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蕾

作品数:55 被引量:544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5篇强对流
  • 14篇中尺度
  • 13篇强对流天气
  • 13篇降水
  • 9篇探空
  • 9篇暴雨
  • 8篇强降水
  • 8篇雷达
  • 6篇低涡
  • 6篇中尺度数值
  • 5篇中尺度对流
  • 5篇中尺度数值模...
  • 5篇实况
  • 5篇辐合
  • 5篇辐合线
  • 4篇地形
  • 4篇切变
  • 4篇列车效应
  • 4篇局地
  • 4篇廓线

机构

  • 50篇北京市气象局
  • 5篇南京信息工程...
  • 5篇中国气象科学...
  • 5篇中国气象局北...
  • 5篇北京城市气象...
  • 3篇国家气象信息...
  • 2篇京津冀环境气...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北京市人工影...
  • 1篇陕西省农业遥...
  • 1篇天津市气象台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5篇雷蕾
  • 16篇孙继松
  • 16篇翟亮
  • 12篇王国荣
  • 11篇郭锐
  • 10篇王令
  • 9篇丁青兰
  • 7篇郭金兰
  • 6篇王华
  • 5篇卞素芬
  • 5篇焦热光
  • 5篇耿建军
  • 5篇何娜
  • 4篇杨波
  • 4篇曾剑
  • 4篇刘卓
  • 3篇蔡晓云
  • 3篇吴庆梅
  • 3篇周毓荃
  • 3篇赵玮

