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腾

作品数:11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语言文字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毒性
  • 2篇有机污染
  • 2篇有机污染物
  • 2篇生物转化
  • 2篇子结构
  • 2篇污染
  • 2篇污染物
  • 2篇联合毒性
  • 2篇菌株
  • 2篇发光菌
  • 2篇分子
  • 2篇分子对接
  • 2篇分子结构
  • 2篇苯酚
  • 2篇苯酚羟化酶
  • 2篇
  • 1篇衍射
  • 1篇氧酶
  • 1篇有限元
  • 1篇载力

机构

  • 11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11篇王腾
  • 4篇曲媛媛
  • 3篇周集体
  • 2篇曹湘禹
  • 2篇陈景文
  • 1篇檀永刚
  • 1篇周豪
  • 1篇沈娥
  • 1篇李新亮
  • 1篇许炳雯
  • 1篇吴英格
  • 1篇王志刚
  • 1篇苟敏
  • 1篇姜涛
  • 1篇时胜男
  • 1篇李慧
  • 1篇付帅
  • 1篇张思远
  • 1篇杨杰
  • 1篇常珂伟

传媒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生态学会...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激光衍射的位移测量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衍射的位移测量系统及方法,包括激光器和位移测量装置。位移测量装置包括半反射分光棱镜、反射镜、小板孔、图像采集模块、驱动电机和齿轮组。半反射分光棱镜将激光器发射的激光进行分光,将分光的第一激光反射到...
檀永刚孙明刚王腾刘彦程姜涛付帅王志刚郭刘婷张思远
苯酚羟化酶基因工程菌转化4-乙烯基苯酚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4-乙烯基苯酚广泛用作食品的调味剂及聚4-乙烯基苯酚类聚合物等的合成。近年来,研究发现4-乙烯基苯酚是苯乙烯在小鼠和人体中的次要代谢物,具有肝毒性和呼吸毒性。因此,利用生物定向转化技术降低4-乙烯基苯酚的毒性将具有实际意义。文章考察了含苯酚羟化酶基因的工程菌PH_IND生物转化4-乙烯基苯酚的条件,确定其最优条件为:菌株PH_IND的OD600为2.5,4-乙烯基苯酚的浓度为1 mmol/L,葡萄糖浓度为20 mmol/L,缓冲溶液的pH为8。在该条件下,生物转化呈一级动力学趋势,反应180 min后,转化率为31%。分子对接结果表明,4-乙烯基苯酚可以和苯酚羟化酶大亚基的活性位点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4-乙烯基苯酚被转化为4-乙烯基儿茶酚。
王腾吴英格沈娥杨杰常珂伟时胜男曲媛媛
关键词:苯酚羟化酶生物转化分子对接
高效Ni^(2+)吸附菌株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浓度梯度筛选的方法,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能耐受并吸附Ni 2+的菌株,命名为Ni-1.采用单因素法对菌株Ni-1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考察,确定培养条件为t=30℃,pH=7.0,1.0%的NaCl.考察了菌株Ni-1对Cu2+和Ni 2+的吸附性能,并用表面响应法优化了吸附条件.菌株Ni-1吸附Cu2+的最优条件为Cu2+100mg/L、投加菌量(湿重)0.85g、溶液pH=6.0,在此条件下对Cu2+的最大吸附率为87.13%.菌株Ni-1吸附Ni 2+的最优条件为Ni 2+50mg/L、投加菌量(湿重)0.85g、溶液pH=6.0,在此条件下对Ni 2+的最大吸附率为84.32%.实验结果表明该细菌对较低浓度的Cu2+和Ni 2+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曲媛媛王腾李慧张强周集体
关键词:生物吸附重金属离子
加氧酶在手性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手性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新材料及精细化学品合成等领域。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如对映选择性较差、耗能高、污染严重等。生物催化作为一种环境友好且高选择性的合成方法成为当代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从生物催化合成机制、加氧酶的定向进化与改造、生物催化合成手性化合物的过程优化控制等方面,综述了微生物加氧酶在手性化合物合成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李新亮曲媛媛周豪王腾曹湘禹周集体
关键词:手性化合物加氧酶生物催化分子改造
基于分子结构和模糊聚类预测有机污染物联合毒性
<正>有机毒物往往以混合的形式暴露在环境中,发展联合毒性的定量预测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广泛的联合毒性预测模型有:浓度加和(CA)模型、独立作用(IA)模型和两阶段预测(TSP)模型。但是
张亚南陈广超王腾王壮陈景文
关键词:联合毒性发光菌
文献传递
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转换层设计研究
近年来,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建筑朝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用途发展。从建筑功能的要求上讲,上部需要小开间的轴线布置,下部公用部分则希望有尽可能大的自由灵活空间,柱网要大,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结构必须以与常规方式相反进行...
王腾
关键词:矩形钢管混凝土转换层有限元极限承载力高层建筑
文献传递
对位取代酚多级生物转化的特性研究
酚类化合物是水体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对人类、水生生物和农作物危害很大。其中甲酚是含酚废水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之一,而硝基和溴原子等取代基的存在,往往对生物体具有更大的危害,并且在环境中的降解半衰期增长。目前,处理大量、低浓...
王腾
关键词:苯酚羟化酶分子对接
文献传递
活性污泥宏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优化被引量:4
2012年
宏基因组DNA的成功获取是宏基因组学技术顺利开展的关键.利用溶菌酶-SDS-蛋白酶K法(LSK法)提取活性污泥宏基因组DNA,结合单因素法与表面响应法对提取过程的4个关键步骤进行条件优化,即预处理、细胞裂解、蛋白去除及DNA沉淀过程.确定影响DNA产量的重要因素:预处理缓冲溶液与DNA沉淀剂类型、CTAB质量分数、溶菌酶浓度、37℃水浴时间及SDS质量分数.确定LSK法提取宏基因组DNA的最佳条件:TENC预处理活性污泥;1.5%CTAB;0.5mg/mL溶菌酶,37℃水浴1.4h;2%SDS,200μg/mL蛋白酶,55℃水浴2.5h;异丙醇沉淀DNA 40min.在最佳条件下,活性污泥宏基因组DNA的最大产量为每g污泥170μg.本研究可为环境样品中高质量宏基因组DNA的提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苟敏曲媛媛周集体曹湘禹许炳雯王腾
关键词:活性污泥
日本侵华战犯笔供及回忆录翻译实践报告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通过篡改教科书等行为企图抹杀他们侵略战争的罪行,《日本侵华战犯笔供》和战犯回忆录重现了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所犯下的罪行,这些真实的史料能够为我们了解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的暴行提供丰富且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王腾
关键词:回忆录翻译技巧
文献传递
高效Ni2+吸附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采用浓度梯度筛选的方法,从某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中筛选到1株能耐受并吸附Ni2+的菌株,命名为Ni-1。 采用单因素法对该株菌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考察,确定培养条件为:T=30℃,pH=7.0,1.0%的NaC...
王腾曲媛嫒马放李慧张强
关键词:响应面法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