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亓燕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莱芜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性
  • 1篇胆汁性肝硬化
  • 1篇心绞痛
  • 1篇心脏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胸廓
  • 1篇影像学检查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胆汁性
  • 1篇原发性胆汁性...
  • 1篇射线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随访
  • 1篇术前
  • 1篇术前诊断
  • 1篇随访

机构

  • 6篇莱芜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亓燕
  • 2篇张颖颖
  • 2篇袁立华
  • 1篇李鹏
  • 1篇王庆红
  • 1篇董莹

传媒

  • 2篇中国CT和M...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影像学检查在椎体后凸成形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及X射线在术前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后随访观察中的价值。方法:选择4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41例患者术前、术后分别接受了X射线、MRI及CT检查,分析3种检查方法术前诊断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及X射线在术后随访中的价值。结果:MRI术前诊断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准确率为100%(41/41):X射线诊断椎体骨折的准确率为65.85%(27/41)、CT诊断椎体骨折的准确率为92.85%(13/14),MRI和CT术前诊断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准确率高于X射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882,x2=3.837;P<0.05),MRI诊断准确率与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83,P>0.05)。术后3 d、末次随访时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央高度较术前均显著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094,F=15.526;P<0.05);术后3 d、末次随访时患者Cobb角及腰背部疼痛程度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085,F=107.338;P<0.05)。结论:MRI术前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准确率最高,X射线诊断准确率较差,术后随访采用X射线能够对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估。
张颖颖亓燕
关键词:X射线椎体后凸成形术
MRI各序列上的信号特点差异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价值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RA(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RI信号差异在各序列表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4年5月以来,于我科检查的73例RA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选择同时间段的65例健康志愿者,对研究组患者冠矢轴位分别进行扫描,对比信号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早期实施动态增强MRI,腱鞘、血管翳、关节囊滑膜与对照组相较,均呈明显增厚表现(P<0.05);且两组各序列下MRI信号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 RA患者实施动态增强MRI,所测滑膜厚度、Slopemax、ERmax、TIC等指标,与早期MRI征象特点相结合,能够明确病理改变,并且不同序列下MRI信号,具有特征性表现及特点,这对RA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等,均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推广。
亓燕袁立华
关键词:RATIC
核磁共振在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技术在不稳定心绞痛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莱芜市人民医院确诊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40例,分别给予冠状动脉造影(CAG)、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及心脏核磁共振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核磁共振在心脏狭窄>90%的检出率高,与CAG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57,P>0.05),对<90%的狭窄检出率低,与CAG检查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67,x2=25.714;P<0.05);核磁共振对心脏狭窄程度高的患者的心肌缺血检出率高,与心电图检出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x2=4.65,P<0.05),但总检出率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x2=0.251,P>0.05);核磁共振对于心功能及心脏结构的测定效果优于传统的超声心动图。结论:核磁共振技术能更准确的反应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对狭窄和心机缺血的检出率与传统检查方法有较好一致性。
李鹏亓燕
关键词:心脏核磁共振不稳定心绞痛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影像学对比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择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A组)患者与病毒性肝炎患者(B组)各40例,均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A组与B组各有9例(22.5%)和3例(7.5%)患者出现肝脏体积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3.53,P>0.05).A组肝脏增大患者左叶外侧段增大2例,弥漫性增大7例;B组3例均为左叶外侧段增大.A组与B组中分别有28例(70%)和8例(20%)合并胆囊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0.20,P<0.05).A组与B组合并胆囊结石者分别有13例(32.5%)和7例(1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40,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检查可用于辅助鉴别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
玄国庆亓燕袁立华张颖颖王庆红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对宫颈癌宫旁浸润的CT灌注判别函数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对宫颈癌宫旁浸润的CT灌注判别函数,用于提高宫颈癌宫旁浸润CT灌注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科100例术后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宫旁浸润组和非宫旁浸润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分别利用CT形态学和CT灌注判别参数对于宫旁浸润进行诊断,对比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宫旁浸润组的BV、BF和PBV均显著高于非宫旁浸润组,TTP、TTS、Permeability均显著低于非宫旁浸润组,P<0.01。结论宫颈癌宫旁浸润的CT灌注判别函数术前诊断可提高对于宫旁浸润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董莹亓燕亓子坤
关键词:宫颈癌CT灌注判别函数
螺旋CT容积扫描方法诊断胸廓骨及肋骨骨折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容积扫描诊断胸廓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拟诊断为胸廓骨及肋骨骨折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22~76岁,平均(40.2±2.3)岁。均具有完整X线片、3D图像和CT轴位扫描图像资料,并对X线、3D图像和CT轴位扫描图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排除可疑骨折,以CT轴位扫描图像作为金标准,X线诊断的灵敏度为61.54%,特异度为66.67%;3D容积重建( VR)诊断的灵敏度为98.59%,特异度为87.50%。结论螺旋CT可快速确诊胸廓骨及肋骨骨折,容积扫描中的容积再现法( VR)、最大密度投影法( MIP)和多平面重组法( MPR)技术能较好显示细微骨折,在解剖空间结构上有较强优势。
亓燕玄国庆王义云
关键词:肋骨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