传媒

  • 7篇气象
  • 5篇气象学报
  • 2篇气象科技
  • 2篇干旱气象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大气科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贵州气象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气象科技合作...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暴雨灾害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中低纬山地气...
  • 1篇第27届中国...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中尺度数值模式快速循环系统的强对流天气分类概率预报试验
在利用实况探空资料、微波辐射计和风廓线构建的特种探空资料对于北京地区强对流天气进行判别以及快速更新循环同化预报系统(BJ‐RUC模式)探空资料可应用性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模式探空基本要素计算多种热力、动力、综合不稳定物理量...
雷蕾孙继松王国荣郭锐
关键词:强对流
北京地区一次低层冷空气侵入造成的强对流天气分析
2013年6月4日出现了北京地区入汛以来的首场全市性强对流及降水天气过程。此次过程初始是在弱天气背景下产生的,而出现的时间、触发条件都具有和以往典型的北京地区夏季强对流及暴雨有明显区别,因此在预报分析上出现了一定偏差和漏...
雷蕾王华孙继松吴庆梅
关键词:强对流锋生
“8·12”北京密云大暴雨落区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应用多元资料对2016年8月12日北京市密云区大暴雨过程中密云区东南部雷暴发生、发展及西路雷暴进入密云区后发展并维持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发现,强降水首先在冷锋前暖区内沿副热带高压外围上升气流区域发展,随后锋面过境,...
郭金兰何娜刘卓雷蕾曾剑时少英
关键词:大暴雨过程中尺度辐合线
北京一次极端雨雪天气异常诊断分析
2022年
2020年2月13-14日北京地区出现一次极端雨雪天气过程,利用EC再分析数据、风廓线雷达、气候资料等,采用诊断分析、风廓线产品反演、气候异常分析等方法,对这次伴有复杂相态转换、对流、累计降水量破历史同期极值的极端雨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异常诊断,结果表明:(1)大尺度低涡、高/低空急流、锋面等天气系统为降水提供良好的背景条件。(2)河北中部的中尺度涡旋,是这次极端雨雪天气的重要成因之一。(3)对流活动的参与提高了降水效率,致使过程累计降水量进一步增大。(4)850 h Pa切变线北侧强盛的偏东气流,在动力抬升、水汽输送及辐合中发挥重要作用。(5)-8~-20℃层云冰含量低,且0℃层高度>700 m是造成北京平原地区相态转换时间延迟的直接原因。(6)边界层回流冷空气由平原东部进入北京,是雨雪相态转换由东向西发生的根本原因。(7)极端的水汽通量辐合异常,是此次天气过程累计雨量突破同期历史极值的重要原因之一。
翟亮王林郭金兰雷蕾杜佳张迎新
关键词:中尺度涡旋气候异常
用微波辐射计和风廓线资料构建探空资料的定量应用可靠性分析被引量:30
2011年
使用2007、2008年5~9月北京南郊观象台的微波辐射计探测的温湿度数据和风廓线仪探测的水平风数据构造特种探空资料,将其与常规探空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探讨了它们定性和定量应用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特种探空的各要素与常规探空具有较一致的变化趋势,定性分析使用时可有效弥补常规探空时间分辨率低的不足。但是,在定量使用过程中,对不同要素需区别对待:(1)特种探空的温度和经向风、纬向风的一致性好、误差较小,具有较好的定量使用价值;由于微波辐射计探测的相对湿度误差较大,造成特种探空的露点温度与常规探空的一致性较差、偏大明显;定量使用时需要订正。(2)不同时次和不同高度各要素的表现不同,08时(北京时间,下同)和20时的一致性好于02时和14时,这可能与样本数的差异和要素的日变化特征等因素有关;露点温度和纬向风的平均误差随高度增加明显增大,温度和经向风的平均误差随高度增加变化不大。(3)由特种探空得到的热力、动力稳定度参量,除粗理查逊数外,其他参量与常规探空计算得到的参量具有较一致的变化趋势,在定性使用上是有价值的。在定量使用时,需要视参量包含的温度、湿度、风等基本要素的误差程度而定。其中,与湿度相关的参量,如CAPE(对流有效位能)、Δθse(500 hPa与850 hPa的假相当位温θse之差)、K指数、湿度垂直梯度和温度露点差等参量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而仅与温度廓线、低空风廓线相关的参量,如垂直温度梯度、0°C和-20°C层高度、低空垂直风切变等参量的绝对误差很小,具有很好的定量使用价值。
魏东孙继松雷蕾杨波
关键词:微波辐射计风廓线探空稳定度参数
近10年北京地区极端暴雨事件的基本特征被引量:112
2015年
