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吉祥

作品数:20 被引量:260H指数:6
供职机构:长沙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城乡
  • 5篇ESDA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碳排放
  • 3篇网络
  • 3篇马尔可夫
  • 3篇马尔可夫链
  • 3篇BP神经
  • 3篇BP神经网
  • 3篇BP神经网络
  • 3篇城乡关联
  • 2篇神经网络模型
  • 2篇能源
  • 2篇农业
  • 2篇区位
  • 2篇区位商
  • 2篇区域能源
  • 2篇最优经济增长
  • 2篇网络模型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华东师范大学
  • 6篇西北大学
  • 4篇湖南省社会科...
  • 3篇中共湖南省委...
  • 2篇长沙学院
  • 2篇贵州科学院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0篇邓吉祥
  • 9篇程叶青
  • 7篇刘晓
  • 5篇王铮
  • 2篇苏维词
  • 2篇张阳生
  • 1篇房艳刚
  • 1篇吴静
  • 1篇王铮
  • 1篇黄蕊
  • 1篇黄一民

传媒

  • 2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地理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2
  • 5篇2010
  • 5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吉林省中部粮食主产区城乡综合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分析
本文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基于相应年份统计年鉴的16项指标,以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24个县域为研究单元,以2000年、2003年、2007年3个年份为研究时间截面,定量分析和评价吉...
邓吉祥程叶青
关键词:马尔可夫链
文献传递
吉林省中部粮食主产区城乡综合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分析
本文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基于相应年份统计年鉴的16项指标,以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24个县域为研究单元,以2000年、2003年、2007年3个年份为研究时间截面,定量分析和评价吉...
邓吉祥程叶青
关键词:马尔可夫链
吉林省中部粮食主产区城乡系统耦合的关联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城乡系统耦合的定量测度指标体系和模型,探讨吉林省中部粮食主产区城乡系统耦合的驱动因素及其空间格局。研究表明:①城乡系统耦合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城市非农产业效益、城市就业与投资对乡村具有较强的作用;农村的居民生活水平、农业效益与城市子系统的关联性较强。②吉林省中部地区城乡耦合度总体上呈现东、中、西的空间分异特征。耦合度高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地丘陵区和西部平原区;耦合度较低的县域集中成片分布在研究区中部的哈大沿线和5个地级市辖区。③依据城乡系统耦合度与人均GDP的关系,将吉林省中部24个县域划分为协调型、磨合型、拮抗型和低水平协调4种空间类型,其中拮抗型县域数占全部县域总量的54%,是今后吉林省中部粮食主产区城乡协调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
程叶青邓吉祥
关键词:耦合度
基于RRM模型的三峡库区重庆开县消落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42
2012年
以三峡库区重庆开县消落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风险度量的基本原理,在实地考察、历史资料考证和2007年遥感影像景观分类的基础上引入相对风险模型,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风险单元,并选取5种生境类型、5类风险源和3种生态受体,以此计算该地区不同风险小区土地利用的综合生态风险值,并依据生态风险值的高低划分为4级.研究结果表明,在消落区内,风险等级随着土地出露水面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加大,在海拔达到170m以上的消落区生态系统受到的伤害更大.作物种植等风险源对生物物种、生态系统等生态受体的作用是生态风险增大的主要原因,其中,生物物种受到的风险最大,其次为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刘晓苏维词王铮黄一民邓吉祥
关键词:三峡库区生态风险评价
环长株潭城市群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空间特征与成本分析
2017年
在分析环长珠潭城市群农业转移人口数量、人口输入和输出等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并对市民化过程中政府、企业和个人,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市民化分担责任进行了估测,结果表明:(1)环长株潭城市群人口市民化人均总成本为16.43万元,其中人均社会保障成本为2 393元,人均城市生活成本为10 611元,人均住房成本为116 955元,人均基础设施成本为30 228元,人均教育成本为1 565元,人均机会成本为2 542元。(2)按2010年价格水平测算,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分担责任为政府分担84 402元,企业分担37 059元,个人分担167 062元,三者的分担比例为50.52∶22.18∶27.30。(3)中央和地方的分担责任为中央政府分担28 523元,地方政府分担85 618元,二者的分担比例为33.31∶66.69。
