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劲平

作品数:481 被引量:3,363H指数:33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2篇期刊文章
  • 149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434篇医药卫生
  • 10篇机械工程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艺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34篇肺功
  • 134篇肺功能
  • 117篇支气管
  • 105篇气管
  • 103篇哮喘
  • 81篇慢性
  • 80篇肺疾病
  • 78篇阻塞性
  • 77篇疾病
  • 75篇慢性阻塞性
  • 70篇气道
  • 67篇阻塞性肺疾病
  • 67篇慢性阻塞性肺...
  • 58篇肺功能检查
  • 48篇支气管哮喘
  • 43篇通气
  • 39篇支气管激发
  • 38篇反应性
  • 37篇儿童
  • 35篇支气管激发试...

机构

  • 185篇广州医学院第...
  • 177篇广州医科大学
  • 124篇广州呼吸疾病...
  • 20篇广州医学院
  • 14篇北京大学第三...
  • 13篇中国医科大学...
  • 12篇沈阳军区总医...
  • 12篇广州市荔湾区...
  • 1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0篇复旦大学
  • 10篇深圳市第二人...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广州市第一人...
  • 8篇北京大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8篇北京协和医院
  • 8篇成都市妇女儿...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479篇郑劲平
  • 170篇高怡
  • 127篇钟南山
  • 121篇安嘉颖
  • 104篇谢燕清
  • 65篇虞欣欣
  • 63篇关伟杰
  • 49篇简文华
  • 47篇吴仲平
  • 44篇郭娥
  • 35篇朱政
  • 30篇钟丽萍
  • 27篇刘文婷
  • 24篇冉丕鑫
  • 22篇江梅
  • 22篇黎毅敏
  • 22篇刘文婷
  • 20篇周玉民
  • 18篇罗定芬
  • 18篇刘升明

