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冰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思维
  • 2篇肝细胞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医学生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胰腺癌细胞
  • 1篇胰腺癌细胞系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机构

  • 10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北京地坛医院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山西省儿童医...

作者

  • 11篇杜冰
  • 3篇马骁
  • 3篇吕成倩
  • 3篇金世柱
  • 3篇张学彦
  • 3篇王新红
  • 3篇魏红山
  • 3篇吕志武
  • 3篇关景明
  • 3篇肖凡
  • 2篇刘明娜
  • 2篇成军
  • 2篇高善玲
  • 2篇刘冰熔
  • 2篇刘美燕
  • 2篇董芳
  • 2篇杨甜
  • 2篇常圆
  • 1篇孟庆威
  • 1篇吕联合

传媒

  • 5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AK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检测局部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在食管癌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探讨FAK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K在40例食管癌组织、4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提示:40例食管癌组织中有16例(40.0%)FAK呈强阳性染色,15例(37.5%)FAK呈弱阳性染色,9例(22.5%)FAK表达缺失;4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3例(7.5%)FAK呈强阳性染色,7例(17.5%)FAK呈弱阳性染色,30例(75.0%)FAK表达缺失,FAK在食管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77.5%)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组织的阳性表达率(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K的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相关(P<0.05),低分化食管癌组FAK蛋白表达高于高中分化组。结论 FAK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其表达量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有关,FAK在正常食管组织中表达缺失或减少。FAK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其表达的高低有可能作为食管癌预后判断的一种新指标。
张学彦吕成倩杜冰马骁关景明高善玲杨甜常圆
关键词:FAK食管癌免疫组织化学
透明帽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初步探讨透明帽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由同一操作者采用透明帽辅助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54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统计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住院时间等.结果 共54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成功54例,手术成功率100%,16例出现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9.6%,手术时间45~ 396 min,平均(125±61) min,患者住院时间为5~28 d,平均(13.0±4.5)d.结论 透明帽应用于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安全、方便、有效,能够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刘素芹刘冰熔王新红杜冰刘巍
关键词:透明帽贲门失驰缓症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半乳凝素-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背景与目的半乳凝素-3(Galectin-3)参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探讨Galectin-3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探索其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NSCLC组织和17例正常肺组织中Galectin-3的表达情况,并用RT-PCR方法在转录水平进行验证,并结合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alectin-3在83.8%(52/62)的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NSCLC组织中Galectin-3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χ2=7.936,P<0.01),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理分型无关。Galectin-3与肿瘤的分化程度(χ2=8.577,P<0.05)和临床分期(χ2=5.287,P<0.05)相关,其中与分化程度(r=-0.292,P<0.05)的表达呈负相关,与临床分期(r=0.336,P<0.05)的表达呈正相关。RT-PCR结果显示,Galectin-3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随访结果表明Galectin-3高表达者总生存小于低表达者(P=0.045)。结论 Galectin-3可能是肺癌诊断的重要辅助基因,Galectin-3有望与肺癌其它标志物联合检查以提高诊断率,提示患者预后。
刘美燕杜冰李春红赵艳滨孟庆威蔡莉
关键词:肺肿瘤半乳凝素-3凋亡
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生医学创新思维训练模式探讨被引量:1
2022年
医学生是医学发展的后备力量,如何提高其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根据医学生接受医学教育并参加社会实践的双重属性,针对性指导医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探讨医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的全新模式。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衍生出的社会医疗问题,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师生双向对接机制等版块,实现便捷、有效的启发引导,为激发医学生创新思维并提高其医学创新能力奠定基础,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在面临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变能力及生涯适应力。
