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苗建亭

作品数:86 被引量:613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淀粉样
  • 21篇蛋白
  • 16篇淀粉样蛋白
  • 16篇细胞
  • 16篇阿尔茨海默病
  • 15篇Β-淀粉样蛋...
  • 11篇血管
  • 11篇神经元
  • 9篇海马
  • 8篇氧化氮
  • 8篇一氧化氮
  • 6篇脑梗
  • 6篇记忆障碍
  • 6篇梗死
  • 6篇海马神经
  • 6篇痴呆
  • 5篇淀粉样Β蛋白
  • 5篇血管性痴呆
  • 5篇头痛
  • 5篇脑梗死

机构

  • 86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解放军第45...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武警安徽省总...
  • 3篇兰州军区兰州...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武警江苏总队...
  • 1篇解放军451...
  • 1篇延安市人民医...

作者

  • 86篇苗建亭
  • 60篇李柱一
  • 30篇林宏
  • 27篇宿长军
  • 26篇雷革胜
  • 18篇张巍
  • 17篇游国雄
  • 16篇刘睿
  • 14篇王者晋
  • 11篇刘煜
  • 9篇李宏增
  • 9篇杜婴
  • 7篇周琼
  • 5篇刘柳
  • 5篇李洁
  • 5篇车宇
  • 5篇荀文兴
  • 4篇毛妮
  • 4篇尹榕
  • 4篇王英

