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2篇耐药
  • 2篇耐药菌
  • 2篇多重耐药
  • 2篇多重耐药菌
  • 1篇药敏
  • 1篇药敏分析
  • 1篇生物力学
  • 1篇术后
  • 1篇双钢板
  • 1篇锁定加压钢板
  • 1篇胫骨
  • 1篇胫骨近端
  • 1篇胫骨近端骨折
  • 1篇稳定性
  • 1篇细菌
  • 1篇细菌培养
  • 1篇耐药性
  • 1篇内固定
  • 1篇近端

机构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彭阿钦
  • 4篇郝明
  • 4篇王键
  • 2篇程玉达
  • 1篇赵磊
  • 1篇曹建辉
  • 1篇张英泽

传媒

  • 3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开放骨折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调查及药敏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开放性骨折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防止骨及软组织的感染[1],感染可造成骨折不愈合和肢体功能的丧失,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目前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病原菌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耐药水平也逐步增高,尤其在创伤骨科,
郝明王键彭阿钦
关键词:骨折多重耐药菌耐药性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0
2012年
股骨颈骨折约占成人骨折的3.60%[1],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由于股骨颈解剖关系的特殊性,骨折后易发生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等不良后果。随着内固定及手术方法的改进,其治疗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仍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股骨颈骨折的解剖、受伤原因、分型、诊断、治疗、展望等做一综述。
王键赵磊郝明彭阿钦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胫骨近端骨折两种钢板内固定稳定性的生物力学比较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胫骨近端骨折应用普通双钢板与单一胫骨近端外侧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的稳定性。方法选用6对防腐成人尸体胫骨标本,在AO-41、AO-42的过渡区进行截骨形成胫骨近端骨折模型。左侧标本用普通双钢板固定(即DP组),右侧用单一外侧锁定钢板固定(即LCP组)。分别进行轴向负载和扭转实验,记录轴向载荷达350N时骨折端位移数值及扭矩为8Nm时所对应的扭转角度数值。结果轴向负荷实验中,随着轴向压力的增加,所有的标本均可看到线性弹性形变。经过加载实验后,全部标本完好无损。DP组的轴向位移与LC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组的扭转角度与LC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胫骨近端骨折,普通双钢板固定的稳定性强于单一外侧锁定加压钢板。
程玉达王键郝明彭阿钦
关键词:胫骨近端骨折双钢板锁定加压钢板生物力学
开放性骨折清创术中与感染后细菌培养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调查分析开放性骨折急诊清创术中与伤口感染后创面细菌种类及其药敏情况,并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急诊行清创固定且术后伤口发生感染的61例四歧开放性骨折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男43例,女18例;年龄4~72岁,平均37.3岁。受伤至入院时间为I~14h,平均5.3h。将每例患者清创术中及感染后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消创水中创面的细菌培养阳性率较低(22.9%,14/61),清创术中和创面感染后培养出相同病原菌的仅有2例,一致率(3.3%,2/61)很低。61例伤口感染后共培养出69种病原菌株。造成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多为芏兰阴性菌(91.3%,63/69),主要是鲍曼不动杆菌(49.3%,34/69)。60.8%(42/69)的术后感染病原菌是山多重耐药菌(MDR)造成,80.9%(34/42)的MDR是鲍曼不动杆菌,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44.1%,15/34),多介于敏感和中介之间、结论清创术中的细菌培养结果无法预测造成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开放性骨折的感染多为院内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MDR占很高比例,应该给予足够重视。
郝明彭阿钦张英泽曹建辉王键程玉达
关键词:细菌多重耐药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