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佳

作品数:51 被引量:189H指数:8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3篇建筑科学
  • 15篇天文地球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艺术

主题

  • 22篇振动台
  • 20篇振动
  • 17篇地震
  • 14篇振动台试验
  • 14篇台试
  • 9篇地震动
  • 9篇地下管
  • 8篇管线
  • 7篇模型试验
  • 6篇地下管线
  • 5篇地基
  • 5篇相似材料
  • 5篇复合地基
  • 4篇地震响应
  • 4篇应力
  • 4篇非一致激励
  • 3篇动剪切模量
  • 3篇动剪切模量比
  • 3篇动力响应
  • 3篇再生混凝土

机构

  • 41篇西南交通大学
  • 23篇海南大学
  • 4篇四川省建筑科...
  • 3篇中国电建集团...
  • 2篇湖北第二师范...
  • 2篇西南科技大学
  • 2篇中国长江三峡...
  • 2篇中建路桥集团...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天津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重庆交通科研...
  • 1篇上海铁路局
  • 1篇武警水电二总...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广州华科工程...
  • 1篇华汇工程设计...

作者

  • 51篇王志佳
  • 29篇张建经
  • 9篇吴祚菊
  • 6篇刘飞成
  • 5篇吴兴序
  • 5篇吴金标
  • 4篇廖蔚茗
  • 3篇汪明元
  • 3篇付晓
  • 3篇范刚
  • 2篇姜云晖
  • 2篇张力
  • 2篇欧阳芳
  • 2篇李勇泉
  • 2篇张冬青
  • 1篇杨义奎
  • 1篇周立荣
  • 1篇刘晶晶
  • 1篇刘阳
  • 1篇潘飞

传媒

  • 7篇地震工程与工...
  • 6篇岩土力学
  • 4篇路基工程
  • 3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振动工程学报
  • 2篇世界地震工程
  • 2篇铁道建筑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四川建筑科学...
  • 2篇海南大学学报...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防灾减灾工程...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土木与环境工...

