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国斌

作品数:18 被引量:107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寄生虫
  • 6篇虫病
  • 5篇寄生
  • 5篇管圆线虫
  • 5篇广州管圆线虫
  • 3篇生活史
  • 3篇丝虫
  • 3篇丝虫病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源性
  • 2篇绦虫
  • 2篇土源性
  • 2篇土源性线虫
  • 2篇土源性线虫感...
  • 2篇种质
  • 2篇种质资源
  • 2篇线虫感染
  • 2篇寄生虫病
  • 2篇福寿螺

机构

  • 15篇福建省疾病预...
  • 3篇福建省卫生防...
  • 1篇建阳市卫生防...

作者

  • 18篇郑国斌
  • 14篇李莉莎
  • 13篇方彦炎
  • 8篇张榕燕
  • 6篇林陈鑫
  • 6篇李燕榕
  • 6篇江典伟
  • 5篇陈宝建
  • 4篇何水荣
  • 4篇林开铅
  • 3篇屠昭平
  • 3篇程由注
  • 3篇林金祥
  • 3篇张莹珍
  • 3篇谢汉国
  • 2篇杨发柱
  • 2篇李友松
  • 2篇陈朱云
  • 1篇黄晓红
  • 1篇陈宝健

传媒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全...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2
  • 1篇200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管圆线虫实验室模型建立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建立实验室条件下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模型,研究人工感染方法,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疫区采集福寿螺,肺检法检查3期幼虫并计数,经口感染大鼠;6周后采集镜检鼠粪,确认大白鼠排虫期后,直接用该大白鼠粪便喂养阴性福寿螺,3周后解剖螺镜检3期幼虫并计数,经口感染大白鼠,感染量130条/只、40条/只、20条/只,各组5只,于大白鼠死亡或22周后解剖观察感染情况。结果 15只大白鼠均被感染,感染2周死亡大白鼠镜检可见脑部4期幼虫,5周后鼠粪可见1期幼虫,6周后所有感染鼠粪均检测到Ⅰ期幼虫;鼠粪感染福寿螺3周100%感染。结论利用大白鼠与福寿螺为宿主在实验室条件下建立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
方彦炎李莉莎张榕燕郑国斌江典伟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实验室福寿螺
福州、厦门菜场、餐馆淡水螺蛳感染广州管圆线虫调查
目的:调查菜场和餐馆出售的淡水螺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情况,为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减少餐桌污染,提供预警依据。方法:在近年多次发现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病例的厦门和福州市设立监测点,于5-10月调查当地的市场和餐馆福寿螺、铜锈环棱螺...
李莉莎张榕燕郑国斌方彦炎
2例残存班氏微丝蚴血症自然转阴的观察
2000年
目的 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观察班氏微丝蚴血症者,微丝蚴密度及循环抗原与抗体水平自然转阴的时间。方法 采耳垂血涂厚血膜染色镜检和ICT(免疫色谱技术)检查班氏丝虫微丝蚴抗原,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检测微丝蚴血症者的血清抗体水平。结果 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黄地村发现班氏微丝蚴血症2例,1993年微丝蚴密度分别为每120ul血137条和4条,1994年下降至76条和3条、96年为61条和2条、98年为4条和0、99年全部转阴。ICT检测高密度微丝蚴血症者1993年~96年为阳性反应,98年为阴性反应;低密度微丝蚴血症者1993~1998年均为阴性反应。2例微丝蚴血症者的血清抗体,病例1,1993~1998年为阳性,病例2,1996年血清抗体检测为阴性。结论 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班氏微丝蚴血症者,在不用治疗的情况下,微丝蚴密度可逐年降低乃至消失,血清抗体滴度与微丝蚴密度无相关关系,ICT检测对微丝蚴密度较高者敏感度高,反之敏感度低。
何水荣郑国斌张莹珍屠昭平
关键词:丝虫病敏感度阳性反应
南平市延平区人体感染缩小膜壳绦虫1例报告被引量:1
2008年
林开铅郑国斌李莉莎林金祥
关键词:缩小膜壳绦虫寄生虫
建立广州管圆线虫动物模型的研究
目的:通过人工建立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动物模型,为今后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场采集自然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福寿螺,肺检螺肺结节数量,内含有Ⅲ期幼虫,剪碎再经口感染SD大鼠。6周后镜检鼠粪,确认SD大鼠首次排出广州管圆...
方彦炎李莉莎张榕燕郑国斌江典伟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动物模型生活史
福建省寄生虫种质资源平台医学软体动物的种群分类整理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医学软体动物种群分类情况。结论对在福建省内收集的标本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信息描述、标本保存,并建立相关数据库。结果共收集制作记录完整且符合生物学各项研究要求的医学软体动物的标本15种,752份。结论建立了福建省内完整的医学软体动物种群分布数据库及标本永久保存的资源共享平台。
