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武明

作品数:34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动脉
  • 8篇细胞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7篇动脉粥样硬化
  • 7篇血压
  • 6篇树突
  • 6篇树突状
  • 6篇树突状细胞
  • 6篇综合征
  • 6篇梗死
  • 5篇心肌
  • 5篇胰岛
  • 5篇胰岛素
  • 5篇分化
  • 5篇高浓度胰岛素
  • 4篇树突状细胞分...
  • 4篇细胞分化
  • 4篇高血压
  • 3篇导联

机构

  • 30篇丽水市中心医...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34篇胡武明
  • 16篇曾春来
  • 12篇韦铁民
  • 8篇陈礼平
  • 7篇叶士勇
  • 7篇吕玲春
  • 6篇施振华
  • 6篇陈东红
  • 6篇向贻佳
  • 6篇陈俊冲
  • 6篇徐剑
  • 4篇叶科星
  • 4篇吴小燕
  • 4篇武蓉珍
  • 4篇卢海燕
  • 3篇吴雅琴
  • 3篇叶双樱
  • 2篇郑良荣
  • 2篇林莉
  • 2篇武容珍

传媒

  • 8篇心脑血管病防...
  • 2篇医药导报
  • 2篇心电与循环
  • 2篇第五届钱江国...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2015年浙...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3
  • 1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7
  • 5篇200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托伐普坦片治疗心力衰竭伴收缩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比较托伐普坦片和呋塞米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伴收缩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4例心力衰竭伴收缩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55例。对照组予以呋塞米每次40 mg,qd,静脉推注;试验组予以托伐普坦每次15 mg,q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5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率、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压和心排血量,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 09%(49例/55例)和71. 43%(35例/4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率分别为(80. 15±10. 04)和(84. 71±9. 66)次/分,肺动脉压分别为(21. 85±4. 49)和(28. 47±4. 46) mm Hg,肺毛细血管压分别为(11. 24±1. 61)和(15. 18±2. 76) mm Hg,心排血量分别为(1. 94±0. 30)和(2. 16±0. 25)L·min^(-1)·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以血钠上升、尿频和口干为主,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以乏力、口渴和肌肉酸痛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 73%和12. 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托伐普坦片治疗心力衰竭伴收缩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率、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压和心排血量,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胡武明施振华叶士勇向贻佳曾春来
关键词:呋塞米注射液心力衰竭收缩功能障碍安全性评估
小剂量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力农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CHF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米力农小剂量组54例和常规剂量组54例,两组均微量泵24h维持,共5天。超声心动图检测治疗前后心搏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检测血浆脑钠肽(BNP),6分钟步行试验等,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显效42例,有效6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37%,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V、CO、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NP明显下降,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上述指标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米力农组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低血压则明显少于常规剂量治疗组。结论小剂量米力农注射液微量泵维持治疗CHF急性加重期有效,且较常规剂量治疗时不良反应更少。
胡武明向贻佳曾春来韦铁民
关键词:米力农充血性心力衰竭
扩张型心肌病左室血栓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报告
2007年
胡武明韦铁民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血栓心肌梗死
芪参益气滴丸通过TRPC1/STIM1通路调节Ca^(2+)稳态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究芪参益气滴丸(Qishen-Yiqi dropping pills,QS)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高脂饮食建立SD大鼠AS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芪参益气滴丸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6只。处理12周后收集血清检测各组大鼠血脂及Ca^(2+)水平;HE染色观察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动脉组织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动脉组织中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protein 1,TRPC1)、基质交互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芪参益气滴丸能减轻AS大鼠动脉内膜增厚及血管狭窄,抑制AS斑块形成;与模型组相比,芪参益气滴丸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液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5);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与AS大鼠相比显著降低(P<0.05);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大鼠血清Ca^(2+)水平显著低于且动脉组织中NO水平显著高于AS大鼠(P<0.05);与AS大鼠相比,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大鼠动脉组织中TRPC1和STIM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且eN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可以通过TRPC1/STIM1通路调节钙稳态,促进血管舒张因子NO的合成释放,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发挥抗AS作用。
胡武明施振华叶士勇向贻佳曾春来
关键词:钙稳态动脉粥样硬化芪参益气滴丸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与血压节律及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血压(ABPM)变异性及昼夜节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脑微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 192例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GRE-T2*WI),依据GRE-...
吕玲春卢海燕曾春来胡武明纪建松韦铁民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脑微出血
文献传递
平板运动试验aVR导联ST段抬高对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aVR导联ST段抬高对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及前降支近段病变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8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并伴aVR导联ST段抬高者,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以冠状动脉内径狭窄≥50%者为CAG阳性。结果左主干病变13例,前降支近段病变3例,右冠状动脉中段狭窄1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1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并伴aVR导联ST段抬高对左主干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为72.22%(13/18);对冠状动脉左主干及前降支近段病变的预测值为88.89%(16/18)。结论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并aVR导联ST抬高≥0.1mv对诊断冠状动脉左主干及前降支近段病变有较高的阳性预测价值。
叶科星卢海燕吴雅琴胡武明
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AVR导联ST段抬高左主干病变
新型肾素阻滞药——阿利吉仑被引量:1
2006年
新一代非肽类肾素阻滞药阿利吉仑,口服后迅速吸收,药效持续时间长,与内源性肾素竞争性地紧密结合,发挥降血压等作用,且不良反应少,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好。
吕玲春韦铁民陈礼平胡武明
关键词:阿利吉仑降血压
高浓度胰岛素对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高浓度胰岛素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分化、成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贴壁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含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100ng/ml)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IL-4,100ng/ml)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5天后收集细胞,重新铺板后继续在胰岛素浓度分别为0nmol/L、10nmol/L及100nmol/L的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收集细胞和上清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40、CD80和CD83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IL-10、TNF-α的浓度;用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DC形态变化。结果:胰岛素浓度为10nmol/L、100nmol/L组的DC表面标成CD40、CD80和CD83阳性表达率较含胰岛素0nmol/L的对照组升高,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TNF-α的浓度也较对照组升高,而细胞因子IL-10的浓度则较对照组降低。结论:高浓度胰岛素促进了树突状细胞表型CD40、CD80和CD83的表达;促进了DC对细胞因子IL-12和TNF-α的分泌;对IL-10的分泌则起抑制作用。高浓度胰岛素通过促进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成熟,可能是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陈礼平叶双樱武蓉珍陈东红胡武明陈俊冲
关键词:高浓度胰岛素树突状细胞免疫反应动脉粥样硬化
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趋化蛋白-1(neutrophil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与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丽水市中心医院体检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服用阿托伐他汀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普罗布考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值和血脂改变,检测血清SAA与MCP-1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IM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5,P=0.023)。两组TG、TC、LDL-C值下降,HDL-C值上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910、1.082、1.727、3.111,P=0.000、0.028、0.008、0.002)。两组患者SSA(t=2.268,P=0.026),MCP-1(t=2.881,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罗布考能有效改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粥样硬化程度,调节血脂,降低SAA与MCP-1的表达水平,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胡武明况晓东徐剑叶士勇吴小燕林莉施振华陈志辉向贻佳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淀粉样蛋白A
血压节律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腔隙性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的关系. 方法:对17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患者分为杓型组(73例)、非杓型组(72例)和反杓型组(...
胡武明郑良荣曾春来韦铁民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