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
- 作品数:13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乌鲁木齐小学双语班《语文》教科书教师使用水平调查被引量:2
- 2010年
- 文章采用多种方法描述乌鲁木齐小学双语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教师使用水平,勾勒其在课件、研究教科书、诠释、整合教科书、定用教科书、评判教科书方面的实际状况。发现教师专业知识、教材观、教学资源、学习评价取向、专业指导等因素影响教师使用水平,提出多种途径培训,重视课程标准研读,树立正确教材观,丰富教学资源,唤起专业自主发展等对策。
- 孟凡丽陈伟
- 关键词:教师教科书
- 国外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3
- 2009年
- 从总体发展进程和水平上看,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从教育信息化的界定入手,通过对国内外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描述,分析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以期我国在总结国外的经验教训的同时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
- 陈伟雷欣欣
-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去知识化"现象的反思
- 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开展中出现了"去知识化"现象,具体表现为:课堂当中过于注重技能训练而轻视了实践知识的积累;教师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误解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去知识化"。通过分析这种现象背后存在的...
- 陈伟
- 关键词:知识
- 课程的社会学审思——对课程内容的考察引发的思考
- 2009年
- 学校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受到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又反作用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并发挥其社会功能作用。无论是从微观层面还是从宏观层面,社会因素在教育决策中和教育研究中的参与性与渗透力是人们有目共睹的。
- 陈伟雷欣欣
- 关键词:课程内容社会学课程理论课程研究学校课程
- 迁徙与守望:“候鸟型”乡村教师现象审思被引量:24
- 2020年
- "候鸟型"乡村教师现象业已成为乡村学校的一种新趋向。其中,对子女在乡村学校受教育可能导致其学业质量低下的担忧、对城市便捷美好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城乡教学压力差异的规避等是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缘由。但长期两地奔波会使"候鸟型"教师在"迁徙"与"坚守"的摇摆中消磨教学热情,在"融入"与"孤立"的两难中产生角色认同冲突以及在"理想"与"现实"的张力落差中弱化幸福获得感。今天,使"候鸟型"乡村教师安心于乡村教育,需要从重塑教育愿景激发教学创造力、增强其乡村教育振兴和乡村文化传承创造者的角色认同、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专业发展以及多重保障并举以提升职业幸福感等多方位努力。
- 程良宏陈伟
- 关键词:教师流动乡村教育职业幸福感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去知识化”倾向反思被引量:7
- 2019年
-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化实施中日渐出现"去知识化"现象,表现为在活动设计时忽视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基础知识学习,在实施中轻视对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的积累,评价时缺少对学生使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去知识化"倾向造成了教师对知识在发展个人能力素养中的价值的误解、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的失衡以及在评价中教师身陷对知识与能力孰轻孰重的价值判断而感到无所适从的危害。准确把握知识在实践、经验与技能中的价值,关注学生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基础知识积累,在评价中关注学生使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获得,是改善这种现象的重要策略。
- 陈伟程良宏
-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 课程发展的社会学思考被引量:4
- 2009年
- 文章从三个角度展开分析:课程的社会性分析、教育社会学三大流派对课程的透析和现代课程的发展。通过回溯课程与社会学相结合并从中汲取养分促进自身发展的历程,考量课程的发展脉络,为课程发展的时代性提供思索的途径。
- 雷欣欣陈伟唐琳娜
- 关键词:课程观
- 课程发展与社会学关系之思考被引量:2
- 2008年
- 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展开分析:课程的社会性分析、教育社会学三大流派对课程的透析和现代课程的发展。通过回溯课程与社会学相结合并从中汲取养分促进自身发展的历程,考量课程的发展脉络,以期对课程的时代性提供一个思索的途径。
- 雷欣欣陈伟唐琳娜
- 关键词:教育社会学课程观
- 小学劳动课程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应用
- 2024年
- 将表现性评价引入小学劳动课程评价中,有利于测评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所展现的劳动精神等内在素养表现,是劳动课程评价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了表现性评价对劳动课程评价的适切性,从确定“教—学—评”一致的表现性评价目标、设计驱动劳动过程的表现性任务、制定凸显行为能力的评分规则三方面提出表现性评价在小学劳动课程评价中的设计。以具体劳动活动剪窗花为例,展示表现性评价在小学劳动课程评价中的应用。
- 徐乐乐陈伟
- 乌鲁木齐市“双语”小学教师使用《语文》(人教版)的水平分析与思考
- 汉语教科书作为汉语课程的主要载体,它的使用实效会直接影响到教师汉语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汉语教科书所承载的理念和价值需要通过教师教学这一环节来实现,因此教师对汉语教科书的理解和合理使用成为了推进新疆“双语”教学的关键环节...
- 陈伟
- 关键词: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