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牧启田

作品数:145 被引量:257H指数:8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43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7篇医药卫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2篇细胞
  • 72篇白血
  • 72篇白血病
  • 44篇急性
  • 37篇基因
  • 31篇骨髓
  • 27篇髓系
  • 26篇急性髓系
  • 25篇染色
  • 25篇染色体
  • 23篇髓系白血病
  • 23篇急性髓系白血...
  • 22篇预后
  • 19篇核型
  • 17篇增生
  • 17篇骨髓增生
  • 17篇骨髓增生异常
  • 16篇慢性
  • 15篇淋巴
  • 14篇凋亡

机构

  • 82篇宁波市第一医...
  • 44篇宁波大学
  • 3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9篇浙江大学
  • 19篇浙江省宁波市...
  • 10篇暨南大学
  • 7篇上海市肿瘤研...
  • 2篇宁波市医疗中...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宁波市妇女儿...
  • 1篇慈溪市人民医...
  • 1篇宁波大学医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黄山市...
  • 1篇宁波市医疗中...

作者

  • 145篇牧启田
  • 55篇欧阳桂芳
  • 33篇陆滢
  • 29篇张怡
  • 28篇金洁
  • 21篇陈莹
  • 20篇陈志妹
  • 18篇盛立霞
  • 15篇洪用伟
  • 14篇吴文淼
  • 14篇朱慧玲
  • 14篇楼基余
  • 13篇余梦霞
  • 12篇楼燕如
  • 10篇邬宁宁
  • 10篇徐凯红
  • 10篇王云贵
  • 9篇王怡
  • 9篇王嵘
  • 9篇陈菲菲

传媒

  • 10篇中国实验血液...
  • 9篇中华医学遗传...
  • 9篇中华血液学杂...
  • 9篇现代实用医学
  • 6篇浙江医学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中国医学创新
  • 4篇2007年浙...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2015年浙...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暨南大学学报...
  • 2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5篇2023
  • 12篇2022
  • 9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3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16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0058-F4促进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对地塞米松的药物敏感性
背景: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长存活率超过80%,但成人ALL的预后仍然不佳。糖皮质激素(GC)是ALL患者治疗的传统治疗方案中的首选药物。在GCs抗白血病的分子机制中,c-Myc抑制起到关键作用。研究目的:原...
吕梅牧启田欧阳桂芳
文献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出血性膀胱炎的防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出血性膀胱炎(HC)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行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发生迟发性HSCT。1例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P2,1例为急性粒细胞部分分化型。2例均治愈,但最终均死亡。结论早期HC可加用美司钠,迟发的HC加用前列腺素E1脂质微球和抗病毒抗炎可能有效,对合并GVHD者需同时抗排异治疗。
洪用伟朱慧玲欧阳桂芳牧启田陆滢
关键词:膀胱炎出血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
CDX2基因在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同源框转录因2(CDX2)基因在AML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RQ-PCR)方法检测108例初发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X2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108例AML患者的骨髓...
陆滢牧启田汪琼余梦霞陈志妹楼基余金洁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单个核细胞
文献传递
转染外源HC56基因对Jurkat细胞足叶乙甙作用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HC5 6基因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把HC5 6基因转染Jurkat细胞 ,经G418筛选 ,获得稳定表达外源HC5 6基因的细胞克隆后 ,应用MTT法 ,观察HC5 6基因产物对Jurkat细胞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足叶乙甙 (etoposide ,VP16)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HC5 6基因转染Jurkat细胞 ,在 1μg ml、10 μg ml、5 0 μg ml浓度的VP16作用下 ,对细胞生长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 5 1.7%± 4.2 % ,45 .1%± 3 .7% ,79.6%± 6.2 % ,明显高于在相应的VP16浓度作用下的PBK CMV空载体转染的对照细胞(分别为 9.5 %± 0 .6% ,7.0 %± 0 .5 % ,10 .2 %± 0 .9% ) (P <0 .0 1)。结论 HC 5
牧启田王嵘吴向华杜均样万大方顾建人
关键词:JURKAT细胞足叶乙甙化疗敏感性基因转染
15例伴11p15异常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伴11p15异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细胞遗传学和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994年到2010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及门诊11p15异常AM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进行预后分析...
汪琼陆滢牧启田陈志妹楼基余金洁
关键词:核型分析预后
文献传递
苦参碱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干细胞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正>目的:伊马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均不能完全清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患者体内Bcr-Abl阳性的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LS...
路莎莎陈健余梦霞朱志娟金晶牧启田陈菲菲阴秀峰陆德珉曹利红胡超马秋玲张婷周一乐金洁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干细胞MYC
文献传递
NPHP3基因变异导致胎儿肾囊肿伴严重羊水减少的诊断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NPHP3基因变异所致胎儿期肾囊肿伴羊水减少的肾病相关纤毛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型特点。方法收集孕中期经超声发现胎儿肾囊肿伴羊水减少引产儿的DNA,进行染色体微阵列检测和全外显子组测序,并用Sanger测序对疑似致病性变异进行家系验证。结果胎儿于19周超声检测发现双肾囊肿伴羊水减少,25周由于羊水极度减少而引产。染色体微阵列检测未发现异常,全外显子组检测发现胎儿NPHP3基因存在复合杂合变异(c.1817G>A,p.W606X;c.432dupA,p.E145Rfs*18),遗传自表型正常的父母亲。c.1817G>A已有文献报道,c.432dupA尚未见报道,为新发现的变异。结论本研究结果拓展了NPHP3基因变异谱。由NPHP3基因变异所致胎儿期肾囊肿伴羊水减少其变异类型中往往含有剪接变异、移码变异或无义变异中的一种或两种,其预后较差。
鲍幼维潘小莉潘小莉庄丹燕庄丹燕牧启田牧启田
苦参碱抗T315I突变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正>目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伊马替尼治疗CML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然而伊马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Bcr-Abl-T315I...
路莎莎陈健牧启田陈菲菲阴秀峰陆德珉曹利红胡超余梦霞朱志娟金晶马秋玲张婷周一乐金洁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MYC凋亡作用
文献传递
抗-Le^(b)合并抗-E唯酶抗体消减速率及临床意义
2025年
红细胞血型唯酶抗体指仅能与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等处理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而在盐水、凝聚胺、抗人球等介质中不发生凝集反应的意外抗体[1]。由于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及检测的效益性,大多数实验室不会常规使用酶增强法检测血型不规则抗体,因此唯酶抗体的发生率目前缺乏准确的数据。
史双璐应琪明詹雅婷吕定丰牧启田
关键词:凝集反应红细胞血型凝聚胺菠萝蛋白酶意外抗体
HCAP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原始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了解HCAP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原始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分离18个正常个体外周血白细胞和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原代白血病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印迹分析HCAP1蛋白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受检的正常入外周血自细胞和白血病患者原始细胞均表达HCAP1蛋白;在正常人外周血成熟白细胞,HCAP1主要分布于细胞核,而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原始细胞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均有分布;急性白血病患者原始细胞HCAP1蛋白的相对表达值(HCAP1/actin的灰度比值)为(0.37±0.23),正常入外周血白细胞的HCAP1蛋白相对表达值为(0.31±0.19,P>0.05)。结论: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和白血病患者的原代白血病细胞均表达HCAP1蛋白,两者之间表达水平并无显著差异,但其在细胞内的分布有所不同。
郭列平牧启田王嵘万大方顾建人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外周血原始细胞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