传媒

  • 62篇中国实用内科...
  • 48篇中华结核和呼...
  • 19篇国际呼吸杂志
  • 19篇中华医学会呼...
  • 19篇中华医学会呼...
  • 18篇广州医学院学...
  • 14篇中国全科医学
  • 14篇2014中华...
  • 11篇中国呼吸与危...
  • 9篇广东医学
  • 8篇中华医学杂志
  • 7篇现代临床医学...
  • 7篇实用医学杂志
  • 6篇国外医学(呼...
  • 6篇中国实用儿科...
  • 5篇中华儿科杂志
  • 5篇中华生物医学...
  • 4篇中华内科杂志
  • 4篇中华全科医师...
  • 4篇中国循证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10篇2022
  • 14篇2021
  • 9篇2020
  • 9篇2019
  • 9篇2018
  • 9篇2017
  • 25篇2016
  • 12篇2015
  • 71篇2014
  • 81篇2013
  • 22篇2012
  • 17篇2011
  • 15篇2010
  • 17篇2009
  • 14篇2008
  • 9篇2007
  • 34篇2006
  • 16篇2005
4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与用力肺活量和肺容积测定相关性分析
2013年
目的对于间质性肺疾病来说,常规肺功能检查与肺容积测定应用比较广泛,近年来,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因其要求患者配合程度低而越来越被广泛使用,尤其适用于儿童、老年和重症患者,对于其是否对间质性肺疾病的患者诊断及病情、诊疗效果评价有意义报道比较少,通过该研究分析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与用力肺活量和肺容积测定相关性。
钟丽萍简文华高怡郑劲平
关键词:肺容积肺功能检查用力肺活量用力呼气容积肺总量
动态肺功能测试与哮喘控制测试不同症状感知类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通过动态肺功能测试与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对不同症状感知类型的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进行研究,探讨ACT在临床使用的准确性。方法对42例不同症状感知类型哮喘患者在动态肺功能监测前和监测期间(第14天)各进行一次ACT问卷调查。同时每天用动态肺量记录仪测定肺功能,连续监测14天,对监测前和监测期间不同症状感知类型哮喘患者的ACT评分和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ACT评分与FEV1%pred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监测前和监测期间两者均存在相关性(前:r=0.317,P<0.05;期间:r=0.360,P<0.05)。症状感知正常型哮喘患者在监测前和监测期间两次ACT评分与FEV1%pred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前:r=0.647,P<0.01;期间:r=0.698,P<0.01)。而迟钝型和敏感型ACT评分与FEV1%pred之间均不存在相关性,其中迟钝型(前:r=-0.453,P>0.05;期间:r=0.468,P>0.05),敏感型(前:r=0.487,P>0.05;期间:r=0.253,P>0.05)。结论 ACT是一种简易有效的评价哮喘控制的方法,与症状感知正常的哮喘患者肺功能具显著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但ACT在症状感知迟钝型和敏感型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测试效能和准确性较低,容易出现偏差,使用前应考虑受试者的依从性及症状感知是否正常。
颜文森郑劲平高怡韩江娜安嘉颖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肺功能哮喘控制测试
吸呼双相肺部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应用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吸呼双相肺部CT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评估其在无法配合肺功能检查的潜在患者中诊断的可行性。方法纳入67例男性受试者,年龄43~74(57.0±5.9)岁。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包括慢阻肺组26例,对照组41例。进行吸呼双相肺部CT检查,测量全肺及各肺叶的肺气肿病变占全肺/肺叶体积百分比(emph%)、功能小气道病变占全肺/肺叶体积百分比(fsad%)以及正常肺组织占全肺/肺叶体积百分比(norm%)。结果基于全肺和各肺叶的emph%、fsad%及norm%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影像特征函数1和影像特征函数2,从而进行两个影像特征函数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像特征函数1是慢阻肺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8.749,P<0.001),并且明确影像特征函数1可以用于辅助诊断慢阻肺,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43(P<0.001)。结论影像特征函数1是慢阻肺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用于慢阻肺的辅助诊断。
吴张立吴振超王雯婷吴楠杨萍杨萍陈德彦许家璇郑劲平郑劲平王晓华沈宁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成分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
过度充气的COPD患者的肺功能特点
目的 分析过度充气与非过度充气COPD患者的肺功能特点.方法 收集406名完成支气管舒张试验与肺容积测试的COPD患者的肺功能报告,RV/TLC>120%Pre视为过度充气,回顾性分析GOLDⅠ-Ⅳ级中有与无过度充气患者...
陈春兰简文华高怡谢燕清宋燕郑劲平
关键词:肺功能慢阻肺舒张试验
成都地区儿童肺通气功能正常值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正常儿童肺通气功能正常值及预计值方程式,并分析其特点。方法以成都地区446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德国耶格肺功能仪进行肺通气功能测量,参考美国胸科协会(ATS)标准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FVC)等23个指标,并对各实测指标作LMS曲线回归。