年份

  • 7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10篇2016
  • 1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虚实分离法分解功率谱矩阵的空间相关地震动合成方法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首次采用虚实分离法来进行功率谱矩阵的分解,并将该分解法生成的地震动相关特性与传统的cholesky分解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不仅计算快速、准确可行,而且在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另外,本文在使用虚实分离法分解矩阵的同时,具体推导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给出了详细的证明过程。通过文中的合成实例可以看出,该方法生成的人工地震动时程空间相关性良好,且具有频域、时域范围内的双重非平稳特性。
吴祚菊张建经王志佳刘飞成邓小宁
关键词:地震动合成
基于分离量纲分析理论的模型试验系统相似设计方法--以土–地下管廊振动台试验为例被引量:4
2021年
基于量纲分析理论建立的模型试验相似设计方法,在应用于多介质耦合作用动力模型试验设计时,面临着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试验相脱节、无法根据各介质特性进行分别相似设计、难以实现介质间接触关联作用相似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首次提出分离量纲分析理论,基于该理论建立模型试验的系统相似设计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土–地下管廊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相似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土–地下管廊系统整体特性进行分析,将该系统拆分为“土体–地下管廊–接触面–地震波”四个次级子系统,研究土–地下管廊接触作用机制,析出控制“介质间接触关联作用”次级子系统特性的参量,配制保证接触特性相似的亲和相似材料,进而实现4个次级子系统根据各自特性进行分别的相似设计。为探究系统相似设计方法与传统相似设计方法的仿真度高低,分别设计地下管廊原型及不同相似设计方法所对应的地下管廊模型,开展原型及模型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相似设计方法对地下管廊结构加速度响应的模拟无明显优势,但在地下管廊结构应变响应模拟方面,系统相似设计方法具有明显优势,能更加精准反映原型真实规律。
王志佳李胜民何旭尹天天吴祚菊
关键词:模型试验地下管廊相似材料
考虑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及剪切波速相似的模型软岩配制方法
2022年
根据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相似设计原理,结合某地下工程底部软岩性质,利用重晶石粉、黏土、石膏等材料,研制了一种可以有效模拟原型软岩动力特性的相似材料。开展正交试验,通过对数据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到重晶石粉、黏土、石膏等原材料含量对相似材料密度、初始剪切模量及参考应变的影响规律,并基于正交试验结果,进行软岩相似材料的最终配比试验。结果表明:相似材料中重晶石粉对相似材料的密度起主要控制作用,参考应变值随石膏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黏土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相似材料的初始剪切模量随黏土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重晶石粉和石膏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配制的软岩相似材料可以很好地模拟原型软岩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和剪切波速特性。
王志佳黎洪磊李胜民吴祚菊段书苏谢朋
关键词:剪切波速正交试验
新型轻质注浆材料——PE-水泥浆液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在高铁路基、高速公路路基等需要严格控制沉降的地区,采用水泥浆液注浆进行地基加固,能够很好地改善地基承载力,但在大面积深厚软土地区,注入传统水泥浆液会引发较大沉降。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在水泥浆液中掺入一定量PE粉末,通过一系列PE-水泥浆液的性能试验,得出水灰比为0.6,PE掺量为7%时,既可保证地基强度满足要求,又可减轻浆液的重度,降低结石体的密度,对软土地区高铁路基的沉降控制有较大的实用性。
戴良缘杨博进胡持王志佳张建经
关键词:配合比
空间多点人工地震动幅值收敛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在空间相关性人工地震动生成中,计算的繁杂和局部场地收敛性与幅值收敛性之间存在的矛盾,是时域合成法中的两大主要问题。为了简化计算,同步实现局部场地及地震动幅值的双重收敛性,在对相位角分布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空间多点人工地震动幅值收敛因子,并采用虚实分离法来分解功率谱矩阵。结果表明,该方法生成的多点人工地震动计算快速,且幅值稳定收敛。
吴祚菊张建经王志佳吴兴序汪明元
关键词:地震动合成
红层边坡破坏机制模型试验的相似材料研究
2016年
以研究红层边坡破坏机理为出发点,选择以河砂和重晶石粉为主要材料,碎石为辅助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了多组试验。以砂石比(河砂质量/碎石质量)、砂粉比(河砂+碎石质量/重晶石粉质量)、重晶石粉的含量和含水率为控制因素,获得了不同配合比条件下控制因素对容重和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分别按河砂∶重晶石粉∶水=12∶3∶1,碎石∶河砂∶重晶石粉∶水=4∶9∶4∶1质量比调配泥岩和砂岩的配合比方案,可以满足模型材料的物理力学指标要求,且该新型材料具有组分简单、成本低廉、模型制作便捷等优点。
王洋毛文涛王志佳谢先当
关键词:相似材料模型试验正交试验设计
地震作用下含倾斜软弱夹层边坡内群桩的弯曲变形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针对含软弱夹层边坡场地中的群桩基础,设计并完成50 g超重力离心振动台模型试验,探讨群桩结构的弯矩分布特性和弯曲变形模式,以及场地内部变形和上部结构惯性力对群桩基础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的惯性力控制了群桩的弯曲变形,影响范围从桩顶向下为桩长的26%~28%;群桩的弯曲变形形态从整体协调变形角度可分为一致型和非一致型、有拐点型和无拐点型、平行型和非平行型;场地中倾斜软弱夹层对场地内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影响与输入加速度峰值有关,随着输入加速度峰值的增大,该软弱夹层内部的放大系数呈非线性增长;此外,该上部结构与场地表面的动力响应存在明显差异,且其会随地震强度增加呈非线性扩大趋势,当输入加速度峰值≥0.25 g时会出现成倍突增现象。
闫孔明刘飞成张建经刘阳王志佳
关键词:桩基础软弱夹层
海南火山石砌体结构的FRP抗震加固试验研究
2023年
文中聚焦热带海洋腐蚀环境下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FRP材料加固砌体结构方法,分别在FRP加固前后2种情况下对一栋缩尺比为1∶4的火山石砌体房屋模型进行振动台试验,对加固前后火山石砌体结构的破坏现象、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和位移反应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FRP加固方法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刚度退化减缓,整体性增强,同时大幅提高了砌体结构的变形能力;采用该FRP加固砌体结构后,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大幅减小了砌体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损伤。
熊雯磊王珍珍周智陈云王志佳段晓农
关键词:砌体结构FRP抗震加固振动台试验
地下管道管体地震响应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ANSYS软件,采用Drucker-Prager本构模型来考虑土体非线性,土-管道动力作用通过建立柔-柔接触面来实现,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接触效应,土体四周及底部定义粘弹性边界以实现能量辐射。通过计算得到管道在地震波下的位移、加速度和应力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析模型和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模拟试验中土体和结构的反应及其相互作用,为地下管线等长线型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理论分析奠定基础。
李岳李强吴金标闫孔明王志佳
关键词:地下管线地震响应粘弹性人工边界数值模拟
隧道衬砌振动台试验相似材料配制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新疆某输水隧道衬砌的抗震问题,在分析总结近几年岩体相似材料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水泥、石膏、重晶石粉、水4种物质对相似材料进行配比试验,得到不同配比条件下试件的密度、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相似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相似性,能够适应对于该隧道衬砌的相似模拟;采用误差分析法对试验中的可能误差进行分析,最后得到各因素对于相似材料制成试块的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罗乐刘计顺姜云晖王志佳
关键词:隧道衬砌振动台试验相似材料误差分析影响因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