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婧
-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七氟烷与丙泊酚在支撑喉镜术麻醉中应用的比较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比较七氟烷和丙泊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行静吸复合麻醉和全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术的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40例,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烷组(S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唑安定1.0~1.5mg,瑞芬太尼4μg/L血浆靶控输注,P组丙泊酚3mg/L血浆靶控输注,S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5~2.0mg/kg,2组均用琥珀胆碱1.5~2.0mg/kg静脉注射后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麻醉维持:S组吸入2%~4%七氟烷,使呼气末七氟烷浓度达到1MAC,同时靶控输注瑞芬太尼;P组仍为血浆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2组均静脉滴注琥珀胆碱,吸入65%氧化亚氮。随手术进程调整麻醉深度。记录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HR在诱导后1min(T1)较术前(T0)明显降低(P<0.05)、MAP在诱导后1min(T1)及插管后1min(T2)较术前(T0)明显降低(P<0.05);P组患者在诱导后1min(T1)、插管后1min(T2)及术毕(T7)的HR明显低于S组(P<0.05);S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结论2种麻醉方法均可用于支撑喉镜术,应用七氟烷麻醉的患者诱导时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苏醒更快。
- 李丽杨文婧李天佐
- 关键词:支撑喉镜术七氟烷丙泊酚瑞芬太尼
- 减少鼻内镜手术术中出血的麻醉管理策略被引量:4
- 2021年
- 鼻内镜手术作为微创手术方式临床应用广泛,但如果术中出血控制不佳,常会使手术视野受限、解剖结构不清,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鼻内镜手术应用全身麻醉时,精细的麻醉管理在减少术中出血、改善手术视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目前所采用的减少鼻内镜手术术中出血的方法及技术进行概述,并对相关的机制、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进行探讨。
- 杨文婧王古岩
- 关键词:鼻疾病内窥镜检查出血
- 羟考酮和舒芬太尼在后巩膜加固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比较羟考酮和舒芬太尼在后巩膜加固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在全麻下行后巩膜加固日间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羟考酮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各30例。羟考酮组患者于诱导期予以0.1 mg/kg羟考酮,舒芬太尼组组患者于诱导期静脉予以0.1μg/kg舒芬太尼。两组患者术中均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以下指标:①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②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留观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镇痛药的使用情况;③苏醒期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MAP及HR波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羟考酮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PACU留观时间分别为(8.6±3.7)min、(10.6±2.9)min、(31.5±7.1)min,与舒芬太尼组[(8.3±3.2)min、(10.4±3.3)min、(30.6±8.3)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羟考酮组患者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0%(3/30),比较舒芬太尼组13.3%(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头晕发生率比较,羟考酮组3.3%(1/30),舒芬太尼组6.7%(2/30),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嗜睡和呼吸抑制;羟考酮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2.1±0.7)分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3.5±0.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考酮组患者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6.7%)低于舒芬太尼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能较好地满足后巩膜加固日间手术的镇痛要求,且不影响患者的苏醒时间及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宋晓丽王古岩陈红芽杨文婧宋艳纯
- 关键词:后巩膜加固日间手术羟考酮全身麻醉
- 羟考酮与芬太尼用于七氟烷全身麻醉小儿预防术后躁动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对比羟考酮与芬太尼用于七氟烷全身麻醉行眼科手术小儿预防术后躁动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9~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行斜视矫正手术的患儿80例,年龄3~7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羟考酮组(O组)及芬太尼组(F组)。采用8%七氟醚与4 L/min氧气吸入诱导,待麻醉深度合适后置入喉罩,术中保留自主呼吸单纯七氟烷吸入维持,手术结束前15 min,O组静脉缓慢滴注盐酸羟考酮0.075 mg/kg,F组患儿静脉缓慢滴注芬太尼1μg/kg,并给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术毕停用七氟烷,拔除喉罩送入麻醉恢复室。记录患儿年龄、性别构成比、体重、手术时间、七氟醚吸入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并定时评估术后躁动评分(PAED)、镇痛评分(FLACC),记录低氧血症、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及排便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O组与F组患儿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及七氟醚吸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组患儿意识恢复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分别为(15.9±3.8)、(27.9±5.1) min,与F组[(16.1±4.2)、(25.1±4.4)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O组患儿术后PAED评分为4.9(3.8)分,与F组6.0(3.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O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为10.0%(4/40),与F组术后躁动发生率15.0%(6/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O组患儿FLACC评分为1.0[2.1],与F组3.6[2.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O组术后疼痛发生率为5.0%(2/40),与F组20.0%(8/4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两组患儿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羟考酮与芬太尼同样可安全应用于七氟烷全身麻醉行眼科手术小儿,术后躁动发生率低;与芬太尼相比,静脉应用羟考酮的患儿术后疼痛评分更低,舒适度更高。
- 杨文婧赵萌萌陈晨崔旭
- 关键词:小儿全身麻醉七氟烷术后躁动羟考酮芬太尼
