术后减压管观察、交接要点、医护患三者之间的有效沟通的围术期重点护理内容。 结果:经过手术室精心护理的12例患儿,经电子内镜下置减压管后全部患儿腹胀和肠炎缓解,无需静脉营养,体重增加,进食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顺利接受了腹腔镜辅助巨结肠一期根治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患儿恢复好。 结论:经内镜引导下置减压管手术解决了肠造瘘术后护理难点,减少并发症,为后期腹腔镜辅助巨结肠一期根治术提供了更好的治愈条件,术前周密的准备、术中配合熟练、精细、严谨,术后宣教提高家长依从性,是确保患儿减压管成功留置,为后期腹腔镜辅助一期长段型巨结肠根治手术的关键。
吴新雁刘笑天孔赤寰李颀
关键词:电子内镜减压管围术期护理
移植血管间置、门静脉主干-门静脉肝内左支分流术在治疗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移植血管间置、门静脉主干-肝内门静脉左支分流术在治疗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中的效果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9例(男6例,女3例)因“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人院,入院后完善腹部CT、超声及门静脉血管B型超声检查,诊断为门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高压和脾大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移植血管间置、门静脉主干-肝内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术中造影发现胃冠状静脉直径较细或长度不够,不能行胃冠状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遂采用移植自体血管的方式,将其两端分别与门静脉主干和肝内门静脉左支吻合。其中采用移植空肠静脉方法治疗2例,回肠静脉4例,肠系膜下静脉3例。患儿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0个月,平均24.6个月。随访期间,采用超声评估脾大小及分流血管通畅情况。记录血常规、血生化和血氨,评估脾功能亢进情况和肝功能。结果所有患儿均成功行移植血管间置、门静脉主干一门静脉肝内左支分流术治疗。手术时间105-360min,平均218.3min。其中3例住院期间有输血记录。术后住院时间6-10d,平均7.2d。术后复查B型超声示脾长径为9.6-14.7cm,厚径为3.4-5.4cm;较术前(长径10.4-17.6cm,厚径3.2-6.8cm)明显降低。血常规、生化和血氨均恢复正常。随访B型超声可见分流血管通畅,血管直径为0.5-0.7cm,平均0.6cm;分流血管人肝血流速度为0.14-0.18m/s,平均0.16m/s。1例患儿复发,采用保守治疗有效。结论移植血管间置、门静脉主干-门静脉肝内左支分流术是治疗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患儿不能采用胃冠状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时可考虑采用该方法治疗。
张金山李龙李颀刁美李旭孔赤寰叶茂魏延栋管考平董宁
关键词:门静脉血管移植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外胆道闭锁的初步经验
2013年
目的 介绍单切口腹腔镜肝管空肠吻合术应用于胆道闭锁治疗的初步经验. 方法 2011年5月至7月我们对4例可治愈型胆道闭锁采取单切口腹腔镜肝管空肠吻合术(SILH)治疗,其中Ⅰ型3例,Ⅱ型1例.随访期间进行超声检查、上消化道造影及肝功能检测.评估患儿手术年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恢复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肝功能检查等指标. 结果 4例患儿中位手术年龄21d,中位手术时间2h,术中出血少.中位随访时间4.5个月,Ⅰ型胆道闭锁患儿术后3~5d,Ⅱ型胆道闭锁患儿术后6d开始黄疸逐渐下降.迄今无一例死亡或出现并发症. 结论 单切口腹腔镜肝管空肠吻合术治疗可治愈型胆道闭锁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刁美叶茂董宁李颀侯文英明安晓郑伟李龙孙旭
关键词:腹腔镜胆管肝外胆道闭锁
Hem-o-lok在腹腔镜肛门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Hem-o—lok在腹腔镜肛门成形术处理直肠尿道瘘中的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腹腔镜治疗15例中高位肛门闭锁,在距球部、膜部或膀胱颈部尿道0.5cm处应用Hem—o—lok夹闭瘘管处理直肠尿道瘘。结果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肛门成形+尿道瘘修补术,腹腔镜手术(包括会阴手术)操作时间90~150min(平均120rain)。出血量10~20ml(平均15m1),无需要输血者,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7d拔除尿管,无排尿困难。15例随访2~12个月(平均5个月),术后排尿功能基本正常,无尿道瘘复发,无尿道狭窄发生,肛门外观正常,2例患儿轻度直肠黏膜脱垂。结论腹腔镜辅助下Hem-o-lok夹闭处理直肠尿道瘘,更加精准、方便,降低手术难度,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李旭管考平刘树立乔国梁董宁李颀李龙
关键词:儿童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腹腔镜
儿童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
侯文英李龙张金山董宁李颀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