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立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莱芜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CT
  • 3篇影像
  • 3篇细胞
  • 2篇影像学
  • 2篇肿瘤
  • 2篇细胞癌
  • 2篇肺癌
  • 2篇X线
  • 2篇CT诊断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性
  • 1篇胆汁性肝硬化
  • 1篇毒性
  • 1篇对比剂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期扫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平滑肌脂...
  • 1篇眼眶
  • 1篇眼眶内

机构

  • 14篇莱芜市人民医...

作者

  • 14篇袁立华
  • 3篇孟慧英
  • 3篇张颖颖
  • 2篇亓燕
  • 1篇李立峰
  • 1篇亓燕
  • 1篇刘建勇
  • 1篇张敬博
  • 1篇马效德
  • 1篇贾守强
  • 1篇高庆松
  • 1篇陈学武
  • 1篇李娜
  • 1篇王庆红

传媒

  • 2篇医用放射技术...
  • 2篇中国CT和M...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2012年
目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方法笔者通过对2005年1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根据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特征,以及常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混肴的肾细胞癌和肾脂肪瘤的CT诊断影像的特征,得出三者之间的鉴别异处,重点分析研究误诊的患者病例,确诊为少脂肪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者21例,其中5例被误诊为肾脂肪瘤,1例误诊为肾细胞癌。结论加强对脂肪瘤的认识,提高CT的诊断率,减少误诊率,保证患者的正确治疗。
袁立华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细胞癌CT诊断误诊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影像学对比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择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A组)患者与病毒性肝炎患者(B组)各40例,均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A组与B组各有9例(22.5%)和3例(7.5%)患者出现肝脏体积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3.53,P>0.05).A组肝脏增大患者左叶外侧段增大2例,弥漫性增大7例;B组3例均为左叶外侧段增大.A组与B组中分别有28例(70%)和8例(20%)合并胆囊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0.20,P<0.05).A组与B组合并胆囊结石者分别有13例(32.5%)和7例(1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40,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检查可用于辅助鉴别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
玄国庆亓燕袁立华张颖颖王庆红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CTA检查中对比剂剂量个体化设定的可行性研究
2015年
目的:找到一种简便易行的对比剂剂量控制的方法以解决可能发生的剂量过大或过小的问题。方法:2010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行胸腹主动脉CTA检查患者66例,被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对比剂用量采用个体化设定,公式:剂量=V×(T1+T2+T3)。对照组对比剂用量采用固定剂量100 m L。比较两组符合诊断标准的图像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比较两组相应层面CT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在胸、腹主动脉显示效果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监测水平动脉增强值对照组有高于试验组的趋势,但是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对比剂剂量的个体化设定,可以大幅度减少对比剂的用量而不影响图像质量,从而取得临床满意的诊断效果。
袁立华
关键词:CTA对比剂
MRI各序列上的信号特点差异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价值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RA(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RI信号差异在各序列表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4年5月以来,于我科检查的73例RA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选择同时间段的65例健康志愿者,对研究组患者冠矢轴位分别进行扫描,对比信号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早期实施动态增强MRI,腱鞘、血管翳、关节囊滑膜与对照组相较,均呈明显增厚表现(P<0.05);且两组各序列下MRI信号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 RA患者实施动态增强MRI,所测滑膜厚度、Slopemax、ERmax、TIC等指标,与早期MRI征象特点相结合,能够明确病理改变,并且不同序列下MRI信号,具有特征性表现及特点,这对RA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等,均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推广。
亓燕袁立华
关键词:RATIC
64层CT灌注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技术及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研究比较64层CT灌注成像对于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对于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50例未经治疗的直径≤3cm的肺孤立结节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结节组和良性结节组,分别进行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计算结节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通透性值(PS)。同时绘制同层面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判断结节良恶性,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各灌注参数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发现恶性结节34例,良性结节16例。两组结节的各灌注参数差异显著,P<0.01;同层面结节的TDC曲线良恶性差异显著,有助于提示结节性质,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流量(BF)和通透性值(PS)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88.24%,87.50%;90%,94.12%,81.25%;94.00%,91.12%,100.00%;86.00%,94.12%,68.75%。结论64层CT灌注成像技术有助于早期诊断孤立性肺结节性质,为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思路。
李娜袁立华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
多层螺旋CT行肝脏增强后多期扫描对肝细胞癌病灶检出率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CT,MDCT)行增强后多期扫描检查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病灶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莱芜市人民医院治疗的HCC患者64例,采用MDCT进行多期扫描。结果 MDCT多期扫描病灶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平扫(P<0.05);多期扫描模式中动脉期和延迟期病灶检出率分别为97.37%和90.79%,明显高于门静脉期的77.63%(P<0.05);门静脉期肝脏、肿瘤密度值及密度差值分别为(104.01±12.29)Hu、(88.13±12.24)Hu和(17.80±2.47)Hu,明显高于其他扫描模式(P<0.05);HCC病灶典型表现为"快进快出",即动脉期多呈高密度,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为等密度或低密度;本次研究的76个病灶中,以高-低-低密度表现为主,占68.42%。结论大部分HCC具有典型的强化特征,MDCT行肝脏增强后多期扫描能有效诊断HCC,对病灶检出和定位有重要价值。
袁立华亓燕
关键词:肝细胞癌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
对一例早期肺癌在CT检查中的漏诊分析
2002年
孟慧英袁立华
关键词:肺癌CT漏诊
CT影像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CT影像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文通过对该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肝病患者156例的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早期肝癌患者实施手术成功,一个月后患者出院,现坚持放疗、化疗等辅助性治疗,患者情况佳,维持基本的生活质量,免去疾病的折磨。结论 CT的扫描检查得出的影像,在临床医师的诊断、确诊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患者的诊断过程中,临床医师正确选择CT检查,可有效缩小误诊率。
袁立华
关键词:CT扫描CT影像肝癌
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CT表现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分析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行胸部增强CT检查的86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记录肿瘤的大小、位置、密度、分叶、胸膜凹陷程度、CT值,以及是否显示纵隔淋巴结及其数目、大小和周围情况。以患者的病理报告作为参考标准。结果纵隔淋巴结的数目、大小、界限,肿瘤的大小、密度、位置、胸膜凹陷程度及病理类型是影响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不仅与淋巴结有关,并且与其边界、肿瘤大小、位置、密度等其他CT表现有关。
玄国庆袁立华亓子坤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肿瘤转移淋巴结
眼眶内良性球外病变致突眼的影像学诊断
2002年
目的 分析CT ,MRI眶内、球外良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及增强扫描对其诊断意义。方法 使用GEMAX64 0CT机进行薄层扫描的图像重建。MRI检查使用HITACHI 0 .3T永磁扫描机。 13例做了CT增强检查 ,5例做了MRI增强检查。结果 血管瘤 7例 ,炎性假瘤 6例 ,脑膜瘤 2例 ,泪腺混合瘤 6例 ,神经纤维瘤 2例 ,视神经鞘瘤 1例 ,筛窦发育异常 1例 ,单纯眼肌肥大 17例 ,眶内静脉曲张 1例 ,眼眶骨膜下脓肿 1例。结论 ①MRI较CT有较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正确率。②MRI是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③除囊性、骨膜下脓肿及血管因素的良性占位外 ,增强CT 。
陈学武李立峰贾守强袁立华孟慧英
关键词:眼眶突眼X线计算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