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士勇

作品数:23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
  • 4篇心肌
  • 4篇衰竭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心力衰竭
  • 3篇型心
  • 3篇血小板
  • 3篇慢性
  • 2篇蛋白
  • 2篇心病
  • 2篇心功能
  • 2篇心肌病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血管
  • 2篇血管
  • 2篇血尿酸
  • 2篇血尿酸水平
  • 2篇血清
  • 2篇血小板活化
  • 2篇炎症

机构

  • 22篇丽水市中心医...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丽水市人民医...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23篇叶士勇
  • 16篇曾春来
  • 9篇向贻佳
  • 8篇吴小燕
  • 8篇吕玲春
  • 7篇林莉
  • 7篇胡武明
  • 6篇施振华
  • 2篇徐剑
  • 2篇吴小燕
  • 1篇张凤燕
  • 1篇吴聪聪
  • 1篇况晓东
  • 1篇韦铁民
  • 1篇胡晓蕾
  • 1篇张亚丽
  • 1篇李开军
  • 1篇陈志辉
  • 1篇李开军
  • 1篇向怡佳

传媒

  • 8篇心脑血管病防...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心电与循环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芪参益气滴丸通过TRPC1/STIM1通路调节Ca^(2+)稳态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究芪参益气滴丸(Qishen-Yiqi dropping pills,QS)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高脂饮食建立SD大鼠AS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芪参益气滴丸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6只。处理12周后收集血清检测各组大鼠血脂及Ca^(2+)水平;HE染色观察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动脉组织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动脉组织中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protein 1,TRPC1)、基质交互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芪参益气滴丸能减轻AS大鼠动脉内膜增厚及血管狭窄,抑制AS斑块形成;与模型组相比,芪参益气滴丸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液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5);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与AS大鼠相比显著降低(P<0.05);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大鼠血清Ca^(2+)水平显著低于且动脉组织中NO水平显著高于AS大鼠(P<0.05);与AS大鼠相比,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大鼠动脉组织中TRPC1和STIM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且eN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可以通过TRPC1/STIM1通路调节钙稳态,促进血管舒张因子NO的合成释放,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发挥抗AS作用。
胡武明施振华叶士勇向贻佳曾春来
关键词:钙稳态动脉粥样硬化芪参益气滴丸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雌激素水平与血同型半胱氨酸、血脂等关系的分析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观察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水平的关系,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67例绝经后女性,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34例及对照组33例。两组分别在固定时间下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Hcy、性激素等五项。结果冠心病组绝经后女性Hcy、TC与对照组比较增高明显(P<0.01),同时冠心病组的LDL-C水平增高(P<0.05),HDL-C下降(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卵泡刺激素)FSH升高明显(P<0.01),雌二醇(E2)下降明显(P<0.01);同时发现绝经后冠心病女性血清E2水平与Hcy、TC、LDL-C具有负相关性(P<0.01)。分别对绝经后女性的Hcy、E2、FSH等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E2为绝经女性冠心病的保护因素。结论绝经后女性体内E2水平降低同Hcy、LDL-C一样为女性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开军吴聪聪向贻佳叶士勇吴晓燕吕玲春曾春来
关键词: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
拉氧头孢致血小板严重减少1例被引量:7
2013年
患者男,75岁,因“咳嗽、咳痰2个月,发热1周”人院,诊断:两肺感染。人院时查血常规:WBC11.2×109/L,N% 82.5%,L%16.6%,Hb112g/L,PLT274×10^9/L。凝血常规:PT13S,PT活动度78%.INR1.11,Am36.1s.Tr19.8S,FIB3.33g/L。因患者院外已使用阿莫西林舒巴坦3.0静滴bid联合左氧氟沙星0.4静滴qd抗感染4d,但疗效差。
叶士勇曾春来
关键词:拉氧头孢凝血常规阿莫西林肺感染活动度抗感染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心肌病的常见类型,以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其主的临床表现,病情进行性加重。尿酸是人体内嘌呤类化合物代谢的最终产物。近年来,血尿酸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合并高尿酸血症,尿酸水平增高被认为是心力衰竭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作为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本研究探讨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叶士勇曾春来吕玲春吴小燕向贻佳林莉袁晓玲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尿酸心力衰竭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误诊为心肌梗死1例
