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栏心
- 作品数:6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长期职业性锰暴露对工人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分析长期职业性锰尘和粉尘暴露对工人肺功能的影响,评价锰尘累积暴露与肺功能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于2011年对广西某锰冶炼厂280名男性工人进行调查,并回顾性收集历年各车间锰、粉尘浓度监测资料和2006年与2010年工人肺功能检测结果;根据各车间锰、粉尘浓度和接触工龄分别计算出截至2006年与2010年的锰、粉尘累积暴露量。[结果]该厂锰作业工人2010年各项肺功能指标均值均低于2006年检测值,其中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时间肺活量(FEV1)、最高吸气流量(PIF)、75%呼气流速(MEF75)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锰作业工人2006年时锰作业工龄平均为(14.27±6.48)年,FVC、FEV1、MEF75与粉尘累积暴露量负相关(P<0.05),肺功能各指标与锰累积暴露量均无相关关系(P>0.05);2010年时锰作业工人工龄平均为(18.05±6.41)年,FVC、FEV1与粉尘累积暴露量负相关,最高呼气流量(PEF)、MEF75、50%呼气流速(MEF50)与锰累积暴露量负相关(P<0.05)。[结论]职业性锰尘长期累积暴露与肺功能降低有剂量-效应关系。
- 阳益萍黄锦利刘静李琴陈栏心覃丽琳邹云锋韦小敏杨晓波
- 关键词:肺功能
- 广西孕产妇艾滋病相关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了解广西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其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为孕产妇针对性干预策略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1及2012年的4~8月确定为监测时间,监测期间就诊于广西35个孕产妇艾滋病监测哨点的所有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孕产妇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吸毒及性行为等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3~5ml静脉血进行HIV、梅毒及HCV抗体检测,应用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 (1)共调查了28 078名孕产妇,回收有效问卷26 883份,调查问卷的有效应答率为95.74%。监测期间,采集血样28 077份,HIV感染率为0.10%(29/28 077)、梅毒感染率为0.81%(227/28 077)、HCV感染率为0.23%(64/28 077)。(2)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88.43%,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7.31%~86.44%,对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88.93%~97.14%。(3)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丈夫吸毒、有丈夫以外性伙伴、丈夫艾滋病/性病以及HCV阳性是感染HIV的危险因素;(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是其他文化程度者的4.40倍(P=0.01,95%CI=(1.37,14.12)),丈夫为艾滋病或性病患者的孕产妇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是丈夫为非艾滋病非性病者的152.57倍(P=0.01,95%CI=(49.06,474.47))。结论广西孕产妇HIV和HCV感染率尚处于较低水平,梅毒感染率略高;需重点关注丈夫吸毒、丈夫为艾滋病患者、多男性伴、HCV阳性以及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孕产妇,加强随访和HIV检测是减少垂直传播的重要手段。
- 陈栏心董柏青陈怡朱秋映
- 关键词:艾滋病孕产妇
- 健康教育对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24
- 2012年
- 目的综合评价健康教育对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相关知、信、行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收集2005-2010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文献。文献研究类型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或含有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部分,且干预手段为艾滋病健康教育。数据分析采用RevMan4.2软件,对所选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相关的8个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后,中国流动人口对“安全套可以降低艾滋病的感染风险”知晓程度提高了23%[率差(RD)95%CI:0.19~0.27];“保持单一性关系能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的知晓程度提高了18%(RD95%CI:0.14~0.23);“性生活中愿意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提高16%(RD95%C1:0.11~0.22);“商业性行为”发生率降低6%(RD95%CI:-0.11~-0.02);“商业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提高了17%(RD95%CI:0.10—0.23);“最近一次性生活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提高25%(RD95%CI:0.15~0.35),P值均〈0.01。结论健康教育对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相关知、信、行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有必要对该人群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以降低其危险性行为。
- 陈栏心梁浩杨晓波
- 关键词:艾滋病健康教育高危性行为META分析
- 广西1996~2012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及流行地区数理判别模型研究
- 第一部分广西1996~2012年艾滋病流行特征研究 目的 分析广西1996~2012年艾滋病的流行特征,探讨广西艾滋病流行强度的地区差异。为广西艾滋病针对性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广西199...
- 陈栏心
- 关键词:艾滋病
- 文献传递
- 广西2005—2012年艾滋病时空聚集分析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探测2005—2012年广西艾滋病(AIDS)时空聚集性,为广西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针对性防控措施的制定和防控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县区尺度上,对广西2005—2012年AIDS的新报告率运用空间经验贝叶斯平滑率估计法进行平滑处理;通过泊松模型的时空扫描统计量探测AIDS的时空聚集性;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时空聚集区的可视化。结果空间经验贝叶斯平滑估计的新报告率专题图和时空扫描统计量均揭示柳州市城区(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柳北区)、鹿寨县、柳江县、柳城县、贺州市八步区、钦州市灵山县、西南部与越南相邻的龙州县、宁明县、凭祥市、防城港市的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贵港市的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及兴业县等是广西AIDS疫情流行严重地区;2005—2012年,广西HIV/AIDS新报告率存在6个高发的时空聚集区,其中一级时空聚集区以鹿寨县为中心,辖17个县区,始于2011年3月,止于2012年9月(LLR=1 886.21,RR=2.97,P=0.000);主要的次级时空聚集区以上思县为中心,辖20个县(市、区),聚集于2010年3月—2011年9月(LLR=944.69,RR=2.00,P=0.000);其次为以贵港市港南区为中心,辖11个县(市、区),聚集于2010年11月—2012年5月次级时空聚集区(LLR=135.02,RR=1.36,P=0.000)。结论时空扫描统计量可以较好地揭示广西AIDS的时空聚集性,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AIDS时空高发聚集区的防控工作。
- 陈栏心朱秋映王学燕吴兴华李明丽董柏青唐咸艳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