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志燕
- 作品数:69 被引量:200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日本血吸虫TCTP编码基因DNA免疫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评价pEGFP-TCTP真核重组质粒联合免疫佐剂CpG诱导小鼠保护性免疫的效果。方法构建日本血吸虫TCTP真核重组质粒,将pEGFP-TCTP注射入BABL/c小鼠,采用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IFN-γ水平;尾蚴攻击感染后45d处死小鼠,收集成虫和虫卵,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小鼠肝脏送病理切片,计算虫卵肉芽肿的数量。结果TCTPDNA免疫保护性效果显示: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示出一定的保护性效果,TCTP组的减虫率和减卵率分别为43.91%和53.48%,与GST组效果相似。DNA免疫后及感染后期,TCTP组与PBS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攻击感染前后组间比较发现,GST组和GST+CpG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CpG显著提高了DNA免疫的效果。结论SjTCTPDNA免疫能诱导较明显的保护性Th1免疫应答,CpG基序可以有效的诱导保护性Th1免疫应答,是一种有效的DNA免疫佐剂。
- 阮志燕吴忠道曹爱莲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CPG基序DNA免疫
- 日本血吸虫细胞周期静止素,其编码核酸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编码日本血吸虫细胞周期静止素的新的基因,基因编码的多肽,多肽的抗体。本发明还公开了此多肽用于筛选日本血吸虫细胞周期静止素的抑制剂,多核苷酸作为引物或者作为探针的应用,尤其公开了此多肽与多核苷酸作为诊断试剂...
- 吴忠道余新炳胡旭初阮志燕胡少敏孟玮
- 文献传递
- 轻重做青对凤凰单枞乌龙茶呈香物质的影响被引量:29
- 2009年
- 研究轻重做青方式对凤凰单枞乌龙茶水浸出物和茶汤呈香物质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手工轻做青相比,采用机械重做青降低了乌龙茶水浸出物中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含量,但增加了咖啡碱和茶红素含量;机械重做青使茶汤的主体和特征香气组分和含量发生变化,主体香气组分的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的含量降低4.01%,特征呈香物质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降低1.59%,水杨酸甲酯降低0.75%,α-紫罗酮降低0.42%,顺-3己-酸己烯酯增加2.81%,香叶醇增加2.65%,吲哚增加5.71%。乌龙茶汤主体和特征呈香组分及其含量变化不一致,导致的比例失调,可能是凤凰单枞乌龙茶不适合采用机械做青方式的主要原因。
- 王尔茂阮志燕孙颖苏新国
- 关键词:凤凰单枞乌龙茶呈香物质
- 一种佛手分筛装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佛手分筛装袋装置,包括外框、底座、外窗口、顶盘、进料口、分隔板和风扇基座。本实用新型佛手分筛装袋装置,根据佛手的大小,将佛手从进料口处放置到分筛框中,佛手在分筛框中向下掉落至筛孔处,启动驱动电机,驱动...
- 苏新国阮志燕邝健飞陈建业段学武东方邓鸿铃李殿鑫梁敏华
- 文献传递
- 不同复烘精制工艺对单丛茶呈味物质及滋味品质的影响
- 2024年
- 研究不同复烘精制工艺条件下,单丛茶的呈味物质和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传统炭焙相比,采用电烘箱复烘精制可以有效地改善成品茶的外形色泽,提升茶汤的香气、汤色和滋味。对比呈味物质及感官品质,采用80℃电烘4 h的单丛茶感官评分为9.65,与炭焙无差异;而70℃电烘6 h的单丛茶茶汤保持最高的游离氨基酸、茶多酚类和咖啡碱含量,并表现出最高82.56%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16.12 mMTrolox/L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复烘精制过程中单丛茶内含酯类儿茶素含量明显下降,仅为复烘前的69.28%~79.21%,而非酯型儿茶素总含量变化不显著,与茶汤滋味转好为醇厚回甘的变化相一致。实验结果可以为电烘箱替代传统炭焙工艺,规范单丛茶清洁化生产提供参考。
- 阮志燕周宜洁林程辉林培鑫林伟周苏新国
- 关键词:单丛茶呈味物质
- 大黄素对CT26结肠癌小鼠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CT26结肠癌小鼠调节性T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的影响。方法:CT26结肠癌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大黄素治疗组和荷瘤模型组,给药14 d,分别检测以下指标:小鼠不同组织T细胞IFN-γ的分泌、效应细胞CD8+CD3+T细胞的比例、血清细胞因子IFN-γ、TNF-β1、IL-10的水平、不同组织CD4+CD25+Tregs IL-10的分泌。结果:大黄素明显升高CD8+CD3+T细胞在肿瘤局部的比例(P<0.05);大黄素显著提高外周血和淋巴结中T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P<0.05);大黄素显著降低IFN-γ、TNF-β1、IL-10在血清中的水平(P<0.01);大黄素有抑制CD4+CD25+Tregs分泌IL-10的作用(P<0.01)。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影响Tregs的免疫抑制功能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 阮志燕商玲邓向亮蔡琳
