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书兵

作品数:76 被引量:589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0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地层
  • 14篇磁性地层
  • 10篇青藏高原
  • 9篇孢粉
  • 9篇黄河
  • 8篇季风
  • 7篇地层学
  • 7篇青藏
  • 7篇湖相
  • 7篇古环境
  • 6篇新构造
  • 6篇新生代
  • 6篇黄土
  • 6篇更新世
  • 6篇古气候
  • 5篇青藏高原东缘
  • 5篇晚新生代
  • 5篇昔格达组
  • 5篇冰期
  • 4篇地质

机构

  • 76篇中国地质科学...
  • 14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国土资源部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冶金地质...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河北省地勘局
  • 1篇外生成矿与矿...
  • 1篇河北省文物研...
  • 1篇福建华东岩土...

作者

  • 76篇王书兵
  • 55篇蒋复初
  • 42篇傅建利
  • 31篇赵志中
  • 25篇李朝柱
  • 23篇王燕
  • 20篇乔彦松
  • 13篇田国强
  • 13篇吴锡浩
  • 13篇姚海涛
  • 6篇童国榜
  • 6篇刘萪
  • 6篇王苏民
  • 5篇陈永生
  • 4篇薛滨
  • 4篇徐刚
  • 3篇李名则
  • 3篇肖华国
  • 2篇殷伟德
  • 2篇张岳桥

