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狄飚

作品数:181 被引量:1,137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领域

  • 165篇医药卫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2篇病毒
  • 56篇流感
  • 41篇流行病
  • 40篇流行病学
  • 34篇抗体
  • 27篇禽流感
  • 24篇登革热
  • 22篇综合征
  • 20篇血清
  • 19篇甲型
  • 18篇登革病毒
  • 18篇流感病毒
  • 18篇基因
  • 16篇严重急性
  • 16篇急性呼吸
  • 15篇严重急性呼吸
  • 14篇禽流感病
  • 14篇禽流感病毒
  • 12篇手足
  • 12篇手足口

机构

  • 174篇广州市疾病预...
  • 10篇南方医科大学
  • 10篇中山大学
  • 5篇香港大学
  • 4篇广东省疾病预...
  • 4篇广州市越秀区...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军区疾病...
  • 2篇茂名市疾病预...
  • 2篇广州市番禺区...
  • 2篇广州市荔湾区...
  • 2篇广州市白云区...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硕世生物...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广东省卫生厅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74篇狄飚
  • 60篇吴新伟
  • 60篇鲁恩洁
  • 57篇王鸣
  • 46篇杨智聪
  • 43篇蒋力云
  • 42篇李魁彪
  • 41篇陈艺韵
  • 33篇谢华萍
  • 31篇刘于飞
  • 25篇曹蓝
  • 25篇刘远
  • 24篇耿进妹
  • 22篇何丽娟
  • 20篇刘艳慧
  • 19篇高阳
  • 19篇陆剑云
  • 17篇周端华
  • 17篇夏丹
  • 16篇曹毅敏

