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逢建

作品数:85 被引量:863H指数:19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农业科学
  • 31篇生物学
  • 6篇医药卫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植物
  • 8篇南方红豆杉
  • 8篇红豆杉
  • 6篇紫杉
  • 5篇入侵
  • 5篇色谱
  • 5篇生活史
  • 5篇土壤
  • 5篇种群
  • 5篇紫杉醇
  • 5篇栎林
  • 4篇盐碱
  • 4篇盐碱地
  • 4篇叶片
  • 4篇育林
  • 4篇生活史型
  • 4篇籽油
  • 4篇总黄酮
  • 4篇薇甘菊
  • 4篇喜树

机构

  • 85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海道大学
  • 2篇黑龙江农业工...
  • 2篇肇庆学院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黑龙江省科学...
  • 1篇冈山大学
  • 1篇台州学院
  • 1篇韩山师范学院
  • 1篇桦南林业局
  • 1篇黑龙江省林业...

作者

  • 85篇杨逢建
  • 55篇祖元刚
  • 19篇王文杰
  • 14篇赵则海
  • 11篇曹建国
  • 10篇张衷华
  • 9篇张学科
  • 8篇于景华
  • 8篇唐中华
  • 7篇陈华峰
  • 7篇庞海河
  • 5篇谷会岩
  • 5篇高银祥
  • 4篇付玉杰
  • 4篇孙佳音
  • 4篇杨磊
  • 3篇王慧梅
  • 3篇郭晓瑞
  • 3篇石福臣
  • 3篇张琳

