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静

作品数:9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电针
  • 4篇胃运动
  • 3篇单穴
  • 2篇源性
  • 2篇针灸
  • 2篇食源性肥胖
  • 2篇肥胖
  • 1篇电针治疗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穴位
  • 1篇穴位特异性
  • 1篇血症
  • 1篇药物疗法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针刺
  • 1篇针灸疗法
  • 1篇针灸学
  • 1篇针药
  • 1篇针药结合

机构

  • 8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林静
  • 6篇徐斌
  • 5篇卢明香
  • 5篇余芝
  • 4篇夏有兵
  • 1篇王耀帅
  • 1篇王士超
  • 1篇于文静
  • 1篇王玲玲

传媒

  • 1篇针刺研究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针刺对胃运动调节效应的机制浅析被引量:6
2012年
针刺对胃运动具有兴奋、抑制或双向调节作用,其效应受到多因素多环节的影响。不同的针刺方法、刺激参数和腧穴均可能影响针刺对胃运动的调节效应,其效应的发挥依赖于神经-体液的相互协调关系,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文章对此前关于针刺调节胃运动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从参与针刺调节胃运动的各个环节分析这些效应可能的机制或影响因素,并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在这方面的研究方向。
卢明香林静余芝徐斌
关键词:针刺胃运动
电针不同部位单穴对大鼠胃运动双向调节效应特征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的双向调节效应特征。方法通过在大鼠胃内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压,观察电针"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胃运动异常模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结果在正常生理状态及胃运动增强和胃运动抑制的病理状态下,电针"曲池""上巨虚"均以促进胃运动为主(P<0.05),而电针"天枢"均以抑制胃运动为主(P<0.01),电针"大肠俞"只有在正常及心得安所造成的胃运动兴奋状态下,以抑制胃运动为主(P<0.05),其他状态无明显方向倾向。结论腹部和四肢单穴对胃运动的调节很可能具有定向效应的特征,穴位的双向调节作用并不一定是同一穴位对不同病理状态下内脏器官的双向调节。
余芝夏有兵卢明香林静徐斌
关键词:电针单穴胃运动
电针不同部位单穴/穴组对大鼠胃运动调节效应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部位单穴/穴组对胃运动的影响,探讨不同状态下电针对胃肠运动的调节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饥饿组(禁食24h)、阿托品组(M受体拮抗剂,0·1%,0·8mL/kg,40μL·min-1·kg-1)、乙酰胆碱组(M受体激动剂,0·1%,20μL·min-1·kg-1)、克伦特罗组(β2受体激动剂,0·2%,80μL·min-1·kg-1)、心得安组(β受体拮抗剂,0·4%,1mL/kg,40μL·min-1·kg-1)和对穴组,每组30只。在胃内放置球囊,并连接到压力传感器检测胃内压力。分别在上述6种状态下观察电针(2Hz/15Hz,2mA,2min)"天枢""曲池"和"上巨虚"对大鼠胃运动的影响,并观察正常状态下电针"天枢"+"上巨虚""天枢"+"曲池"和"上巨虚"+"曲池"对大鼠胃运动的影响(均取左侧腧穴)。结果:静脉注射阿托品和克伦特罗之后,胃内压力下降(P<0·05);给予乙酰胆碱和心得安,胃内压升高(P<0·05)。在正常、饥饿、给予M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和β受体激动剂/拮抗剂情况下,电针"天枢"对胃内压和胃运动均产生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为:饥饿>正常,乙酰胆碱>阿托品,克伦特罗>心得安;电针"曲池"和"上巨虚"对胃内压和胃运动均产生明显兴奋作用;"天枢"+"上巨虚"对胃运动以抑制为主,"上巨虚"+"曲池"表现为兴奋作用,而"天枢"+"曲池"的抑制或兴奋作用均不明显。结论:电针腹部"天枢"穴对胃运动以抑制为主,而电针位于四肢的"曲池"和"上巨虚"穴对胃运动以兴奋为主,其效应量和机体状态有关,配伍应用可能会产生拮抗效应,改变腧穴效应的方向。