传媒

  • 20篇地质力学学报
  • 13篇第四纪研究
  • 8篇地质通报
  • 2篇地球学报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第七届全国地...
  • 2篇纪念李四光诞...
  • 2篇青藏高原地质...
  • 2篇第十届全国第...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岩矿测试
  • 1篇地质论评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矿产与地质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矿业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找矿论丛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11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5篇1999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滇西腾冲曲石地区中更新世火山岩年龄及成因:SHRIMP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约束被引量:5
2015年
本文报道了腾冲曲石地区英安岩测年结果和该区火山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英安岩(TC7)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0.41±0.01Ma(MSWD=1.18),属于中更新世,是迄今在国内测得的最年轻的高精度锆石U-Pb年龄。该区的火山岩具有高钾钙碱性的特点,为一套粗面玄武岩-玄武粗安岩-粗安岩-粗面岩以及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岩石组合。岩石富集LILE、LREE,相对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高的原始地幔标准化(Th/Nb)N比值(大于6)、低的Nb/La(小于1)和Nb/U比值(3~13),相对富集Zr,Zr/Y比值较高。这些地球化学特征明显区别于典型岛弧钙碱性火山岩。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εHf(t)值为-11.0^-1.5,变化较大;tDM1、tDM2分别为747~1115Ma、951~1437Ma,模式年龄远大于SHRIMP测定的锆石U-Pb年龄。腾冲火山岩喷发时该区属于大陆板内环境,该区火山岩与地壳混染的大陆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相类似,是幔源物质遭受壳源富集组分强烈混染的产物。
李琳琳王书兵刘建辉石玉若
关键词:新生代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中更新世岩浆成因
中国气候雪线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20
2002年
气候雪线的空间分布规律既受高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限制 ,也受区域性气候的控制。雪线空间格局变化实质上是水热条件变化的反映。本文主要依据我国1 0 6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 ,从年均温、年降水量和固态降水率之间的相关函数计算出气候雪线高程 ,进而探讨中国大陆气候雪线的空间分布特征。
蒋复初吴锡浩王书兵傅建利
关键词:年均温年降水量
内蒙古托克托湖相地层时代讨论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岩性描述以及OSL和ESR测年方法,研究内蒙古托克托台地郝家窑剖面和郝家窑钻孔的地层时代。研究表明,郝家窑剖面出露地层厚度47.0 m,湖相层顶部的年龄约为距今100 ka,剖面底部的年龄约为距今150 ka。郝家窑钻孔岩性大致分3段:0~12.77 m为棕黄色粉砂质黏土、黏土质粉砂,OSL年龄为距今120~40 ka,应属晚更新世马兰黄土;12.77~72.23 m为淡黄绿、灰褐色粉、细砂层和粉砂质黏土,湖相沉积层,OSL年龄约为距今400~100 ka,属上更新统—下更新统;72.23~118.45 m为棕红色粉砂质黏土层夹钙质层,属受流水影响的风成黄土,ESR年龄为距今476~990 ka,对应于中更新统离石黄土。托克托湖相层的时代与萨拉乌苏河流域经典的萨拉乌苏组(距今75~150 ka)有较大差距,似乎不宜归入萨拉乌苏组,建议暂称为托克托组。
蒋复初傅建利王书兵李朝柱
关键词:萨拉乌苏组湖相地层ESR年龄
泸定昔格达组磁性地层与古环境(摘要)
昔格达组是我国西南地区著名的连续的晚新生代地层,广泛分布于川西高原东南地貌边界带边缘及外围的断陷盆地与古谷地中,以安宁河、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河谷与盆地中保存较好,常见沉积厚度100-200m不等,厚者达400m以上(...
王书兵赵志中乔彦松蒋复初
文献传递
成都平原红土堆积的风成成因证据被引量:58
2007年
成都平原地区的红土剖面一般由3部分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成都粘土层、网纹红土层、河流相砂砾石层。文章对位于成都双流的胜利红土剖面样品的粒度、石英颗粒表面形态以及稀土元素分布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将研究结果与甘孜地区的典型黄土样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红土剖面中的成都粘土、网纹红土层是以具有风成特性的细颗粒物质为主,并且其粒度分布及粒度参数特征与甘孜地区典型风成黄土样品非常相似,而与该剖面中下伏的河流相样品有很大不同。成都粘土及网纹红土样品的石英颗粒与甘孜黄土及北方黄土一样,大多数都呈不规则的棱角状、次棱角状。红土堆积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与甘孜黄土也非常相似。所有这些证据都表明成都平原红土剖面中的成都粘土及网纹红土层属于风成成因。本次分析结果结合以前的研究表明,第四纪中期整个长江流域的环境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冰期时植被覆盖率的大幅度降低,而青藏高原在此时期的快速隆升可能是形成该区环境变化的直接原因。
