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卫明

作品数:53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6篇教育
  • 12篇学术
  • 10篇学术研究
  • 10篇教育学
  • 8篇教育学术
  • 6篇论略
  • 5篇职业教育
  • 4篇政府
  • 4篇中华职业教育...
  • 4篇师范
  • 4篇视点
  • 4篇教育思想
  • 4篇教育学术研究
  • 4篇教学
  • 3篇大职业教育
  • 3篇大职业教育主...
  • 3篇战时
  • 3篇中国教育
  • 3篇中华教育改进...
  • 3篇述论

机构

  • 48篇福建师范大学
  • 6篇浙江大学
  • 1篇福建教育学院
  • 1篇福州职业技术...
  • 1篇泉州师范学院

作者

  • 53篇杨卫明
  • 5篇肖朗
  • 5篇黄仁贤
  • 3篇仪淑丽
  • 1篇林陵
  • 1篇魏金法
  • 1篇陈志华
  • 1篇念烨

传媒

  • 8篇教育史研究辑...
  • 6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教育评论
  • 3篇中外教育(福...
  • 2篇黔东南民族师...
  • 2篇福建教育学院...
  • 2篇教育与考试
  • 2篇教育史研究
  • 1篇中国职业技术...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学刊
  • 1篇佳木斯教育学...
  • 1篇课程.教材....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福建高教研究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镇江高专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近代教育学会与教育家群体的教育学术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中国近代教育学会登上历史舞台,既顺应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客观形势,又反映了教育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它构筑了教育专业人员的"学术共同体",搭建了教育学术研讨与交流的主要平台,并藉此集教育家群体之力深入教育学术的研究,从而极大地加速了中国近代教育学术的专业化发展。
肖朗杨卫明
关键词:教育家群体教育学术研究
教育理论研究的创新依靠什么——从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谈起被引量:1
2003年
本文认为,教育理论研究的创新需要丰富的实践累积为底蕴,需要积极的探索精神作动力,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导向。在这三个方面,夸美纽斯关于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的研究都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杨卫明
关键词:教育理论夸美纽斯教育原则研究方法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非凡尝试——民国时期的“大学院”与“大学区”制被引量:3
2006年
民国时期的“大学院”与“大学区”制,是中国教育史上前无古人但又昙花一现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试验。对其产生和失败的原因作深入的理性探讨,对于今天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杨卫明黄仁贤
关键词:民国时期教育管理体制
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会论略
2025年
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会伴随教育学科的制度化而产生、发展,彰显“学科之会”面相。简洁高效的组织架构,专题研究、学术讲演、刊物发行等主要会务,展现出学术社团的应有风采。尽管大学教育学会的会员以教育院系学生为主体,折射出学科规训的张力,但作为教育学科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院系教师以及教育学人穿梭其中,或引领、或襄助、或鼓励大学教育学会学术研究活动的展开,实乃职责所在,从而形塑了师生共研的学术场景。大学教育学会成为聚集教育专业人员以及有志于研究教育者“坐而论道”“起而习行”的又一重要平台,不仅提升了会员的教育学术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而且有益于大学教育系科的发展。
杨卫明
关键词:教育学术教育系科
中国近代教育学术研究的本土探寻——以中国教育学会关于“中国教育改造”问题的研讨为视点
2015年
"中国教育改造"问题是当时学界、社会乃至官方关注的焦点之一,折射着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教育诉求。中国教育学会介入"中国教育改造"问题的研讨,可谓顺时应势。立足国情民性,系该研讨之鲜明特色,而其中所彰显的本土探寻取向,实为中国近代教育学术研究不懈之追求。
杨卫明
关键词:教育学术研究
中华职业教育社“专家会议”述论被引量:1
2012年
“专家会议”是中华职业教育社应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以来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困境的实然之举,诠释着“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新理路。历次“专家会议”泛及职业教育领域诸多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讨,不仅引导着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务的进展,而且极大地深化和拓展了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杨卫明
关键词:中华职业教育社大职业教育主义
“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推展--中华职业教育社“专家会议”之考察
“大职业教育主义”作为职教社对于近代中国“社会国家秩序”变化与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应对思路,表明该社办理职业教育视野的拓展与行动的转向,折射着对“职教救国”认知的深化。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专家会议”,实乃落实“大职业教育主义...
杨卫明黄仁贤
关键词:中华职业教育社大职业教育主义教育思想史
从取消到重建:近代中国高等师范院校独立设置的历史回声——以中国教育学会关于“师资训练”问题的研讨为视点被引量:1
2016年
中国教育学会关于"师资训练"问题的研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当时学界对于近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忧思。该会成员抱持恢复"高师"为中学"师资训练"治本方式之主张,凸显了师范教育的专业价值。这一研讨与全面抗战开始后"师范学院"创设的关联,诠释着近代中国高等师范院校应独立设置的逻辑。梳理近代中国高等师范院校演进的历程,对于认知高等师范教育的特质仍不乏启示。
杨卫明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学术研讨
教育学会与近代中国教育学术的研究和传播被引量:2
2011年
教育学会登上历史舞台,既顺应了近代中国教育变革的客观形势,又反映了教育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学术体制的组成部分,教育学会通过举行学术年会、设置研究会和研究机构、开展学术讲演、参与世界教育会议等方式,搭建了学术研讨与交流的主要平台,而且随着这些活动方式的制度化,极大地促进了近代中国教育学术的研究和传播。
肖朗杨卫明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观念”变革:严复的探究与推进
2024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严复依托源于西方的社会进化论和经验科学方法论,立足中西文化宏观比较,揭橥“力、智、德”并重、提升全体国民素质;倡导“西学格致”、变化士民“心习”;突破“中体西用”、实现中西汇通等应对思量,赋予“教育救国”理念深层蕴涵,彰显教育变迁的时代气息,助推中国教育近代化迈向“观念”变革的新阶段。尽管他的探究似有避重就轻之嫌,但瑕不掩瑜。其中,“三育”模式奠定的人的质量规格的近代化因子;注重科学方法训练与科学精神陶冶;不论新旧、不问中西,汲取精华冶为一炉等主张,对于当今教育改革仍有启示。
沙邱怀杨卫明
关键词:中西汇通中国教育近代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