余芝夏有兵卢明香林静于文静徐斌
关键词:胃内压单穴腧穴配伍
电针不同部位穴位减肥效应及机制差异的实验研究
研究目的:   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后三里、曲池、天枢、耳穴(“胃”耳轮脚消失处和“饥点”耳屏外侧面中点)治疗食源性肥胖的疗效、对下丘脑pAMPKα、GK、Glut-3表达,胰腺中pAMPKα、GK表达及血清中内脂素蛋白...
林静
关键词:电针治疗穴位特异性食源性肥胖
针药结合的现状分析
针灸作为一种对最复杂的生命体系一人体的治疗手段,其疗效是确切而肯定的。她通过物理性刺激,产生内源性生物效应,整体地调节人体的失衡状态,从而达到机体的自稳,其效应本身具有复杂性,现在再加上与药物结合,又能产生怎样的千变万化...
林静
关键词:针灸学药物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效评价
电针不同部位单穴对大鼠胃运动双向调节效应特征的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的双向调节效应特征。方法通过在大鼠胃内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压,观察电针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胃运动异常模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结果在正常生理状态及胃运动增强和胃运动抑制的病理状态下,电针曲池、上巨虚均以促进胃运动为主(P<0.05);而电针天枢均以抑制胃运动为主(P<0.01);电针大肠俞只有在正常及心得安所造成的胃运动兴奋状态下,以抑制胃运动为主(P<0.05);其他状态无明显方向倾向。结论腹部和四肢单穴对胃运动的调节很可能具有定向效应的特征,穴位的双向调节作用并不一定是同一穴位对不同病理状态下内脏器官的双向调节。
余芝夏有兵卢明香林静徐斌
关键词:电针胃运动大肠俞上巨虚曲池
不同灸量温和灸对高脂血症大鼠穴位局部温度影响的实验观察被引量:21
2011年
目的:观察不同灸量温和灸施灸前后温度变化特性,从温度角度探讨不同灸量影响灸效的意义。方法:用温度记录仪测量常用的3种灸量(5、10、15min)温和灸,对高脂血症大鼠施灸前、施灸过程中以及施灸后两个穴位(神阙、足三里)局部温度变化数值曲线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从穴位上看:局部温度基础值神阙>足三里,局部温度波动幅度神阙<足三里。不同灸量温和灸,神阙和足三里穴位表面温度上升后所能达到的最大值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温和灸施灸结束后,神阙穴位局部温度不同灸量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足三里穴位局部温度不同灸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灸量刺激是影响穴位局部温度的重要因素,同时不同穴位间温和灸的温度效应体现出一定的差异。
林静王耀帅王士超王玲玲徐斌
关键词:温和灸灸量神阙足三里
电针对食源性肥胖大鼠pAMPK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食源性肥胖大鼠中枢及胰腺组织中磷酸化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α(pAMPKα)表达的影响,探讨针灸减肥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8只和高脂组42只,造模12周后挑选体重超过正常组体重15%的大鼠16只,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电针组)8只及肥胖模型组(模型组)8只,电针组大鼠针刺足三里、内庭穴位减肥(2/15Hz,3mA),每次15min,每天1次,共30次。治疗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各组下丘脑腹内侧核(VMN)及胰腺组织pAMPKα的表达。结果: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体重明显下降(P<0.01),与正常组体重相近(P>0.05)。电针组大鼠胰腺中pAMPKα平均光密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相近(P>0.05);各组下丘脑腹内侧核中pAMPKα平均光密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通过升高胰腺pAMPKα,即增加能量消耗达到治疗食源性肥胖的目的。
林静夏有兵卢明香余芝徐斌
关键词:食源性肥胖针灸疗法电针动物实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