艾涛罗荣华郑劲平张蕾任妍陶沛吴英
关键词:肺通气功能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预计值肺功能仪
低剂量螺旋CT定量成像技术对吸烟患者肺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 评价低剂量MSCT定量成像技术对吸烟患者肺功能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146例,其中吸烟者109例(74.6%),不吸烟者37例(25.3%),通过常规肺功能检查及低剂量MSCT检查,在最大吸气末及最大呼气末屏气扫描,所有数据通过肺计算机辅助检查系统软件进行分割计算,使用Pearson方法分析吸烟患者与非吸烟患者的低剂量MSCT肺功能参数的差异性及吸烟患者低剂量MSCT肺功能参数与常规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吸烟患者深吸气末肺容积(Vin)为(5125±862)ml,平均肺衰减值为(-902±26)HU,单位体积密度为(0.0984±0.0260)g/cm2,肺气肿体积为(2890±1370)ml;深呼气末肺容积(Vex)为(2756±1027)ml,平均肺衰减值为(-811±62)HU,单位体积密度为(0.1878±0.0631)g/cm2,肺气肿体积为(685±104)ml。非吸烟患者Vin为(3734±759)ml,平均肺衰减值为(-876±40)HU,单位体积密度为(0.1244±0.0401)g/cm2,肺气肿体积为(1503±1217)ml;Vex为(1770±679)ml,平均肺衰减值为(-765±56)HU,单位体积密度为(0.2360±0.0563)g/cm2,肺气肿体积为(156±45)ml。吸烟者与非吸烟者低剂量MSCT肺功能检查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患者低剂量扫描MSCT肺功能参数与常规肺功能参数相关性显示:Vin与肺总量(TLC)有相关性(r=0.58,P〈0.01),Vex与残气量(RV)有相关性(r=0.59,P〈0.01),Vex/Vin与RV/TLC有相关性(r=0.60,P〈0.01),以促发阈值为一950HU时的吸气末像素指数(PI-950in)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预测值(FEV1%pre)及FEV1/用力肺活量预测值(FVC%)均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53、-0.62,P值均〈0.01);呼气末(PI.950ex)与FEV1%pre及FEV1/FVC%均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71、-0.77�
陈淮曾庆思郑劲平关玉宝张超亮岑人丽
关键词:吸烟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呼吸系统疾病影像数据收集、存储和管理标准及共享规范
2021年
胸部影像学检查已成为许多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而多模态、多中心呼吸系统疾病医学影像数据库的建设和利用,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均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国内已有70%以上的医院实现了医疗信息化,但仅有不足3%的医院实现了影像数据互通,其主要原因除相关制度规定不够完善外,更多的则是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质量控制和数据共享机制。为此,提出多模态影像数据收集、存储和管理标准及共享规范,以及影像大数据中心和云平台总体逻辑架构思路,为业内同行提供参考。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影像数据库专家组沈宁郑劲平陈德彦王雯婷李洽胜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能量代谢
郑劲平
29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PLAM)患者的肺功能特点
目的探讨PLAM患者的FVC、FEV_1、TLC、RV/TLC、DLCO及对支气管舒张剂的反应的特点。方法对我院近5年病理确诊的29名PLAM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肺总量和残气容积检查,...
简文华郑劲平高怡安嘉颖梁知遇
儿童哮喘与特应性的关系被引量:21
2002年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儿童哮喘与特应性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广州市 35 65名 10~ 11岁儿童哮喘问卷调查结果 ,对确诊为哮喘的儿童 84名 (哮喘组 ) ,从无患过哮喘儿童 88名 (对照组 ) ,分别进行个人过敏病史、家族史的询问及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sIgE)检测。结果 :哮喘组学生过敏病史、家族史的阳性率分别为 92 9%、60 7% ,而对照组仅分别为 2 3 9%、18 2 %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5 )。其中合并过敏性鼻炎、湿疹者 ,哮喘组分别为 90 5 %、2 8 6% ,对照组分别为 14 8%、11 4%。哮喘组和对照组有家族史的学生中 ,有哮喘家族史的比例分别为 33 3%、0 % ,有过敏性鼻炎家族史的分别为 94 1%、93 8% ,有湿疹家族史的分别为15 7%、18 8% ,其中哮喘组儿童家族史来自母亲的比例达 72 9%~ 82 4%。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特应性指数及血清sIgE的阳性检出率无差别 ,两法符合率为 85 5 % ,两法与临床过敏病史的符合率分别为 94 1%、92 9%。特应性指数及血清sIgE的阳性率 ,哮喘组分别为 98 8%、97 6% ,对照组分别为 2 0 5 %、2 6 1%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5 )。各变应原的阳性率除混合霉菌外 ,哮喘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5 ) ,哮喘组尘螨的阳性率最高 。
王红玉孙宝清郑劲平安嘉颖罗定芬吴瑞卿钟南山
关键词:哮喘儿童流行病学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共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