邓吉祥
关键词:市民化
湖南省农业生产空间格局分析
以湖南省2012年所有县域农业、粮食、棉花、油料、茶叶和柑桔生产的区位优势指数为指标变量,县域为基本单元,采用ESDA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包括Moarn’s I指数、Moran散点图和LISA等,从空...
邓吉祥刘晓
关键词:农业经济ESDA空间自相关
文献传递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变化及潜力预测被引量:6
2010年
基于1980-2007年统计数据,运用区位商和集中度,分析了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的竞争力及其总产量的变化特征,并采用等维灰数递补模型对粮食生产潜力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呈现波动型增长态势,可分为高速增长期、低谷期和稳定恢复期3个阶段,这3个阶段粮食产量与国家粮食总产量变化都呈较强的正相关。黑龙江省2020年和2030年粮食生产潜力可分别达到4418.08万t~4664.60万t和4432.43万t~4707.42万t,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将不断增强。表3,参14。
邓吉祥程叶青张阳生
关键词:区位商粮食生产
21世纪初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区域差异及成因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运用塞尔指数和GIS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空间格局及其区域差异,并基于2000~2007年42个典型县域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建立多元回归评估模型,探讨该省粮食生产区域差异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要集中于省域东部、南部和西部,三大片区行政面积约占全省的46%,粮食总产量约占全省的80%。(2)2000年以来,全省及三大片区内部各县域粮食生产的区域差异逐渐由波动趋于相对稳定。(3)化肥使用量、农村用电量、耕地面积比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除涝面积是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区域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而耕地面积、水库容量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区域差异。
邓吉祥程叶青张阳生
关键词:粮食生产
区域能源碳排放系统开发及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气候保护需要落实到区域层面上,区域实施碳减排政策前需要对自身的碳排放需求进行核算,开发区域能源碳排放系统以支持政府决策显得尤为必要。在介绍区域能源碳排放需求的经济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基于GIS的区域能源碳排放需求系统的开发过程,给出了应用实例。基于区域能源碳排放需求分析系统,可以方便地计算和查询中国各省市自治区未来的能源碳排放需求。基于GIS模块,通过模型用户可以对比不同区域的能源碳排放,并可方便地存储和输出。例如,以江苏省和山东省为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山东省的能源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都比江苏省大。模型设置不同的情景分析,给各地政府实施碳减排措施提供决策支持,如以天津市为例,模拟了不同政策情景下对天津未来能源碳排放量的影响。此外,系统实现了面向国际谈判需求的多区域合成的碳排放需求估计,为国家参与气候谈判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对高度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趋势进行的预测结果显示在平稳增长趋势下,高度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高峰值和能源碳排放高峰值均出现在2029年。
黄蕊王铮王铮王铮
关键词:碳排放人均碳排放系统开发
重庆直辖10年区县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被引量:4
2009年
根据1997—2007年数据,采用区位商、库兹涅茨比率及层次聚类法对重庆市40个区县进行了综合评价。1997年以来,全市大体可划为4个经济发展类型区:快速发展的发达区、稳定增长的次发达区、快速上升型的中等发达区、低水平的欠发达区,同类地区之间经济差距在逐步缩小,而不同类地区间经济差距小幅扩大。总体结论表明,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内部的经济差距在缩小,但3大区间的经济差距并没有随着重庆直辖而逐步缩小,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此外,从经济文化基础、环境承载力及政府区域发展政策的差异等方面进行了成因分析,亦提出了相应对策,即放大政策效应和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对口支援长效工作机制、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扶持龙头产业和特色产业,构建完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刘晓苏维词邓吉祥
关键词:经济差异区位商聚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