传媒

  • 24篇中华流行病学...
  • 14篇热带医学杂志
  • 1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1篇预防医学情报...
  • 9篇华南预防医学
  • 7篇疾病监测
  • 7篇中国公共卫生
  • 6篇中华预防医学...
  • 6篇医学动物防制
  • 5篇病毒学报
  • 5篇江苏预防医学
  • 5篇中华疾病控制...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3篇中国媒介生物...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中国病毒病杂...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12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10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10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14篇2009
  • 9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10篇2005
  • 14篇2004
1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及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建立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检测的方法,并对该方法通过临床标本进行评价。方法根据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在同一温度下实现RNA的逆转录和DNA扩增,该扩增产物可通过全封闭式核酸检测装置进行检测。14份健康人咽拭子标本、7个其他呼吸道病毒和6个虫媒病毒株被用来检测CPA反应的特异性;已知病毒滴度的甲型H1N1毒株进行对照梯度稀释,以测试CPA的敏感性;102份甲型H1N1临床咽拭子标本为检测对象,评估其临床的检测的可行性。结果 CPA反应未出现对健康样本以及其他病毒产生交叉反应;对已知滴度的病毒进行梯度稀释检测,证明CPA的敏感性为10拷贝/μL。对甲型H1N1流感临床病例发病1~3d临床标本新建检测方法的检出率为100%,4~6d临床标本检出率为79.31%,≥7d临床标本检出率为9.09%。讨论CP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对设备要求低,适合基层医疗单位对甲型H1N1流感发病早期诊断使用。
白志军胡林李魁彪钟华燕陈艺韵鲁恩洁狄飚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
广州市2003年冬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分析
2005年
目的分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下称SARS)的流行特点,探讨SARS感染发病的特征,为制定SARS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现场流行病学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广州市2003年冬季SARS流行特征.结果广州市2003年12月16日至2004年1月7日共报告SARS病例4例,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20~40岁;患者病情较轻,无ARDS和死亡;3例患者在发病后5~6 d就可检测出SARS-CoV IgG、IgM抗体;均属本地社区感染病例,其中3例患者与经营果子狸的T、S餐厅有流行病学联系,但病例间无直接的流行病传播关系.257名接触者无一例发病;T及S餐厅129名员工中血清SARS-CoV IgG阳性率为6.20%(8/129),8例SARS-CoV IgG阳性者中1例为报告病例,1例为近期感染轻型病例,1例为2003年初可疑SARS病例,5例为隐性感染者;两餐厅员工的SARS- CoV IgG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0.43%)和服务业从业人员(0.29%);T酒家存栏的6只果子狸咽拭子均检出SARS-CoV RNA.结论广州2003年冬季SARS流行强度低、病例病情轻,未显示出有传染性,存在有隐性感染者和轻型病例,SARS-CoV来源与动物(果子狸)密切相关.
刘于飞王鸣秦鹏哲周端华李泽荣狄飚高阳陈芳肖晓玲何剑峰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
荧光定量PCR方法在SARS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方法在SARS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以荧光定量PCR方法 ,对广州地区 2 0 0 3年 2月~ 5月 92 5份SARS疑似病例的漱口液作病原学的调查。结果  2月、3月的阳性率较高 ,无显著性差异 ,进入 4月、5月后有了明显的下降 ,趋势与广州地区SARS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是相似的。从发病天数与检出阳性率的关系分析 ,发病天数在 4~ 12天的检出率高。结论 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辅助早期诊断SARS病人 ,有重要意义。
张健吴新伟何丽娟陈芳梁彩云朱惠扬狄飚刘小宁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漱口液检出率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人血清抗体水平的初步探讨被引量:6
2003年
为了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人血清中的抗体产生规律,对56份病人血清和36份健康人血清,分别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A)检测IgG抗体和捕获法检测IgM抗体。结果显示:56份病人血清中有48份IgG抗体阳性,7份IgM抗体阳性。
高阳邵育晓伊瑶狄飚王鸣周永东张明程毕胜利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血清IGG抗体IGM抗体
一起城市人禽流感病例疫情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2003—2006年底全球已确诊263例人禽流感病例,死亡158例(60.1%),其中我国确诊22例,死亡14例(63.6%)。广州市于2006年3月发生第1例人禽流感病例,我国70%的人禽流感病例发生在农村,该病例作为少数城市病例之一有何特点?城市人禽流感疫情将以何种规模和形式出现?笔者分析了广州市首例人禽流感病例相关疫情资料,对广州市人禽流感疫情现状及风险进行评估。
柳洋王玉林王呜狄飚刘于飞鲁恩洁秦鹏哲李铁钢吴新伟蒋力云
关键词:人禽流感城市人疫情分析禽流感疫情疫情资料疫情现状
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持续进化变异监测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通过对H1N1流感病毒进行基因进化变异监测,为H1N1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研究数据。方法对广州市2017―2019年132株H1N1流感病毒进行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测序,分析不同流行年度病毒的分子变异特点。结果2017―2019年广州市H1N1流行株HA和NA基因均聚为一簇,提示具有相同进化起源。2019年分离株依次由2017年分离株经2018年分离株过度进化而来,呈现较为明显的时间进化趋势。HA基因持续变异的抗原位点主要分布在91、181、202位,其中2018年H1N1流行株HA蛋白抗原位点的变异具有较为明显的多样性。2017和2019年流行株中有3株病毒发生NA蛋白H274Y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结论广州市2017―2019年H1N1流行株与同年度疫苗株的匹配性较好,但病毒基因在持续进化和变异,在抗原位点和耐药位点上不同流行年份表现基因多态性。
曹蓝李魁彪陈艺韵吴迪曾庆夏丹刘艳慧狄飚张周斌
关键词:基因进化
2011年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特征。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对2011年采集的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标本,同时检测肠道病毒、CoxA 16和EV71。结果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1 837份,肠道病毒阳性1 172份,阳性率63.80%。其中,男性阳性率为66.70%(715/1 072),女性为58.74%(457/765);CoxA 16型阳性412份,占35.67%,EV71型357份,占30.46%,CoxA 16和EV71混合感染11份,占0.94%,其他未分型肠道病毒386份,占32.94%。全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5—7月及9—11月。肠道病毒感染主要集中于0~5岁儿童,占阳性标本的96.84%(1 135/1 172)。结论 CoxA 16型和EV71型为2011年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其他未分型肠道病毒感染亦常见,0~5岁儿童是感染的主要人群。
谢华萍耿进妹陈纯张颖蒋力云狄飚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EV71
家禽零售及饲养人群禽流感病毒抗体检测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广州市不同类型禽类从业人群禽流感病毒H5、H9的感染状况。方法采集肉菜市场家禽零售人员、大型家禽饲养企业工人、农村个体家禽散养人员的全血标本,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检测H5、H9抗体。结果共调查369名禽类从业人员,其中家禽零售人员H9抗体阳性率(16.46%,13/79)高于家禽散养人员(3.40%,5/147)和企业饲养工人(4.90%,7/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家禽散养人员与企业饲养工人H9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禽类从业人员H5抗体均为阴性。结论肉菜市场家禽零售人员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高于大型家禽饲养企业工人和农村个体家禽散养人员。
柳洋王鸣王玉林鲁恩洁周秀珍狄飚吴新伟
关键词:禽流感零售H9
广州市新发4例SARS患者SARS-CoV核衣壳蛋白和抗体变化规律
2005年
郝卫王亚娣狄飚高阳汤汉文孙旭东何秀敏车小燕
关键词:SARS患者抗体N蛋白核衣壳蛋白靶标
1株重组H6N2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组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掌握广州地区禽类市场H6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遗传特征,为禽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研究数据。方法对禽类市场外环境分离株A/EN/Guangzhou/13565/2018(H6N2)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应用生物信息软件分析分子遗传特征。结果A/EN/Guangzhou/13565/2018(H6N2)毒株各基因片段最大相似度毒株均为国内H6N2禽流感病毒,核苷酸最大相似性在96.85%~98.22%之间,氨基酸最大相似性在96.30%~99.30%之间。各基因片段均属于欧亚谱系,HA、PB2、PB1、PA、M、NS基因归属于ST339-like分支,NP基因归属于HN573-like分支,发生多分支进化来源的重组。NA基因在HxN2亚型基因中归属于H6N2分支。该病毒为禽源低致病性病毒,但在PB2-89位、PB1-473位、PB1-F2蛋白、PA-409位、M1-30/215位、NS1-42/205位均发生对哺乳动物致病性增强的氨基酸变异。结论广州地区禽类市场监测发现的1株重组H6N2禽流感病毒,属于禽源低致病性病毒,但存在发生跨宿主传播的潜在风险,需加强监测。
曹蓝夏丹刘艳慧曾庆陈艺韵陆剑云李魁彪张周斌狄飚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基因重组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