传媒

  • 19篇中国神经免疫...
  • 9篇中国临床康复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国外医学(老...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武警医学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9篇2010
  • 9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1篇2003
  • 17篇2002
  • 4篇2001
  • 3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脑脊液中相关因子含量对脊髓运动神经元损害的意义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测定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脑脊液(CSF)中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并对其临床意义作初步探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酶联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36例ALS患者脑脊液中Asp、Glu和NSE水平,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6例ALS患者CSF中Asp、Glu和N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水平明显增高。且NSE水平与Asp、Glu分别存在相关。结论Asp、Glu可能参与了ALS的发病过程,NSE可能作为脊髓运动神经元损害的指标。ALS患者CSF中NSE增高可能与Asp、Glu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损害有关。
雷革胜苗建亭孟晓梅刘煜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天门冬氨酸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研究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 (PD)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功能。方法 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和免疫酵母菌花环法分别测定 2 0例 PD患者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功能 ,并对其中 1 0例服用 L-多巴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 CD3、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而 RBC-ICR水平增高。治疗前后比较结果表明 ,服药后 CD3、CD8水平升高 ,RBC-ICR水平降低。结论  PD存在 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循环中免疫复合物增多。应用多巴胺制剂可改善 PD的免疫学异常 ,提示 PD的免疫功能异常与体内多巴胺递质改变密切相关。
雷革胜苗建亭李柱一
关键词:帕金森病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
预防性治疗对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预防性治疗对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6例偏头痛病人在正规预防性治疗的同时进行生活质量量表SF-36随访6个月。结果:36例患者中无1例观察期间因副作用换药,治疗前后头痛发作频率分别为9.16/月和2.4/月,SF-36评价的四个维度如健康状况、体力角色、躯体疼痛和心理健康均有显著性改善。结论:预防性治疗可以改善偏头痛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SF-36可作为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评价指标之一。
雷革胜林宏苗建亭宿长军李柱一
关键词:偏头痛生活质量SF-36
黛力新与多塞平联合治疗原发性失眠被引量:18
2005年
目的:观察黛力新和多塞平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将18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阿普唑仑组和安慰剂组各60例,治疗12wk.采用多导睡眠图描记技术评价疗效.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28.33±3.48)和(14.84±5.31)min,P<0.01],觉醒次数和时间明显减少[分别为(8.89±1.46)和(4.25±2.25)次;(56.33±6.92)和(22.45±8.15)min,P<0.01],总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明显提高(分别为340.44±20.58和412.02±28.42;70.22±10.47和91.49±12.47,P<0.01);睡眠结构分析,浅睡较前减少,尤其Ⅰ期睡眠明显[(19.38±2.34)和(10.37±3.92)%,P<0.01],而深睡(Ⅲ,Ⅳ期)明显增加[(10.33±1.26)和(18.96±2.88)%,P<0.01],快速眼动睡眼相(REM)睡眠比例有所增加[(14.67±2.14)和(20.96±3.28)%,P<0.01].②阿普唑仑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睡眠潜伏期缩短[(29.13±4.36)和(12.45±3.17)min,P<0.05],总睡眠时间延长[(356.90±22.09)和(425.86±26.57)min,P<0.01],觉醒时间减少[(54.39±5.17)和(38.79±9.45)min,P<0.01],而睡眠效率没有明显变化;睡眠结构分析,浅睡(Ⅱ期睡眠)增加[(58.29±9.67)和(71.18±6.58)%,P<0.01],而深睡减少[(12.04±1.22)和(6.72±2.32)%,P<0.01],REM参数无变化;安慰剂组除睡眠潜伏期减少外,其余参数均无变化.结论:黛力新和多塞平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确切.
宿长军刘煜李柱一林宏李宏增苗建亭
关键词:黛力新多塞平原发性失眠多导睡眠描记术
一氧化氮对脑缺血及血管性痴呆形成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为探讨一氧化氮(NO)参与血管性痴呆(VD)的形成及其作用机制,采用改良的Pulsineli4-血管阻断(4-VO)方法建立SD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和VD模型,同时采用NO-2/NO-3法(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脑缺血早期和痴呆形成过程中以及分别经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NA和底物L-Arg干预后海马区NO水平及其动态变化,并对照各组迷宫试验的行为学定量和动态观察。结果:脑缺血早期海马区NO的变化对VD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说明NO途径参与了急性脑缺血及其VD形成的全过程,但在不同阶段可能发挥不同作用;一旦VD形成,则不论早期脑部NO水平如何。
许丹芸游国雄苗建亭孙长凯王者晋
关键词:脑缺血血管性痴呆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海马
血管性痴呆大鼠记忆障碍与海马胆碱能神经元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4
1997年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记忆障碍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i4-血管阻断全脑缺血法,建立SD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进行Y-型迷宫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免疫组化测定。结果实验组在手术2周后出现严重的空间分辨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海马CA1区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分布及其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且与学习记忆障碍呈正相关。结论反复全脑缺血所致VD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其原因可能为中枢胆碱能神经元受损致脑内学习记忆的神经生化基础海马环路损害。
苗建亭游国雄王者晋
关键词:记忆障碍胆碱能神经元早老性痴呆
氯吡格雷抗血栓最有效吗?
2010年
由于氯吡格雷强有效的抗血栓形成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动脉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周围动脉缺血性疾病等)的防治。虽然几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已证实了其疗效及安全性,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并不能使所有患者受益,部分患者对氯吡格雷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存在抵抗现象。迄今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基因多态性在其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苗建亭刘睿李柱一
关键词:氯吡格雷心肌梗死基因多态性
肌萎缩型颈椎病误诊为运动神经元病14例分析被引量:5
2002年
刘绪宏钱华珍苗建亭夏兆云
关键词:肌萎缩型颈椎病误诊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3
2001年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粘附酵母菌花环法和流式细胞仪 (FCM )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 ,检测 79例脑血管病患者 (脑梗死 41例 ,脑出血38例 )外周血RBC C3bRR和RBC ICR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 ,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急性期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RBC C3bRR、CD3+ 、CD4+ 和CD4+ /CD8+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RBC ICR则显著增高。不同损伤部位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基底节区 >脑干 >额叶 >顶叶 >颞叶 >小脑 >枕叶 ,且出血量或梗死面积越大 ,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越显著。RBC C3bRR与CD4+ /CD8+ 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存在严重的红细胞和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平衡失调 ,病变的性质 (梗死或出血 )不是其决定性因素 ,而可能取决于脑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苗建亭雷革胜李柱一王者晋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红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神经电生理改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观察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电生理改变,并对其临床意义作初步评价。方法已确诊的36例ALS患者常规进行针极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重复频率刺激试验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LS的EMG表现为广泛的神经源性损害,如运动时限延长、波幅增高、纤颤电位、巨大电位等。小部分患者可出现感觉传导速度和运动传导速度减慢。部分患者存在重复频率刺激试验异常。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辅助诊断的重要手段,并对了解其病生理机制有一定帮助。
雷革胜杨鸿顺苗建亭刘煜井晓蓉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神经传导速度电生理改变ALS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