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中
- 作品数:115 被引量:648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川西甘孜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 乔彦松赵志中王燕傅建利王书兵蒋复初
- 若尔盖高原地物遥感分类被引量:5
- 2004年
- 各种物质在遥感数据中都有其特征的波谱吸收峰。因此通过波谱识别就可以大大减少以往遥感分类方法中的漏分及混分现象。为了解决若尔盖高原地物遥感分类问题,首次对本区ETM多光谱融合数据采用了地物波谱角分类法进行地物识别。分类步骤:遥感数据定标→选择训练区样本→MNF变换减维去噪处理→利用纯净像元指数(PPI)进行样本提纯→利用n D散度法进行样本重组→波谱角分类(SAM)。其分类结果表明,类别精度评价总精度为0 806,kappa系数为0 785。其精度均符合1∶5万比例尺的土地详查工作的技术要求。
- 徐刚赵志中
- 关键词:合数波谱地物比例尺若尔盖高原
- 成都平原风尘堆积的化学风化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10
- 2013年
- 对成都平原胜利红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常量元素分析,并与川西典型黄土、古土壤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本区风尘堆积所经历的化学风化作用过程,并对该序列化学风化特征的古气候意义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成都红土的常量元素组成与川西典型黄土、古土壤样品相似,与上地壳的平均化学成分也基本一致,说明成都红土与川西黄土一样,在堆积以前也经历了多次充分混合作用。在成都红土的形成过程中,Ca、Na元素大量淋失,含量很低,K、Mg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淋失,说明成都红土经历了斜长石和钾长石的化学风化过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成都黏土已达到中等风化的末期阶段,而网纹红土已进入强烈风化作用阶段。从整个序列的化学风化参数来看,距今1.13 Ma以来化学风化强度不断减弱,表明四川盆地及周围地区更新世中期以来有逐渐变干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一致性。
- 谭元隆乔彦松赵志中王燕
- 关键词:风尘堆积化学风化古气候
- 九江地区网纹红土的时代被引量:56
- 1997年
- 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发育网纹红土。本文对九江长虹大道剖面进行了初步研究。该剖面地层自下而上可分为河流相冲积砂砾石、以发育水平状网纹为特征的铁质网纹红土、以垂向网纹为特征的网纹红土、红色粘土和风成下蜀黄土,分别厚3.3、4.5、5.9、3.6和4.1m。磁性地层研究结果,布容正向极性带/松山反向极性带的界限出现于网纹红土层中部,距顶深部12.9m处;贾拉米洛正向极性亚带出现在铁质网纹红土层中,距顶深度15.1—16.1m处。根据CandeandKent古地磁极性年表的模式年龄和热释光年龄,计算出沉积速率,进而计算出各层的界限年龄。结果表明,铁质网纹红土沉积于1232—869kaBP;网纹红土大约沉积于869—392kaBP;红色粘土沉积于392—101kaBP。九江长虹大道剖面代表了该地区从河流沉积、铁质网纹红土、网纹红土、红色粘土到风成黄土沉积的演变过程,并显示出准0.4Ma的周期变化。这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构造层和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变化所反映的准0.
- 蒋复初吴锡浩肖华国赵志中王苏民薛滨
- 关键词:网纹红土地质时代更新世红土地层
- 中国地质公园现状概述
- 中国现有26家世界地质公园,140家国家地质公园和60家获得了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的景区。本文从地貌、构造、岩石地层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地质遗迹资源形成的地学背景;进一步分析中国地质公园的总体分布特征,总结提出地质公园类型,...
- 赵志中赵逊龙长兴袁小虹郑元王敏张志光
- 关键词:地质公园
- 文献传递
- 青海贵德地质公园总体规划
- 总体规划充分尊重地质演化的自然特征和属性,综合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的要求,进行合理布局。对于未来公园建设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
- 苗琦赵志中张伟曾问渠
- 关键词:地质公园规划设计地质演化旅游观光公园建设
- 文献传递
- 青海贵德麻吾峡风蚀地貌形态特征及其旅游价值
- 贵德县麻吾峡风蚀地貌是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一种景观地貌类型,是拟建中的青海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的园区之一,其岩性为中新世咸水河组的红棕色、棕黄色、灰色砂砾岩。风蚀洞穴群形态各异,洞的形态、大小、深浅不同,惟妙惟肖,在国内外少见...
- 赵志中李名则苗琦
- 关键词:风蚀地貌旅游价值
- 文献传递
- 攀西地区晚新生代沉积研究回顾与问题讨论被引量:10
- 2007年
- 攀西地区晚新生代沉积是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隆升演化历史及其周缘环境响应、中国第一第二阶梯地貌格局演变和高原东南缘水系变迁的天然地质记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对该区晚新生代河湖相沉积,尤其是昔格达组和大箐梁子组的研究历史、岩性内涵、形成时代、古地理与古气候意义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回顾。在此基础上对晚新生代冰碛物记录的冰川发育过程、青藏高原东南缘新构造运动和隆升历史、水系格局变迁等过程进行了评述。针对该区晚新生代沉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分歧,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认为在详细的地层学和地貌学等综合研究基础上开展高精度的年代学研究是当前攀西地区晚新生代沉积研究的重点。
- 姚海涛赵志中王书兵乔彦松李朝柱傅建利王燕蒋复初
- 关键词:昔格达组青藏高原岩石地层学新构造运动
- 青藏高原东缘第四纪地质与环境调查的新进展
- 本文对青藏高原东缘第四纪地质与环境调查的新进展进行了论述.文章指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发育了完整的晚新生代湖相、黄土、红土和冰川沉积系列,不同成因的沉积物记录了第四纪古环境时空变迁信息.青藏高原东缘发育了约4.3MaB.P...
- 赵志中宋立峰王敏李名则蒋复初乔彦松王书兵王燕徐刚李朝柱傅建利姚海涛陈永生
- 关键词:地质环境青藏高原第四纪地质
- 文献传递
- 关于黄河贯通三门峡的时代被引量:22
- 2005年
- 黄河的发育是晚新生代东亚构造地貌演化和环境变迁的重大事件。从整体上看,黄河只有贯通晋豫间的三门峡,东流入海,才称得上黄河干流的最终形成。三门峡是研究和探讨黄河形成、演化的关键部位之一。根据古三门湖消亡与邙山晚更新世黄土沉积速率突然增大揭示的重大环境突变事件,黄河大约于150 kaB.P.前后贯通三门峡东流入海,现代黄河水系最终形成。
- 蒋复初傅建利王书兵赵志中
- 关键词: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