2012年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9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1年,加重4天”入院。心电图:Ⅰ、aVL导联ST段抬高0.1mV,Ⅰ、aVL导联呈QS型,V1~V5导联呈rS,Ⅱ、Ⅲ、aVF、V6~V9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V3R~V5R导联T波倒置,室性期前收缩。
叶士勇吕玲春吴小燕曾春来
关键词: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
托伐普坦片治疗心力衰竭伴收缩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比较托伐普坦片和呋塞米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伴收缩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4例心力衰竭伴收缩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55例。对照组予以呋塞米每次40 mg,qd,静脉推注;试验组予以托伐普坦每次15 mg,q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5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率、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压和心排血量,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 09%(49例/55例)和71. 43%(35例/4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率分别为(80. 15±10. 04)和(84. 71±9. 66)次/分,肺动脉压分别为(21. 85±4. 49)和(28. 47±4. 46) mm Hg,肺毛细血管压分别为(11. 24±1. 61)和(15. 18±2. 76) mm Hg,心排血量分别为(1. 94±0. 30)和(2. 16±0. 25)L·min^(-1)·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以血钠上升、尿频和口干为主,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以乏力、口渴和肌肉酸痛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 73%和12. 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托伐普坦片治疗心力衰竭伴收缩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率、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压和心排血量,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胡武明施振华叶士勇向贻佳曾春来
关键词:呋塞米注射液心力衰竭收缩功能障碍安全性评估
血小板活化与心血管疾病被引量:2
2012年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发病率、病死率高。血小板异常活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发现,血小板不仅参与止、凝血过程,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此外还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肿瘤发生转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2]。
叶士勇曾春来
关键词: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心血管疾病
中医药在心血管科的应用现状与患者依从性调查
2021年
目的:探究中医药技术和中成药在心血管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调查患者对中医药诊疗服务的满意度和依从性,为中医药在心血管科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方法:于2020年6~12月从医院心血管科抽取267例住院期间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在心血管科使用的中医药技术和中成药情况,调查患者对中医药诊疗的满意度和依从性。结果:中医药技术使用率为针灸12%,艾灸11.6%,穴位注射11.2%,耳穴压豆9.7%,梅花针8.2%,穴位贴敷7.5%,电针5.6%,药摩疗法4.1%,敷脐疗法2.6%,中药蜡疗1.9%。中成药使用为脉络宁颗粒23.2%,银杏叶片19.9%,参麦注射液18.0%,丹参注射液15.4%,复方丹参片12.7%,稳心颗粒9%,丹红注射液8.2%,通心络胶囊7.9%,灯盏细辛注射液6.7%,血塞通滴丸4.5%。患者对中医药诊疗的总体满意度为82.1%,对中医药总体依从性为76.7%。结论:心血管科患者对针灸等中医药技术及脉络宁颗粒等使用比率较高,对中医药的依从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江超盈雷欣红黄斌叶士勇饶园园
关键词:中医药依从性针灸中医药技术
卡托普利对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对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0例,给予所有患者卡托普利治疗,治疗前、治疗后3~5 d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麦瑞Resona 75型)对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然后统计分析3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动力学。结果30例患者治疗后的PAMP、AMP、TSR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30例患者中治疗后19例TPR/TSR上升,11例TPR/TSR下降。TPR/TSR上升患者治疗后的AMP、TSR、Qp/Qs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TPR/TSR、Qs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TPR/TSR下降患者治疗后的PAMP、AMP、PAMP/AMP、TPR、TPR/TSR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Qp/Qs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TPR/TSR上升患者的TPR/TSR显著低于TPR/TSR下降患者(P<0.05),但二者的PAMP、AMP、PAMP/AMP、TPR、TSR、Qp、Qs、Qp/Qs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卡托普利能够有效降低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肺动脉高压,但会提升患者的Qp/Qs。
林莉叶士勇施振华吴小燕曾春来
关键词:卡托普利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血液动力学
一种医疗用分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用分药装置,包括分药箱和盖板,所述分药箱上端通过铰接轴连接有盖板,所述分药箱内壁两侧皆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皆放置有挡板,所述收纳槽一侧上下两侧皆开设有转槽,所述转槽内皆通过转轴连接有转块,所...
叶士勇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