传媒

  • 23篇植物研究
  • 9篇生态学报
  • 7篇东北林业大学...
  • 5篇植物学通报
  • 3篇植物生态学报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Journa...
  • 2篇森林工程
  • 2篇林业科技
  • 1篇林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食品科学
  • 1篇Acta B...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吉林林业科技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9篇2005
  • 2篇2004
  • 7篇2003
  • 9篇2002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遮荫对南方红豆杉光合特性及生活史型影响被引量:37
2007年
对浙江省富阳市种植的5年生南方红豆杉,89%遮荫的条件下生长的南方红豆杉与46.4%遮荫及自然光条件诱导50天的南方红豆杉的光合特性、光合色素及其生活史型的研究。结果表明:89%遮荫、46.4%遮荫和自然光的光补偿点分别为18.88,30.52和65.34μmolm-2·s-1,光饱和点分别为287.01,258.25和358.92μmol·m-2·s-1,遮荫可以降低南方红豆杉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从而能够更好地利用弱光,同时提高光合速率,增强了南方红豆杉的光合能力,其中以89%遮荫的变化最明显。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大,南方红豆杉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的含量均增大,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减小,说明遮荫可以增加植物对光能的利用,尤其是增加了对蓝紫光的利用,提高了光合效能。研究还发现遮荫对南方红豆杉的生活史型有一定的影响,89%遮荫、46.4%和自然光的生活史型分别为V0.836C0.164,V0.625C0.375和V0.772C0.228,以89%遮荫的营养生长最为旺盛。因此,89%遮荫是这三种光照条件中南方红豆杉营养生长的最适条件。
孙佳音杨逢建庞海河张学科祖元刚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遮荫光合特性光合色素生活史型
中国白桦资源的工业利用与生态经营(英文)被引量:4
2002年
白桦是一个北温带的广布种 ,主要分布在温带亚洲的日本、朝鲜、俄罗斯和中国。白桦在我国分布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华北的燕山、太行山 ,西北的秦岭、天山、阿尔泰山 ,西南的横断山脉、青藏高原。白桦生长迅速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是恢复植被、保护森林水分和土壤的优良造林树种 ,白桦又是一个重要的药用和纤维用优良经济树种 ,因此 ,白桦资源具有全球范围内的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论述了中国白桦资源的地理分布、群落生态、生长发育、遗传生态、转基因技术和树皮、树叶、木材的加工利用 ,同时 ,还阐述了中国的白桦天然林保护工程。
张学科杨逢建于景华石福臣
关键词:生态经营
植物生物碱代谢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59
2003年
目前 ,植物生物碱作为植物的化学防御武器 ,在植物的生态适应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观点已得到了普遍的接受。生物碱代谢生物学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主要集中在生物碱合成和贮存部位、转运途径、代谢调控因子、生物合成途径和关键酶及其编码基因等方面 ,现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唐中华于景华杨逢建祖元刚
关键词:植物生物碱生物合成转运
重度盐碱地改良措施对土壤特性和不同植物光合、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研究了重度盐碱地改良对土壤特征及不同植物光合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实施不同改良措施后,土壤特性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土壤总孔隙度比对照(盐碱裸地)提高5%~20%;田间持水量比对照提高3%~13%;土壤容重由对照的1.2~1.4g.cm-3降到0.7~1.0g.cm-3;土壤紧实度由对照的2000~2500kPa降低到500~1000kPa;土壤毛细管上升高度和土壤透水速率也高于对照;土壤电导率平均降低了1288μs.cm-1;土壤pH值平均降低1.5左右;浅槽改良和深槽改良后碱解氮分别提高了50%和100%;浅槽改良和深槽改良后土壤CO2浓度达到2500~3500和3000~3500μL.L-1;深槽改良使得土壤深层氧气浓度下降到17%左右。改良后种植的植物光合能力方面也有不同提高,其中甘草、甜玉米和偃柏等经深槽改良处理后比对照提高2.5~12μmol.m-2.s-1。不同植物经过处理后在生物量方面明显提高,其中甜玉米、白菜、萝卜和偃柏等深槽改良处理明显高于其客土覆盖处理,我们的研究表明大规模盐碱地改良后种植品种选择应该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其土壤特性和植物适应性。
于兴洋王文杰杨逢建许慧男李冉邱岭王莹祖元刚
关键词:土壤特征植物生长
重度盐碱地营造杨树人工林土壤改良效果被引量:3
2012年
为探讨重度盐碱地营造杨树人工林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本实验以黑龙江省肇东市重度盐碱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小穴改良"一字沟"觅食丘式原位修复、小穴改良"十字沟"觅食台式原位修复和小穴改良"井字沟"觅食坛式原位修复的方法对重度盐碱地进行改良。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不同改良措施后土壤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土壤pH值、电导率含量显著下降;土壤碳酸根含量显著下降,交换性钙、镁含量显著提高;土壤胡敏酸和壳聚糖含量明显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因此,本研究所采用的三种不同的改良措施具有良好的改良效果。
