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继来

作品数:13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脑梗
  • 7篇脑梗死
  • 7篇梗死
  • 5篇动脉
  • 5篇同型半胱氨酸
  • 5篇氨酸
  • 5篇半胱氨酸
  • 4篇蛋白
  • 3篇动脉斑块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血管
  • 3篇颅内
  • 3篇颈动脉
  • 3篇颈动脉斑块
  • 3篇急性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斑块
  • 2篇蛋白原
  • 2篇血管病
  • 2篇血性

机构

  • 8篇无锡市第三人...
  • 4篇解放军第10...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苏州市立医院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3篇赵继来
  • 6篇许岩
  • 5篇胡玲玲
  • 4篇诸兴明
  • 4篇王引明
  • 3篇石丹
  • 3篇孔亮
  • 2篇程庆璋
  • 1篇袁凤来
  • 1篇王挺刚
  • 1篇范长燕
  • 1篇桂树华
  • 1篇唐健
  • 1篇李超生
  • 1篇孔亮
  • 1篇陈阳
  • 1篇万琦

传媒

  • 5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梗死鼾症患者颈动脉斑块、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打鼾患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风险增加,可能与睡眠暂停有关〔1,2〕。研究认为,鼾症患者易并发缺血性脑卒中〔3〕,鼾症是脑梗死的可能原因之一。
孔亮王挺刚赵继来王引明桂树华
关键词:脑梗死鼾症颈动脉斑块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临床和影像学研究
2012年
目的 分析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的临床表现及其影像学特征,加深对少见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1例典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临床特点和其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是一种少见的血管异常性疾病,具有时间顺序占位效应,临床症状多样,眩晕、构音障碍、偏瘫、面神经、外展神经和动眼神经麻痹可相继发生,具有进展性.结论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动脉受累区域逐渐向上扩展,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临床医师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许岩诸兴明石丹赵继来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CTADSA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颅内出血转化及疗效分析被引量:27
2016年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颅内出血转化及疗效。方法按纳入的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2012年-2015年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组(A组)40例,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组(B组)40例,非静脉溶栓的对照组(C组)40例,比较3组间治疗后颅内出血转化,对比治疗前、治疗后2h、1d、7d的NIHSS评分,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三组间颅内出血转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颅内出血风险均较小;三组NIHSS评分比较,溶栓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静脉溶栓后的1d和7d,A组和B组分别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静脉溶栓治疗有效;A组与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提示两种静脉溶栓疗效差异不大。三组治疗7d后总有效率比较,A组与C组,B组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的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时间窗内,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均安全有效。
赵继来胡玲玲孔亮王引明许岩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尿激酶静脉溶栓
脑梗死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结构及认知功能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脑梗死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结构及认知功能。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11月住院治疗的脑梗死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一时间段进行治疗的单纯脑梗死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结构及认知功能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快动眼期睡眠(REM)、非快动眼期睡眠(N2、N3)明显低于对照组,非快动眼期睡眠(N1)及睡眠觉醒(WAS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总分及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等评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脑梗死患者,由于呼吸及睡眠障碍,将进一步加重患者认知功能受累。
许岩诸兴明石丹赵继来
关键词:脑梗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结构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与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对比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和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治疗。方法对12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TCD、MRI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依据结果分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和颅外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组,对比分析两组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1)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高血压病患病率65.8%高于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组33.3%。(2)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17.51(21.13~12.68) μmol/L]和年龄(73.57±11.83岁)均高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13.29(17.43~10.18) μmol/L、68.76±7.23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高血压病容易导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Hcy浓度增高和年龄增长更易导致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赵继来孔亮王引明胡玲玲
关键词: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与颅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分析
第一部分: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其硬化程度分级的关系。 ...
赵继来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
文献传递
敲除大鼠PDK1基因对大鼠行为、认知功能以及tau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条件性敲除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基因对大鼠行为、认知功能及微管相关蛋白tau的影响,为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只):模型组大鼠采用Cre-lox P技术条件性敲除PDK1基因;阳性对照组大鼠采用Cre-lox P技术条件敲除大鼠PDK1基因之后,构建载有PDK1基因的慢病毒质粒LV-PDK1,并将PDK1基因重新敲入;阴性对照组不作处理。比较三组大鼠3、5、8月龄时各组运动能力及认知功能。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及运动能力的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三组大鼠3、5、8月龄时脑脊液中磷酸化tau蛋白(P-tau)的含量;8月龄时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au蛋白在Ser396、Ser199/202、Thr205三个位点的磷酸化水平(P-tau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1)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在3、5、8月龄时,模型组大鼠运动能力及认知水平逐渐降低,且明显低于阴性、阳性对照组(P均<0.05)。(2)ELISA检测结果:在8月龄时,模型组脑脊液中P-tau蛋白浓度较3、5月龄时明显升高(P均<0.05),且各月龄时P-tau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阴性、阳性对照组(P均<0.05)。(3)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模型组脑组织中tau蛋白在Ser396、Ser199/202二个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均高于阴性、阳性对照组(P均<0.05),在Thr205位点三组间磷酸化水平相近(P>0.05)。结论 PDK1基因可能参与了tau蛋白在Ser396、Ser199/202二个位点磷酸化水平的调控,并通过对P-tau蛋白的调控,影响大鼠运动能力及认知水平。tau蛋白磷酸化水平高低与大鼠运动能力及认知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可能与AD的发病机制有关。
李超生唐健胡玲玲赵继来范长燕睢晨燕
关键词:基因阿尔茨海默病
僵人综合征1例报告
2008年
赵继来程庆璋
关键词:僵人综合征SMS巴氯芬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其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93例确诊的ACI患者均接受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测量左右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根据测量结果分为有CAS斑块组(60例)和无CAS斑块组(33例);将患者CAS程度分为0~4级。采用循环酶法检测两组ACI患者血浆Hcy水平,对血浆Hcy水平与CAS的斑块及其硬化程度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ACI患者有CAS斑块组血浆Hcy浓度[18.83(15.20~24.03)μmol/L]明显高于无CAS斑块组[12.30(9.70~15.10)μmol/L](P<0.05);且有CAS斑块组高Hcy血症发生率(36.67%)较无CAS斑块组(12.12%)显著增高(P<0.05)。CAS程度:0级组、1级组分别与3级组,0级组、1级组、2级组分别与4级组的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结论老年ACI患者中,CAS斑块形成可能与血浆Hcy水平升高有关;CAS程度愈高,其相关性愈大。
赵继来程庆璋
关键词: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
溶栓联合丁苯肽氯化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为了分析溶栓联合丁苯肽氯化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患者体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的影响,本研究回顾性地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9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联合丁苯肽氯化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NSE、Hcy、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情况。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入院7 d和14 d时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入院1 d时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入院7 d和14 d时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SE、Hcy、NT-ProBNP及ET-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SE、Hcy、NT-ProBNP及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本研究表明溶栓联合丁苯肽氯化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患者血清NSE、Hcy、NT-ProBNP水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赵继来袁凤来胡玲玲许岩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同型半胱氨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