- 丙泊酚及七氟烷全身麻醉用于早孕患者人工流产术的比较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麻醉和七氟烷吸入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择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分别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和七氟烷吸入麻醉方法,记录诱导前、诱导后、术中、术毕即刻的血压、心率、脑电双频指数,两组的入睡时间,睁眼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七氟烷组患者术中及术毕即刻的脑电双频指数比丙泊酚组低(P<0.05),入睡时间及睁眼时间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恢复室停留时间七氟烷组比丙泊酚组时间显著缩短(P<0.05),丙泊酚组术中体动较七氟烷组多(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全麻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有一定优势。
- 杨文婧李萍
- 关键词:七氟烷人工流产丙泊酚
- 五官科手术麻醉气道与循环管理的核心技术被引量:2
- 2022年
- 随着麻醉技术、设备以及研究领域的不断更新,五官科手术麻醉的技术与理念也在不断地优化发展。五官科手术麻醉有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及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自身经验,对五官科手术麻醉中的常见问题如困难气道的处理、共用气道的通气维持、气道高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控制性降压的进展等进行分析和探讨,对各类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和评价。
- 杨文婧王古岩
- 关键词:麻醉困难气道控制性降压气道高反应
-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术中合用盐酸氢吗啡酮对罗哌卡因镇痛时效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观察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术中合用盐酸氢吗啡酮对罗哌卡因镇痛时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北京同仁医院拟行足踝手术病人68例,随机分为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及罗哌卡因联合盐酸氢吗啡酮组(RH)两组,各34例。所有患者全麻前给予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阻滞。R组局麻药为0.4%罗哌卡因30 ml神经周围注射;RH组在0.4%罗哌卡因中加入0.01 mg/kg盐酸氢吗啡酮共30 ml神经周围注射。观察阻滞后12 h、24 h及36 h病人VAS评分及镇痛持续时间。结果 RH组在给药后24 h VAS评分(1.2±0.5)明显低于R组(3.5±1.2),RH组镇痛持续时间(27.5±2.1 h)明显长于R组(22.3±1.8 h),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术后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时,与单纯应用0.4%罗哌卡因相比,在0.4%罗哌卡因中加入盐酸氢吗啡酮可以明显延长镇痛持续时间,并减轻阻滞作用消退时病人的反跳性疼痛。
- 杨文婧徐源初丽艳张慧明张祥晶
- 关键词:罗哌卡因
- 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技术在宫腔镜诊疗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THRIVE)技术在宫腔镜诊疗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3年9至12月北京同仁医院拟行择期宫腔镜诊疗术的女性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THRIVE组和面罩吸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THRIVE组采用THRIVE设备供氧,氧流量为50 L/min;面罩吸氧组采用面罩吸氧方式,氧流量为5 L/min;两组氧浓度均设置为100%。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期间生命体征、麻醉药物使用量及手术时间等。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低氧事件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术中呼吸暂停发生率和时间以及相应氧合干预手段、非缺氧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THRIVE组年龄(42±14)岁,面罩吸氧组年龄(43±15)岁。THRIVE组患者手术时长为(15.9±3.4)min,低于面罩吸氧组的(16.3±4.5)min(P=0.041),而苏醒时长和麻醉时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术中血管活性药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HRIVE组患者手术结束即刻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为(99.7±1.1)%,高于面罩吸氧组的(99.1±1.1)%(P<0.05),两组患者其他时间点的SpO_(2)以及各时间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HRIVE组低氧事件发生率为12.0%(6/50),低于面罩吸氧组的28.0%(14/50)(P=0.045)。两组患者呼吸暂停发生率及时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均无临时需要置喉罩或气管插管的病例。两组患者术中体动、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周均未发生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结论THRIVE技术可以为宫腔镜诊疗术患者提供有效的氧合,维持患者循环稳定,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
- 刘蕾杨文婧张丛雅王古岩
- 关键词:宫腔镜呼吸管理
-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窥镜手术中肺顺应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比较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ESS)时,应用全凭静脉麻醉(TIVA)与吸入麻醉两种麻醉维持方法对患者肺顺应性的影响。方法入选2020年9-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诊断为慢性鼻窦炎,拟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ESS的患者80例。由计算机产生随机序列号,将患者分为TIVA组和吸入麻醉组,每组40例。TIVA组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吸入麻醉组持续吸入七氟烷+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前、置入喉罩后5、30、60 min及手术结束即刻的肺顺应性、气道峰压、平台压、气道阻力;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和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及术中出血量和出血速度、术后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6 h内随访结果。结果 TIVA组与吸入麻醉组患者置入喉罩前、置入喉罩后5、30、60 min及手术结束即刻的肺顺应性比较[(70±15) ml/cm H_(2)O(1 cm H_(2)O=0.098 k Pa)比(67±16) ml/cm H_(2)O、(68±14) ml/cm H_(2)O比(69±12) ml/cm H_(2)O、(64±14) ml/cm H_(2)O比(63±12) ml/cm H_(2)O、(63±12) ml/cm H_(2)O比(57±11) ml/cm H_(2)O、(60±14) ml/cm H_(2)O比(61±14) ml/cm H_(2)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患者以上各时点气道峰压、平台压、气道阻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和术中MAP、心率及术中出血量和出血速度、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患者术后6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对于慢性鼻窦炎行ESS患者,采用TIVA和吸入麻醉两种麻醉维持方法对术中肺顺应性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
- 李赫杨文婧杜英杰王月奚春花王古岩
- 关键词:鼻内窥镜手术肺顺应性全凭静脉麻醉吸入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