陈宝建李莉莎张榕燕李燕榕林陈鑫郑国斌方彦炎
关键词:种质资源
福建省土源性线虫感染流行现状分析被引量:33
2012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土源性线虫人群感染现状。方法2007-2009年对全省9个地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调查点,调查对象为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用Kato-Katz法(一粪一检)粪检蛔虫、钩虫和鞭虫虫卵,分别计算3种虫卵的每克粪便虫卵数(EPG),同时收集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并将本次调查结果与1992年和2003年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了9地市49县(市、区)185乡(镇)610村的93 833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10.14%(9 511/93 833),与1992年和2003年的比较,分别下降了86.88%和71.84%。蛔虫、钩虫和鞭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32%(1 234/93 833)、7.31%(6 863/93 833)和1.73%(1 622/93 833)。蛔虫、钩虫和鞭虫感染者的平均EPG分别为9 556、526和156。男性和女性感染率分别为9.48%(4 385/46 246)和10.77%(5 126/47 587),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4,P<0.01);各年龄组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626,P<0.01);不同教育程度的人群感染率不同,教育程度越高,感染率越低(χ2=1 107,P<0.01)。结论福建省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感染率仍然较高,钩虫感染率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李莉莎陈宝建张榕燕程由注林陈鑫林开铅李燕榕方彦炎郑国斌江典伟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
福建省2006-2010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的监测被引量:40
2012年
目的分析福建省土源性线虫感染及变化情况,为制定该地区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与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2010年对福建省漳州市浦南镇浦南村和邵武市鼓山镇鼓山村两个监测点,每年11月份收集3岁以上的常住居民粪便,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粪检肠道蠕虫卵(一送三检);同时对同村3~12周岁儿童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另外,随机选择粪检阳性者的10户家庭,每年采集其居所附近的菜地、厕所周边、庭院和厨房等4种环境类型的土壤各1份,用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测蛔虫卵污染情况,用直接镜检法判定蛔虫卵活力。结果 2006-2010年,监测点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45.3%(946/2087)下降至2010年的15.1%(226/1494),下降率为66.6%。其中监测点各年蛔虫和鞭虫感染者所占的比例均低于10%,而钩虫感染者则占75%~85%;钩虫感染者中,90%以上为农民,65.2%~85.5%为轻度感染。儿童蛲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46.1%(140/304)下降至2010年的29.8%(36/121),下降率为35.4%,但仍维持在较高的感染水平。检测100户家庭不同环境类型的土壤400份,发现蛔虫卵有21份,其中1份蛔虫卵具有活力。结论 2006-2010年2个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居民钩虫和儿童蛲虫仍维持在较高的感染水平。
陈宝建李莉莎张榕燕李燕榕张智芳郑国斌方彦炎林陈鑫江典伟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疫情监测点
残存微丝蚴血症动态变化与蚊媒关系观察
2002年
[目的 ]了解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在自然条件下的动态变化 ,为消灭丝虫病提供依据。 [方法 ]于 1994— 2 0 0 1年按丝虫病常规采血检查。捕蚊管吸捕人房致倦库蚊并解剖镜检。[结果 ]人群微丝蚴率 1994年为 0 .5 7% ,2 0 0 1年 0 .39% ;血微丝蚴密度逐年下降 ,而 1999年 2例复阳 ,2 0 0 1年 1例阴性 ,1例密度 14条。8年捕获致倦库蚊 30 98只 ,阳性蚊 12只 ,蚊体内幼丝虫 4 3条。 [结论 ]8年连续观察 ,残存班氏微丝蚴血症在自然条件下 ,微丝蚴密度可逐渐降低直至转阴 。
何水荣郑国斌张莹珍许诗案连真忠许宗荣邵火吉杨发柱
关键词:微丝蚴血症致倦库蚊
武夷山市南岸村基本消除丝虫病后的监测
2002年
郑国斌黄晓红郑粹荣屠昭平陈咨
关键词:丝虫病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