乔彦松赵志中李增悦王燕傅建利王书兵李朝柱姚海涛蒋复初
关键词:成都平原
阳原西堡剖面的孢粉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通过对阳原西堡剖面的孢粉分析,得到16000年以来该地区植被与环境发展的历史。约16000~11000aBP期间,植被是以蒿和藜为主的干旱草原景观,气候寒冷而干燥;约11000~9000aBP期间,植被有一定的增长,气候变得温凉稍湿;约9000~4800aBP期间,气温上升湿度下降,植被呈现疏林草原景观;距今4800aBP以来,植被虽然仍以草原为主,但低花粉浓度指示环境条件又趋于恶劣,气候进一步向暖干方向发展。
王燕王书兵蒋复初童国榜
关键词:孢粉分析环境发展
川北若尔盖高原红原泥炭剖面孢粉记录的晚冰期以来古气候古环境的演变被引量:34
2006年
利用14C测年及孢粉分析方法对位于若尔盖高原的红原泥炭剖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重建了若尔盖地区晚冰期以来古环境的演化历史,并识别在此期间发生的主要气候事件。结果表明:该区晚冰期的气候特点为冷偏干或凉偏干,冷暖波动频繁。其中,14.1~13.4、12.4~12.0和10.5~10.0kaBP之间的冷阶段分别对应于OldestDryas、OlderDryas及YoungerDryas事件;发生于12.6~12.4和12.0~10.5kaBP左右的暖阶段分别对应于Bolling及Allerod暖期。YoungerDryas事件之后,气候总体以温湿为主要特征,8.9~8.7和6.1~5.8kaBP之间的明显降温为全新世期间的2次冷事件。孢粉记录所反映的若尔盖地区晚冰期以来的气候演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王燕赵志中乔彦松王书兵李朝柱宋利峰
关键词:孢粉晚冰期
青藏高原东北缘若尔盖地区沙化问题浅析(摘要)
若尔盖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平均海拔3500m,境内以天然草地为主。其地貌为平坦高原,比降极小,黄河上游及其支流均形成老年河谷,曲流发达,多发育牛扼湖。属高原亚寒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0.6-1.1℃,年平...
李朝柱乔彦松赵志中王燕王书兵徐刚
文献传递
滇西北剑川盆地新近系地层时代的新认识及构造意义被引量:5
2020年
地处板块接触地带的滇西北剑川地区是研究新构造运动的重要场所。剑川盆地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新生代地层,在1:250000地质图上,新生界自下而上为古新统勐野井组、始新统宝相寺组、渐新统金丝厂组、中新统双河组和上新统剑川组;其中双河组为一套含可采煤层的砂泥岩夹泥灰岩沉积,剑川组为一套火山-沉积岩组。近期的研究揭示双河组和剑川组均属始新世,但发表的年龄相互包含,并没有清楚的把两者分开。本文采用Ar-Ar和锆石U-Pb方法测试了双河组和剑川组顶、底凝灰岩的年龄,辅以岩体、岩脉的年龄,重新厘定了两个组的顶、底年龄。剑川组顶部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34 Ma±;底部凝灰岩黑云母Ar-Ar坪年龄为36 Ma±,与底部侵入岩脉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一致;中上部侵入岩脉的黑云母Ar-Ar坪年龄在34~36 Ma之间。同时,老君山岩体、玉召块岩体和沙帽山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在34~35 Ma之间。剑川火山-沉积岩组的年龄集中在34~36 Ma之间,属始新世晚期。剑川双河煤矿矿部至三家村及五家村一带,双河组之下新发现一套凝灰岩,其黑云母Ar-Ar坪年龄和锆石SHRIMP U-Pb年龄均为37 Ma±,表明双河组的起始年代不超过37 Ma;双河组形成于36~37 Ma之间,也属始新世晚期。新的结果表明剑川盆地始新统地层应包括宝相寺组、金丝厂组、双河组和剑川组,缺失渐新统沉积。结合其他盆地的年龄数据,表明剑川乃至整个云南地区在渐新世期间为褶皱隆起期。
王书兵王书兵蒋复初田国强李朝柱
关键词:AR-AR年龄锆石SHRIMPU-PB年龄始新世
中更新世晚期以来高阶地发育与中游黄河贯通被引量:15
2013年
黄河的形成演变,是综合反映东亚构造地貌和自然环境变迁的重大地质事件,中游是黄河演化的关键河段,也是研究意见分歧集中的河段。发育于晋陕峡谷北段的寺沟T5阶地代表了晋陕峡谷未沟通前的雏形黄河发育阶段,T4阶地代表了黄河的贯通形成。文中选择了自三门峡峡谷至河曲寺沟间不同地貌部位的5个T5阶地和1个T4阶地典型剖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阶地上覆黄土野外地层划分、OSL和ESR年代测定及磁化率测试结果与黄土高原段家坡典型黄土地层的对比,确定T5阶地和T4阶地上覆黄土最底部地层分别为S2和S1古土壤层,由黄土地层年代序列确定两级阶地分别形成于250~200ka BP和130~80ka BP。根据阶地的分布和沉积特征,认为250kaBP前后的构造活动是T5阶地形成的主因,此时雏形黄河自三门峡溯源侵蚀到了河津地区,但未沟通河套盆地。形成于130~80ka BP期间的T4阶地发育,代表晋陕黄河北段与河套盆地得以沟通,现今黄河最终形成。
傅建利张珂马占武王书兵吴艳梅
关键词:河流阶地磁化率黄河中游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