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 作品数:9 被引量:86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异丙酚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观察两种静脉麻醉药对 HRV的影响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 3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 M、P两组 ,每组 1 5例 ,分别在 1 min内静注咪达唑仑 0 .2 mg/kg、异丙酚 2 mg/kg。记录注药前和注药后 2、5、1 0、1 5、2 0、30 min的 NBP、RHV及各频段。结果 :两组的 MAP在注药 2 min后均显著下降 ,HR则无显著变化 ,其中 M组的作用时间持续到30 min后。 M组的 HRV在 2~ 1 0 min较基础值显著上升 ,此后恢复至基础值 ;而 P组在 1 0~ 2 0 min时呈显著下降。两组的 L F、HF、LF+ HF从 2~ 5 min始均显著降低 ,且 HF更明显 ,表现为 L F/HF的显著上升 ,前者持续 30 min以上。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咪达唑仑、异丙酚对心脏的植物神经活性及各频段成分有明显抑制作用 ,且有交感占优势的趋势 ,循环也受到较严重的干扰。咪达唑仑的起效较慢。 程华春 邵云 杨华 杭燕南关键词:静脉注射 咪达唑仑 异丙酚 心率变异性 静脉麻醉药 SLIPA喉罩全身麻醉患者阿托品应用时机分析 2011年 目的:观察阿托品不同应用时间对SLIPA喉罩全身麻醉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心率收缩压乘积的影响,比较拔出喉罩时呼吸道分泌物情况。方法:将择期行非开腹手术、且预计手术时间<60 min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阿托品0.5 mg,B组于术前3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C组未应用阿托品。结果:麻醉诱导前,A组心率、RPP低于B组(P<0.05),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及手术5 min时,A组心率、RPP高于C组(P<0.05);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手术开始时,B组心率、RPP高于C组(P<0.05),其中5例诱导前心率>100次/min,且手术5 min时B组RPP也高于C组(P<0.05)。A,B,C组分别有2,3,17例需在拔出喉罩时吸引口腔分泌物,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14例有口干不适。结论: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阿托品可避免麻醉诱导时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且可避免术前因心动过速等导致心肌耗氧增加,具有与术前3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减少患者麻醉苏醒期口腔及上呼吸道分泌物的同等效果,且无口干、心动过速等不适。 程华春 杨华关键词:麻醉 SLIPA喉罩 阿托品 心率 心肌氧耗 静脉注射依托咪酯、丙泊酚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2002年 程华春 邵云 杨华 杭燕南关键词:静脉注射 依托咪酯 丙泊酚 心率变异性 麻醉学 血流动力学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高血压全麻病人围手术期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在老年高血压全麻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6例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采用全身麻醉及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组全麻诱导前给予DEX 0.5μg·kg^(-1)。观察两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及心肌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T1~T5时刻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T0时刻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显著减少,有效按压次数、Ramsay镇静评分显著升高(P<0.05);术毕,两组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心肌肌钙蛋白Ⅰ(c TnⅠ)均较术前显著升高,观察组术毕、术后24 h IMA、cTn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EX有助于维持老年高血压全麻病人围手术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减轻心肌损伤。 杨华 陈海燕 沈袁东 刘雯 程华春关键词:高血压 老年 全身麻醉 心肌保护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术期外周血炎性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术期外周血炎性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84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老年结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全身麻醉(对照组,n=42)、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复合组,n=42)。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复合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P <0. 05); T1时刻,复合组TNF-α、IL-6水平较T0时刻升高,但IL-6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 <0. 05); T2时刻,复合组TNF-α基本恢复至T0时刻水平,对照组IL-6水平较T0时刻升高,复合组IL-6低于对照组水平(P <0. 05)。T1时刻,两组CD3^+、CD4^+、CD8^+、CD4^+/CD8^+均较T0时刻降低(P <0. 05); T2时刻,复合组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与T0时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结肠癌患者,既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又可抑制应激反应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促进围术期免疫功能的恢复。 杨华 嵇君伟 邵芸 刘雯 程华春 周建文 陆惠勤关键词:老年结肠癌 硬膜外阻滞 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或异丙酚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2002年 目的:观察两种静脉麻醉药咪达唑仑或异丙酚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ASAⅠ级,年龄23-57岁。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M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15例。术前不用任何麻醉前用药。M组诱导期用咪达唑仑0.2mg/kg静脉注射;P组用异丙酚2mg/kg静脉流向,注速均在1min以内。分别在注药前和注药后2min、5min、10min、15min、20min、30min记录MAP、HRV及各频段数据。结果:二组的MAP在注药2min后均显著下降(P<0.05),HR则无显著变化,M组的持续时间在30min以上。M组的HRV在2-10min时较基础值显著上升(P<0.05),此后恢复至基础值;而P组的HRV在10min-20min时显著下降(P<0.05)。二组的LF、HF、LF+HF从2min-5min均显著降低(P<0.05),以HF降低更明显,且持续30min以上,而LF/HF显著上升(P<0.05)。结论:咪达唑仑或异丙本分对心脏植物神经活性及各频段成分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以抢制交感占优势,循环受到较严重干部,咪达唑仑的起效较慢、作用时间较长。结论:在连续HRV监测下,应用咪达唑仑或异丙酚静脉诱导,均可出现显著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导致诱导后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且以异丙酚组的抑制强于咪达唑仑组。 程华春 邵云 杨华 杭燕南关键词:咪达唑仑 异丙酚 静脉麻醉法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系统 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镇痛 2010年 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因利于管理,已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术后疼痛治疗。文献报道[1]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果确切,降低或减少了因芬太尼剂量过大的镇静过度、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但仍会发生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 程华春 贾美兰 杨华关键词: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氟比洛芬酯 舒芬太尼 改良根治术后 乳腺癌 术后疼痛治疗 7%利多卡因气雾剂预防胃镜检查时的呛咳反应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观察7%利多卡因气雾剂表面麻醉对胃镜检查中患者呛咳的影响.方法 行胃镜检查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加气雾表面麻醉组(气雾组.n=27);与单纯异丙酚组(对照组,n=23),两组均予异丙酚快速诱导催眠,气雾组在诱导前沿舌面、咽后肇喷入7%利多卡因气雾剂.结果 气雾组在胃镜到达会厌与退镜时收缩压(S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插镜时气雾组呛咳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7%利多卡因气雾剂表面麻醉能有效减轻异丙酚施行的胃镜检查中患者的呛咳反应,使胃镜检查操作更加平稳,也能使患者循环更平稳、安全. 程华春 杨华 刘永飞关键词:利多卡因 胃镜检查 表面麻醉 二异丙酚 呛咳 依托咪酯、咪达唑仑、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对心率变异性和脑双频谱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40 2003年 心率变异性(HRV)和脑双频谱指数(BIS)在麻醉中的应用研究较多,但由于其所受影响因素较多,结果往往不一[1-3].本研究旨在排除多种麻醉药和手术伤害刺激等的干扰,观察麻醉药对HRV和BIS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程华春 杨华 邵芸 杭燕南关键词:依托咪酯 咪达唑仑 异丙酚 硫喷妥钠 心率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