杜冰刘美燕刘雨微苏靖鸿孙健锋高尚刘萌萌刘明娜金世柱
关键词:医学生创新思维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一种新的抗病毒治疗血清学预测指标
2010年
背景阅读: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外膜蛋白不仅能组装成病毒包膜。而且还能组装成不舍有核酸的小球形颗粒和亚管状颗粒。管状颗粒的数目要远远多于HBV病毒颗粒。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有22nm大小的小球形颗粒、管状颗粒和42nm的Dane颗粒。其中只有42nm的Dane颗粒含有HBV基因组。
肖凡董芳杜冰李学永成军魏红山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血清学DANE颗粒慢性肝炎患者
硝化产碱杆菌引起肝脏巨大脓肿导致阻塞性黄疸1例
2012年
一、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37岁,以“皮肤巩膜黄染1周”于2009年9月14日入院。该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尿黄,大便陶土色,皮肤瘙痒,消瘦,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入院查体:体温37℃,除皮肤巩膜黄染外,查体均无异常。在当地医院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肝内实性占位,肝内胆管扩张。
吕志武王新红刘明娜吕成武杜冰
关键词:黄疸阻塞性硝化杆菌属肝脓肿
肝细胞DNA损伤诱导蛋白DDI2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鉴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制备鼠抗DDI2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在细胞和组织中的定位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利用体外原核表达的DDI2蛋白,免疫BLA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明确该蛋白在组织中的定位。结果利用杂交瘤细胞技术,成功制备了两株DDI2单克隆抗体细胞系2H3、2B2。表达纯化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免疫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损伤组织中该蛋白表达增强,且高表达于门脉周围肝实质细胞,并主要表达于细胞核。结论 DDI2的表达与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伤有关,损伤肝细胞主要表达于肝实质细胞的细胞核。
沈冰杜冰吕志武肖凡董芳成军吕联合魏红山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肝细胞四氯化碳
“5E学习循环模型”在留学生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年
"5E学习循环模型"在医学教育的学习中已经显示出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部分课程。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本科学生群体在消化内科的学习采用"5E学习循环模型"。证实"5E学习循环模型"在留学生本科学生的消化内科教学取得显著效果,值得在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金世柱刘中宏刘冰熔赵磊杜冰
关键词:知识水平批判性思维
p15^(INK4B)和p21^(WAF1)基因对人胰腺癌细胞系BxPC3的协同抑制作用
2011年
目的探讨p15INK4B(p15)和p21WAF1(p21)基因联合转染对人胰腺癌细胞系Bx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脂质体介导将pcDNA3.1(+)-p15和pcDNA3.1(+)-p21转染BxPC3细胞,稳定筛选后用RT-PCR检测转染细胞p15和p21基因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p15和p21蛋白的表达。用MTT法和透射电镜检测p15和p21基因分别及联合转染对Bx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BxPC3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结果 p15和p21转染组BxPC3细胞生长速度低于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联合转染与二者单独转染相比,细胞体外生长速度受抑制更明显。p15和p21转染组BxPC3细胞发生G1/S阻滞,G1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S期比例显著低于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并出现凋亡峰,透射电镜亦发现p15和p21转染组发生细胞凋亡。p15和p21联合转染组与二者单独转染相比,发生更为明显G1/S阻滞,G1期比例升高,有统计学意义,S期比例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凋亡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透射电镜发现联合转染组诱导BxPC3发生更明显的细胞凋亡。结论 p15和p21基因联合转染可以进一步增强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的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
曹秀红张学彦吕成倩杜冰马骁关景明张晓娜
关键词:P15INK4BP21WAF1胰腺癌
15-PGDH在食管癌中的表达
2014年
目的研究NAD+依赖性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15-PGDH)在食管癌组织及癌旁6 cm处非肿瘤对照组织中的表达,探讨15-PGDH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和癌旁6 cm处非肿瘤对照组织中15-PGDH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提示:40例食管癌组织中有5例(12.5%)15-PGDH呈强阳性染色,8例(20.0%)15-PGDH呈弱阳性染色,27例(67.5%)15-PGDH表达缺失;40例癌旁6 cm处对照组织中,13例(32.5%)15-PGDH呈强阳性染色,25例(62.5%)15-PGDH呈弱阳性染色,2例(5.0%)15-PGDH染色阴性(P<0.05)。15-PGDH在食管癌组织(32.5%)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6 cm处非肿瘤对照组织(95.0%)的阳性表达率,15-PGDH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PGDH蛋白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无关(P>0.05)。15-PGDH蛋白表达与食管癌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15-PGDH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缺失或减少,15-PGDH可能是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抑制因子。
张学彦吕成倩杜冰马骁关景明高善玲常圆杨甜
关键词: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食管癌淋巴结转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