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备义

作品数:22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乳腺
  • 10篇肿瘤
  • 9篇乳腺癌
  • 9篇腺癌
  • 8篇预后
  • 5篇乳腺癌预后
  • 4篇C-ERBB...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生物学
  • 3篇腺肿瘤
  • 3篇基因
  • 3篇肠肿瘤
  • 3篇大肠
  • 2篇蛋白
  • 2篇溢液
  • 2篇异型增生
  • 2篇增生
  • 2篇粘膜
  • 2篇粘液

机构

  • 16篇浙江医科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杭州市红十字...

作者

  • 22篇郑备义
  • 12篇郑树
  • 10篇彭佳萍
  • 6篇吴金民
  • 5篇陈益定
  • 5篇陈丽荣
  • 4篇陈丽荣
  • 3篇张行
  • 3篇王海军
  • 3篇余海
  • 2篇杨骅
  • 2篇沈延澄
  • 2篇崔秀珍
  • 2篇丁克峰
  • 2篇张苏展
  • 2篇沈德钧
  • 2篇邓甬川
  • 2篇钱峰
  • 1篇孙丽萍
  • 1篇袁瑛

传媒

  • 6篇实用肿瘤杂志
  • 4篇肿瘤
  • 3篇浙江肿瘤通讯
  • 3篇2000全国...
  • 2篇中国癌症研究...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浙江医学

年份

  • 1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5
  • 3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肿瘤癌基因c-erbB-2、c-my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1997年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61例乳腺良、恶性病变c-erbB-2、c-myc的癌基因的表达情况。46例乳腺癌中c-erbB-2和c-myc阳性率分别为50%(23/46)和45.7%(21/46);15例乳腺良性病变中阳性率分别为6.7%(1/15)和53.5%(8/15).研究发现,c-erbB-2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尤其对浸润性导管癌和髓作癌的诊断更有意义,且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也明显增高.研究表明c-myc的阳性表达率对乳腺肿瘤无鉴别价值,且发现多种临床病理指标也与c-myc表明无显著关联。
郑备义彭佳萍沈德钧郑树朱丽英
关键词:乳腺肿瘤C-ERBB-2C-MYC癌基因
C-erbB-2(p185)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20多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多万妇女死于乳腺癌.我国虽是乳腺癌的低发地区,但近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仍是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而预后的判断...
彭佳萍陈益定吴金民郑备义陈丽荣郑树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免疫组化法分子生物学
文献传递
在手术室开展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
手术中活检组织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悬临床病理诊断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与常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符合率,不仅反映了病理科的诊断水平,而且也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水平。病理科和临床科室对术中冰冻切片和诊断都非...
陈丽荣苏咏元陈培辉孙丽萍郑备义姚丽芳周燕
文献传递
微血管密度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7
1998年
以免疫组织化学S-AP法,应用CD34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标记乳腺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检测乳腺癌组织内的微血管密度(MVD),研究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MVD最小值为3,最大值为52,平均15±8.5,除组织学分级与MVD有统计学差异之外,肿瘤大小、绝经状态、淋巴结转移状况等均与MVD无关。分析MVD与预后的关系显示,MVD≥15的患者其术后5年生存率为48.6%,而MVD<15的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为81.0%,两组之间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提示MVD是乳腺癌的有价值的预后指标,而且可能成为一个较有意义。
郑备义陈益定彭佳萍王海军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微血管密度CD34单克隆抗体
nm23-H_1基因与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及其突变的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100例乳腺癌组织的nm23-H1基因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发现阳性表达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为84.8%(39/46),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的52.9%(18/34),P<0.01。进一步对20例采用RNA提取、PT-PCR、PCR-SSCP等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nm23-H1基因mRNA表达和突变情况,发现有突变的乳腺癌其基因表达均为阴性,胶窝淋巴结转移均为阳性(P=0.036)。研究结果提示:nm23-H1基因突变可能易发生于晚期乳腺癌,同时检测nm23-H1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突变情况可作为判断乳腺癌(尤其是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的一项指标。
丁克峰吴金民郑树杨骅张行郑备义
关键词:NM23-H1基因乳腺癌基因突变预后肿瘤转移
Ki-67核抗原与SPF值的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81例有可靠随访资料的乳腺癌病例。应用改良的 Hedley 方法把81例原发性乳癌石蜡标本制成单细胞悬液,用 FCM 机测定 S 期比例,并应用 SABC-AP 免疫组化法对81例经微波抗原修复的原发性乳癌石蜡标本进行了...
陈益定吴金民郑备义陈丽荣邓甬川王海军彭佳萍郑树
文献传递
乳头溢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
1999年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TRAP-PCR银染定性法及TRAP-PCR-ELISA定量法对50例溢乳进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分析。结果50例溢乳脱落细胞端粒酶阳性率高达78%(39/50),随着年龄的增大,端粒酶阳性率呈逐步下降趋势,而同期送检的细胞病理诊断则无1例找到癌细胞。结论溢乳脱落细胞端粒酶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随着疾病的发展,端粒酶阳性患者易发生恶变的可能性是否大于端粒酶阴性患者需进一步研究。
张行沈延澄黄成刚袁瑛曹敏郑备义郑树
关键词:脱落细胞乳头溢液端粒酶活性
溢液乳腺癌5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1993年
乳头溢液仅次于乳房肿块,是乳房疾病收治的主要病种之一。我院238例乳头溢液临床分析一文中提出:在乳头溢液的病因中,乳腺癌占第二位(19.7%)。本文就1964年4月~1988年4月,24年中收治的乳腺癌730例,对其中伴有溢液的乳腺癌53例作进一步分析,探讨乳腺癌与溢液的有关问题。临床资料一、性别 53例均为女性。二、发病年龄 21~82岁、平均年龄49岁。溢液乳腺癌年龄分布为21~30岁2例,31~40岁13例,41~50岁12例,51~60岁18例,61~70岁6例。
沈延澄郑备义苏泳元
关键词:乳腺癌乳头溢液
脑胶质瘤P^(53)蛋白表达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作者随机选取22例星形细胞瘤(其中Ⅰ级6例,Ⅱ级8例,Ⅲ-Ⅳ级8例)的新鲜标本作冰冻切片,然后采用抗P ̄(53)单克隆抗体pAb240,按ABC法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发现星形细胞瘤Ⅰ级P ̄(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0,Ⅱ级阳性率为25%,Ⅲ~Ⅳ级阳性率为50%,三组间的阳性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本文还讨论了P ̄(53)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郭品正陶祥洛彭佳萍刘伟国余海郑备义
关键词:脑肿瘤胶质瘤P^53蛋白
结肠腺瘤的Ⅱ级、Ⅲ级异型增生及癌变的粘液组化观察
1991年
结肠腺瘤属癌前期病变,常可见其伴有Ⅰ~Ⅲ级异型增生,甚或癌变。病理医生在活检 HE 切片中除Ⅰ级异型增生形态标准易于掌握不致误诊外,在区别分Ⅱ级异型增生、Ⅲ级异型增生、癌变(原位癌)中常会遇到三者间一些移行性形态而发生困难,有时甚至无法肯定区分。纵然勉强作出区分,也常带有很大程度的主观性,缺乏可靠的区分标准,实际上,这三者间从理论上讲是不同的,Ⅱ级异型增生具有可复性,并无手术指征。Ⅲ级异型增生虽几无可逆性,但毕竟还不是癌。这三者中易发生过诊、误诊都会给病人带来不良后果。
崔秀珍钱峰俞公煌郑备义
关键词:腺瘤异型增生粘液组织化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