- 关键词:结肠肿瘤大黄素调节性T细胞
- 大黄素抑制核转录因子-κB在结肠癌细胞的活化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利用小鼠脾淋巴细胞和结肠癌CT26.WT细胞混合培养体系,研究大黄素对肿瘤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途径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密度为1×105/mL的CT26细胞和脾淋巴细胞(SLs)分别按1∶1,1∶2,1∶4比例混合培养24 h后加入大黄素再孵育4 h,大黄素设置5个浓度组:0,10,20,40,80 mmol·L-1。分别检测各组C-C型趋化因子(CCL17)在CT26细胞的表达,C-C型趋化因子受体4(CCR4)在SLs细胞表面的表达比例及CCR4 mRNA表达水平,CT26细胞NF-κB的活化。结果:与单纯CT26组和SLs组比,混合培养各比例组均检测到CCL17(P<0.01);大黄素显著抑制了混合培养组CCL17在CT26细胞的分泌:在1∶1比例组从308 ng·L-1降至124 ng·L-1。单纯SLs组CCR4的表达变化不明显;混合培养组的CD4+CD25+Tregs表达CCR4的细胞比例随着大黄素浓度的增加明显下降(P<0.05),1∶4比例组从44.58%下降到32.86%;相似的CCR4的mRNA表达随大黄素浓度增加出现明显的下调(P<0.05);大黄素显著抑制CT26细胞NF-κB的活化(P<0.05),p65的平均荧光值从358(0 mmol·L-1)降至76(80 mmol·L-1)。结论:大黄素抑制CT26细胞CCL17的分泌,下调CCR4在Treg细胞表面的表达比例和mRNA水平的表达。大黄素抑制结肠癌的机制可能和NF-κB的活化相关。
- 阮志燕邓向亮周联蔡琳
- 关键词:核转录因子-ΚB大黄素结肠癌细胞
- 日本血吸虫SLP和TCTP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的初步鉴定
- 研究背景及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日本血吸虫SLP和TCTP基因克隆及功能鉴定,对于深入了解SjSLP和SjTCTP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疫苗或新药开发价值有重要意义.研究内容从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中扩增出S...
- 阮志燕
- 关键词:CPG基序DNA免疫
- 文献传递
- EGFR在TGFβ1诱导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转分化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系细胞-A549细胞,以TGFβ1刺激,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收集不同时段的细胞,应用RT-PCR检测TGFβ1干预前后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观察E-cad、α-SMA和信号转导蛋白EGFR表达的变化。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到TGFβ1刺激后A549细胞由鹅卵石状变为梭形,形态如同肌成纤维细胞;TGFβ1刺激A549细胞能导致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磷酸化EGFR(p-EGFR)表达上调。结论 TGFβ1能在体外诱导肺泡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分化,其机制与EGFR信号通路的活化相关。抑制EGFR的活化可能为临床防治肺纤维化提供新的途径。
- 蔡琳阮志燕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上皮间质转分化A549细胞
- HMGB1RNAi抑制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系EMT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HMGB1在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HMGB1的小干扰RNA(siRNA),体外培养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系细胞-A549细胞,将细胞分为4组:1)对照组,2)TGF-β1刺激组,3)RNAi组(TGF-β1+HMGB1 siRNA),4)RNAi阴性对照组(TGF-β1+siRNA阴性对照);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RT-PCR法检测HMGB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α-SMA和HMGB1蛋白表达。结果 TGF-β1刺激组细胞HMGB1和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RNAi组HMGB1、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 HMGB1可能参与了TGFβ1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转分化。
- 蔡琳阮志燕徐军
-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上皮间质转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