杨逢建刘维李德文祖元刚
关键词:杨树土壤特性
紫茎泽兰的CO_2交换特性被引量:24
2005年
紫茎泽兰是一种外来入侵有害植物,从CO2交换特性角度研究其入侵特性的报道较少.对其生殖器官(花和果)和营养器官(茎杆和根系和不同生长条件下的叶片)气体交换特性进行了测定,并与8种本地种和已报到的世界主要草本和木本植物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进行了对比.在结果中观察到,不同叶片的净光合能力和呼吸速率差异较大,同一茎杆不同叶片、不同年龄株丛和同一株丛不同年龄分株上叶片、不同生境内嫩叶、成叶和老叶、不同长度节间上生长叶片以及基生叶和顶生叶光合能力都受到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羧化能力)的影响,但不同叶片所受的限制程度不同.综合来看,最大叶片净光合速率为17.6 μmol·m-2s-1,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为11~15μmol·m-2s-1,占所有观测值的50%,而叶片暗呼吸速率70%以上的观测结果在1~3μmol·m-2s-1之间,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在1.5~2.0μmol·m-2s-1,占所有测定值的40%.生殖器官具有较高的代谢机能,其中幼嫩花蕾的呼吸速率高达37μmol·kg-1 DW s-1,其呼吸速率平均比茎杆和根系高出4倍.而且,花蕾、成花和幼果都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毛光合速率分别约为40,16μmol·kg-1 DW s-1和11μmol·kg-1 DW s-1,是对应呼吸速率的110%,68%和74%),对照同一时期(早春:旱季生殖生长季)的叶片光合能力仅为营养生长季节(夏季)的1/3,生殖器官这种光合作用是对叶片光合能力不足的一种补充.茎杆和根系呼吸速率与直径的关系相似,即直径越小,呼吸速率越高.直径小于0.5mm的根系和茎杆的呼吸速率都在11 μmol·kg-1 DW s-1以上.与其他植物比较,在温度和根系大小相当的情况下,紫茎泽兰与其它根系呼吸比较并没有明显区别.与已报道的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光合呼吸范围来看,紫茎泽兰叶片光合速率介于草本植物系统的中等偏下,位于木本植物系统的中等偏上,而其呼吸速率和草本植物相当�
王文杰祖元刚孟庆焕杨逢建赵则海曹建国
关键词:紫茎泽兰光合作用营养器官生殖器官
封山育林后森林植被动态及其对策的研究
该文运用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大量野外调查并查阅大量有关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的四个林业局,即鹤岗、鸡东、五常林业局及宾西实验林场的封山育林状况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不同林型,不同封育...
杨逢建
关键词:封山育林林型种群演替
优良红松坚果型优树的选择方法(英文)被引量:7
2001年
于1988-1998 年对长白山、小兴安岭和完达山地区天然红松林以及黑龙江省鹤岗地区人工红松林结实量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测定。根据调查和测定数据,对红松结实特征,包括结实量、球果长度、球果数量、出种率,种子千粒重、种子产量、种子大小、种子空实率、球果虫害率、结实指数等,进行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逐步回归,得出各项结实因子对结实量的贡献率,将球果长度、千粒重和出种率确定为优树选择的重要指标,然后采用加权系数法确定红松坚果型优树,并制订出天然红松林坚果型优树标准和红松人工林坚果优树标准。本项研究为建立红松坚果园选择优树提供了方法和标准。
杨凯谷会岩扬凯李春英杨逢建
陆地生态系统二氧化碳通量网的建设和发展被引量:27
2002年
介绍了陆地生态系统CO2 通量网和三个地域性CO2 通量网 (欧洲通量网、美洲通量网和亚洲通量网 )的建设与发展状况 ,并着重对其建设目的、组织结构和数据共享原则等进行了评述。对欧洲通量网与美洲通量网所能提供的共享数据库的研究地点概况、数据特点和主要研究者也进行了介绍 ,以便国内同行进行对比研究使用。参考全球陆地在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比例 ,对陆地生态系统CO2 通量网的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 ,并结合我国科学家在本领域的研究 ,对陆地生态系统CO2 通量网今后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亚洲大陆地区 (我国 )
王文杰石福臣祖元刚杨逢建毛子军小池孝良
关键词:全球变暖陆地生态系统
紫茎泽兰叶片气体交换的气孔调节特性:对其入侵能力的意义(英文)被引量:19
2005年
紫茎泽兰是一个典型的外来入侵植物。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分布于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市郊(2 7°2 8′36″N ,1 0 2°1 2′2 8″E)的紫茎泽兰的气体交换特性进行测定,并与本地8个伴生种和其他1 2个分布于我国不同地区和日本的入侵种和本地种进行比较。目的是探讨气孔调节在日变化过程和长期干旱与湿润生境上的差异及其对紫茎泽兰入侵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紫茎泽兰光合午休现象明显,气孔调节和非气孔调节共同控制了紫茎泽兰的光合日进程模式,而以气孔调节最为重要。非气孔调节主要是通过羧化效率的降低,从而影响表观量子效率或其他光合过程来实现的,而气孔调节主要是通过降低胞间CO2 浓度,提高气孔限制值来实现的,这与其他种的差异不大。经过长期的野外不同湿度环境适应后,气孔调节出现了一定的弹性变化。在气孔导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和土壤有效氮含量差异不明显,湿生生境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干生生境,并导致了叶片含氮量显著提高。气孔在调节紫茎泽兰水分利用效率方面有别于所测定的其他2 0种植物,在湿生生境下随气孔导度下降,水分利用效率下降,而在干生生境下则显著升高。因此,紫茎泽兰同时兼有“省水”植物和“费水”植物的双重特点,这一灵活水分利用特点保证了它在?
祖元刚王文杰杨逢建赵则海曹建国
关键词:紫茎泽兰气孔调节水分利用效率入侵能力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