利用北京地区5 min间隔的自动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SA雷达观测资料、FY-2卫星TBB(Temperature of Black Body)资料、常规气象探空资料和1°×1°NCEP/NCAR最终分析资料,对2006—2013年发生的10次极端暴雨事件(14个区(县)中,任意一个区县代表站24 h内降水量≥100 mm,且暴雨区内至少有一个自动气象站降水强度≥40 mm/h)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长生命周期的单体或多单体组织合并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第Ⅰ类中尺度对流系统)形成的暴雨中心一般位于北京西部山前地区或中心城区,这种分布与低空偏东气流的地形强迫作用或城市强迫作用有关;"列车效应"对应的多单体中尺度对流系统(第Ⅱ类中尺度对流系统)形成的极端暴雨事件往往与两次不同属性的降水过程有关:锋前暖区对流过程和锋面附近的对流过程。因此,降水分布往往平行于低空急流轴或锋面。(2)第Ⅰ类中尺度对流系统形成的极端暴雨过程局地性更强,全市平均降水量远小于暴雨量级(50 mm),其中,由混合型降水主导的极端暴雨事件一般是由几乎不移动的长生命周期单体反复生消造成的,对流高度相对较低;而深对流主导的极端暴雨事件一般由多单体组织、合并、加强造成,由于对流单体的上冲云顶很高,最低TBB一般低于-55℃,这类极端暴雨事件的短时强降水具有显著的间歇性:第一阶段的强降水与单体对流发展过程对应,以后的短时强降水与对流单体组织、合并过程对应。(3)"列车效应"对应的多单体中尺度对流系统暴雨过程,初始阶段一般表现为相互独立的两个对流带,即与锋面系统对应的对流带和与低空急流轴对应的暖区对流带,随着锋面对流带逐渐向暖区对流带移动,低空冷空气逐渐侵入到暖区对流带中,两条对流云带逐渐合并,对流活动进一步发展;或者由于暖区对流带截断锋面对流带的水汽入流,造成�
孙继松雷蕾于波丁青兰
关键词:中尺度对流系统列车效应
一次超级单体雹暴的中尺度对流特征和形成条件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北京2014年7月16日一次超级单体风暴造成了罕见大冰雹、短时大风和局地暴雨等强天气。利用雷达、自动站、探空、基于雷达观测的四维变分同化系统(VDRAS)等资料针对中尺度对流特征和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超级单体风暴有穹窿回波和悬垂、中气旋、三体散射等典型大冰雹雹暴云特征。2)降雹属于西北气流型,雹区出现在低层切变线和地面辐合区(辐合线)附近,低层很好的水汽条件是这种类型下降雹的必要条件。此外,1500 J/kg以上的高CAPE以及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850 hPaθse 360 K的高能舌中心均有利于强对流的发生;“喇叭口”型探空、适宜的0℃层和-20℃层高度以及这两个特性层之间厚度变小是大冰雹出现的典型环境。3)有利的地形、雷暴下山冷池增强导致前侧辐合增强是超级单体发展并向南移动的有利条件。
雷蕾孙继松乔林陈明轩
关键词:三体散射地面辐合线
北京“8·11”崩塌地质灾害气象成因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利用气象监测数据,分析2018年8月11日北京市房山区较大规模崩塌地质灾害事件(简称“8·11”事件)的气象成因。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偏西且偏北,导致北京地区降雨和高温日数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多,二者的累积效应为崩塌事件的发生孕育了非常有利的气象条件。持续性强降雨引发的长期渗透作用使得深层土壤含水量增加并稳定维持;高温天气的“烘焙”效应对崩塌灾害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干湿循环的剧烈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作用使得地表层斜坡的稳定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岩土体的稳定性。
甘璐邢楠雷蕾
关键词:崩塌地质灾害气象成因
低涡过程对流云和降水结构特征及其环境条件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利用遥感及加密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2005年6月25~26日一次低涡过程对流云和降水的结构特征,并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实况风场资料分析了其形成的有利条件。分析表明:此次低涡过程中出现的中尺度对流云团(MCC)经历了十几小时的发展演变,云顶亮温低达-90℃,导致了局地暴雨出现,对流云和降水的分布有很好的对应但同时具有显著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对流云内部高空存在冰晶的大值区,云水含量也比周围环境丰富,冰晶下落过程中通过碰粘其它冰晶、碰冻云水导致了云内的可降水增多,播撒-供应机制起主要作用。而对流降水的“双峰“廓线结构表明暖雨过程非常强。此次过程有形成强对流非常有利的环境:强西南低空急流水汽输送和水汽辐合与高空偏西风急流的相互作用为对流云团和强降水的形成提供水汽和不稳定条件;低层不稳定区域上强垂直上升运动则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动力条件;中尺度辐合系统的形成是此次强对流产生的直接原因。
雷蕾周毓荃毕宝贵
关键词:低涡中尺度对流云团暴雨结构特征
参加第99届美国气象学会年会总结
2019年
1概况2019年1月6-10日,第99届美国气象学会(AMS)年会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举行。此次年会的会议主题为“通过多学科交叉、国际化和综合性研究来理解极端气候事件并构建适应性对策”(Understanding and Building Resilience to Extreme Event by Being In:erdisciplinary,In:ernaional,and Inclusive(Ⅲ))。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700多名科研人员分别就当前天气、气候、水文、卫生健康和气象服务等多个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会议囊括了2300多个学术报告和1100多个墙报展示,并有数百个公司、组织机构进行了展位宣传,会议规模宏大。
雷蕾何娜
关键词:极端气候事件EXTREME亚利桑那州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